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黔中汉子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文波    阅读次数:37766    发布时间:2013-09-23

 

          

邮车在石砂铺成的滇缅公路上行驶着,路面到处坑坑洼洼的,车速很慢。路上行驶的军车很多,有时一辆接着一辆的,在公路上卷起一阵灰尘,连路面也看不见。邮车经过数小时的行驶,黄昏时才到牟定。

牟定是个不大的县城,第一天他们就住在牟定。他们住的旅店是县城里最好的旅店,尽管条件不太好,劳累了一天的元福三人,还是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元福们乘坐的邮车已经行驶在滇缅公路上了。牟定到大理的路况更不好,邮车的车速更慢了。很少出过远门的竹月师妹有点晕车,有元福的细心照顾,问题不是很大。下午四时,他们终于到了大理。

大理城是一座城墙城楼保存完好无损的古城,古城有四座城楼,城楼建有四个角楼,外墙、城沟等设施布局呈棋盘状,十分的雄伟。竹月的外婆家住在城内的护国路上,一处四合五天井的封闭式庭院。

竹月的外婆家姓段,是大理城有名的世家。师母出生于名门世家,名不虚传。到了竹月师妹的外婆家,一进门,外婆就把竹月搂在怀里,左看右看,口里不停地说着,都变成大姑娘了,才七八年不见,在路上看见我都认不出来了。

竹月一个劲地撒着娇,说外婆也不来昆明看看她,把竹月都给忘记了。师母忙说小孩子不懂事,外婆这么大的年纪怎么去看你。外婆护着竹月说,小竹月是闹着玩的,我不生气。

这时,师母才给外婆和其他家人介绍,元福是他们的徒弟,未来的外孙女婿。外婆叫元福坐在她的身边,直夸元福英俊潇洒,小竹月好有眼力。

这时走进来一个文静漂亮的年轻人,他叫竹月师妹为月妹,说月妹变得更加漂亮好看了。师母忙给元福介绍,这是段文表哥,元福急忙上前向段文表哥问好。外婆说,过两天段文带着竹月和元福到大理各处风景名胜去转转,让他们看看大理有没有昆明好玩。

段文忙回老奶奶的话,说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中外驰名,苍山洱海闻名遐迩,三塔寺、蝴蝶泉美景声名远播,我想月妹们一定会喜欢的。

竹月师妹的外婆家,原本是大理城里的大户人家,“四合五天井”的院落,非常的气派。大院房屋四角设有“漏角天井”‚加上上院中的大天井,一共为五天井。大院东、南、西、北四周均用土、木、石结构建成,是一座建筑特点非常明显的保存非常完整的“四合院”。整个院落的照壁、门窗花坊、山墙、门楼等装饰十分地讲究,美观大方,绘有用水墨绘制的云纹、莲花、菱花纹等吉祥图案,雕刻精细,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民族情调,十分的美观。这座四合院是段家的祖业,到段文这一代己经是第二十四代了。

竹月的外婆的生日非常的隆重,祝寿的人很多,礼节也非常的讲究,寿宴摆了八十桌。竹月成了寿宴上最显眼的人,外婆不时的给她心爱的外孙女挟着菜,哄着她多吃一点。竹月也任意地和外婆撒撒娇,挟着疏软的菜喂外婆,外婆高兴得直笑,师母也笑得合不拢嘴。

竹月外婆家的人口很多,跟着外婆住的有二个舅舅,二个舅妈,二个表哥,二个表嫂,二个表弟,三个表妹。段文是表兄妹之中,外婆最喜欢的一个。元福先给外婆祝寿问好,再与大家一一问了好,显得非常懂礼貌,师母心里很高兴。

寿宴是按当地的风俗操办的,祝寿的寿糕、水果等礼品应有尽有,酒菜佳肴十分丰盛,客人们一直吃到近黄昏时,才逐渐散去。

苍山,又名点苍山,古称熊苍山、玷苍山,由十九座山峰组成,东临洱海,西望黑惠江,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如一道绿色屏障雄峙洱海西岸。段文表哥与元福师兄妹来到了苍山脚下,他们要登山游玩。

一路上,段文表哥细心的给竹月们介绍着苍山的景致,苍山的雪、云、泉奇景,苍山的石、林、花丽色,很是让元福师兄妹着迷。

苍山有十九峰十八涧,峰峰丽景迷人,涧涧溪流潺潺。苍山雄峙嵯峨的十九峰峰顶终年积雪,被称为“炎天赤日雪不容”。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形成了十八条清溪流入洱海的美景。

苍山巍峨而秀美,苍莽而幽深,奇峰怪石、林泉飞瀑到处点缀,迷人丽色千姿百态,山云美景变幻万千,时常会出现望夫云、玉带云等奇观。

每年冬春季节,玉局峰顶会出现怪云。相传南诏公主望夫不归,忧郁而死,精气化为云,要吹开海水看葬身于海底的丈夫,洱海随即狂风大作,掀起阵阵惊涛骇浪,渔船不能出海,因称“望夫云”,又叫“无渡云”。

在夏末秋初,雨后的苍山十九峰山岚四起,形成朵朵白云在峰林上空飘浮滚动,逐渐汇集于苍山半腰,然后又迅速向两端延伸,逐渐形成一条洁白的玉带,橫亘百里,竞日不散,因而称为“玉带云”。

元福师兄妹边听段文表哥讲述苍山美景,边朝着马龙峰间的清碧溪方向攀去,段文表哥要带他们去游览十八溪中著名的清碧溪。

清碧溪,又名翠盆水,也称作“德溪”。清碧溪地处苍山马龙峰与圣应峰之间,溪水在山腰汇成上、中、下三个碧潭,然后汇流成溪,流入洱海,犹如三幅绿色的油画镶嵌在大山之中,熠熠生辉。

元福三人先游上潭,依次再游中潭与下潭。上潭为半圆形的小潭,池水碧绿,令人目眩。竹月师妹在潭边喝上两口甘甜的泉水,直呼痛快。元福经不住师妹的诱惑,上前去喝了几大口,惹得段文表哥笑弯了腰。

他们一路说说笑笑,观赏着路边的风景,很快就到了中潭。中潭藏于三面峭壁中,溪水从一幅四五丈高的壁上飞流直下,跌入潭中,激起层层碧浪,绿得夺目,池水显得晶莹圆滑,好似珍珠般地四处飞溅。

在中潭的周围,他们还看见一层叠一层的苍山冷杉,满山遍野地林立着,好似一片绿荫荫的碧带一般,点缀在苍山的上半山腰上。黛绿色的苍山冷杉树身直立潇洒,楚楚动人的身姿,不畏风雪严寒的气质,扎根于悬崖絶壁之上,巍然屹立,被称为“树中君子”。

苍山的森林茂密,花卉繁多,云南的山茶花、杜鹃花、玉兰花、报春花、百合花、龙胆花、兰花、绿绒蒿八大名花,苍山都有,特别以杜鹃花品种繁多,层层叠叠,成片成簇,苍山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天然的杜鹃花园”。

下潭的泉水从石缝间涌出来,汇成圆池,波平水静,池水清澈莹亮,好似琼浆玉液,池底小石明晰可见,不能不让人陶醉。下潭四周绿树荫蔽,修竹婆娑,碧草茵茵,到处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景色。

竹月师妹在下潭边,看着潭里的小石子在不停地数着,一边用白嫩的玉手,钓起潭里的水往元福身上撒。元福急忙躲闪着,想不清楚这个跳皮的小师妹总爱欺负自己她才快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小师妹竹月装腔作势地吟道,明代状元杨慎写有“西南有一溪,叠愕承流,水色莹澈,其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宛如宝玉之丽,其名曰清碧溪”的佳句,这就是对清碧溪最好的描绘,还用我们再费笔墨吗?

段文表哥告诉元福师兄妹,苍山的泉水为人称道,除了十八溪外,著名的还有洗马潭、黄龙潭和黑龙潭,潭水莹澈,泉水甘冽异常,青碧璀璨,其名远播。

段文接着说,苍山最美的还要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炎热七月,雪线以上仍堆银垒玉,成为了苍山一绝。

从苍山回来后,段文表哥又带元福师兄妹在大理城转了一转,观了一观古香古色的街容市貌,看了一看建筑特色显著的街楼民房。

大理城的民居建筑以白族民居式样为特点,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建筑风格为典型,到处显得古韵犹存,显现着南诏古都的历史痕迹。

大理城里的民居建筑,一色的白墙青瓦,一色的斗拱飞檐,一色的雕梁画栋,一色的青石铺面的街道,让人有一种朴实素雅的感觉。

大理的民居特色显著,有一种极少见过的“雅”。不是大雅,不是小雅,也不是古雅,而是一种充满着醇厚的经典气息的“儒雅”,不愧有“文献名邦”之称。

竹月的外婆要和竹月、元福、段文、竹月的母亲,一起去三塔寺上香拜佛,给竹月和元福许个愿,说三塔寺的菩萨灵得很,许什么愿,就能实现什么愿望。

崇圣寺,又称“三塔寺”。三塔寺地处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西临洱海,依山傍水,峰峦献翠,环境清幽,不愧为“灵鹫胜地”。竹月一行,搀扶着外婆,来到了闻名已久的三塔寺。

崇圣寺以三塔称著,三塔修建于南诏国与大理国时期,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是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三塔呈鼎立之态,卓然挺秀,俊逸不凡。三塔布局齐整,保存完好,外观协调,大塔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衬托出大塔的高大雄伟。

竹月扶着外婆,一行来到了大雄宝殿。精神颇佳的外婆,带着竹月母女跪在大雄宝殿禅宗元祖塑像前,许下大愿,求元祖保佑竹月和元福大吉大利,刊刻店生意兴隆,财源丰盈。元福和段文站立两边,随之叩拜。

他们一行又来到二十四丈高的雨铜观音像前,外婆领头虔诚跪拜,许下重愿,求观音菩萨保佑竹月和元福婚姻美满,早生贵子。许愿完后,竹月的母亲扶外婆到树荫下休息,让三个年轻人去游玩三塔。

段文表哥作向导,仔细地给元福师兄妹介绍了三塔的历史渊源,以及景观状况。他们三人先游大塔,再游钟楼和其他景点。

大塔为“千寻塔”,属于方形密檐式砖塔,共有十六层。塔基刻有“永镇山川”四个大字,笔力雄浑苍劲,气势磅礴。塔体以白灰涂面,每层四面有龛,相对的两龛供佛像,其余两龛为窗洞。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可登塔顶。元福三人随梯登上塔顶,从望孔欣赏了大理古城的全貌。

他们游完大塔后,段文表哥给元福师兄妹讲诉了南北小塔的景致。南北小塔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对峙而立,外观装饰成阁楼式,每角有柱,塔顶镏金,非常华丽。

段文接着说,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完后才挖去土,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

三塔寺的钟楼远近闻名,钟楼内的鸿钟极大,钟声宏亮,远传数十里,有“钟震佛都”的美誉。钟楼柱上刻有“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之天”的佳联,酷爱书法的元福久观不离,小师妹紧紧地陪伴在他的身边。

据传南诏王异牟寻陪同缅甸王雍羌,到崇圣寺祈拜敬香,叩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非常的灵验,因而崇圣寺三塔成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

古人有“南中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山洱水之胜在崇一寺”的佳句,描绘了三塔寺的奇丽;有“成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的名句,描绘了崇圣寺名塔、名楼的大观。

段文和元福师兄妹三人,游玩遍了三塔寺的景观,连很平常的天王殿、法堂、斋堂、鼓楼都游了一遍,仍感到游兴未了。但天色已晚,只能搀扶着外婆,回到了外婆家。

三塔寺回来后,竹月师妹说这几天太累了,要元福好好陪她休息。在外婆家休息的几天里,段文表哥津津乐道地给元福师兄妹讲述大理的风土人情、婚嫁庆典习俗。

大理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彝族、回族、傈傈族、苗族、汉族杂居的古城。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白族调”、“对口山歌”、“小调清唱”、“本子曲”等曲艺歌曲。白族从服饰、住居、婚嫁、信仰、习俗,以及庆典节日,都充满着独特的民族情趣,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丰富多彩的白族婚礼,让人目不暇接。在婚宴上,新郎在一个陪郎的陪伴下,踏着唢呐吹奏起的“龙上天”乐曲,一桌一桌地给客人敬酒敬菜,还要跪着双手托起托盘把酒菜敬上。

在婚房的布置上,洞房门坎上要放一副马鞍,门上挂着一把筛子,筛子内有一面镜子,镜子上安放一张弓,弓上排放着三支箭。这些各式各样的吉祥物表示新人婚后幸福美满,生活勤劳勇敢。

大理还有新郎要去女方接新娘的习俗,新郎要在女方安排的询问中灵机应变,对答如流,通过“考姑爷”的“路考”,才能接走新娘。

段文表哥说,过两天带你们去游一游蝴蝶泉,那里有许许多多反映白族青年爱情故事和神秘传说,你们就更能了解白族婚嫁习俗了。

苍山云弄峰下的蝴蝶泉,清澈如镜,泉、蝶、树成为了蝴蝶泉的“三绝”。元福师兄妹站在蝴蝶泉边,听着段文表哥讲述蝴蝶泉发生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

相传蝴蝶泉又叫无底潭,潭边住着雯姑父女,聪明美丽如一朵金花的雯姑,与猎手霞郎定了终身,其后雯姑被地主抢走,霞郎拼死将她救出,因官兵追赶,无路两人跳进无底潭。顿时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雨过天晴潭中飞出一对美丽无比的大蝴蝶,随后跟着无数的小蝴蝶,这就是蝴蝶泉的由来。

蝴蝶泉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泉底铺着青石,泉水明澈,银光闪烁,十分地美丽。泉池四周被一株高大“蝴蝶树”跨泉覆盖,幽清静雅,“蝴蝶树”开花,蝴蝶成群而聚,翻飞起舞,五彩缤纷,蔚为壮观。

每年四月十五的蝴蝶会,是蝴蝶泉最闹热的时候。白族青年男女成双成对的汇集到这里,寻找着纯洁的爱情,蝴蝶泉成为了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竹月师妹触景生情,用秋波闪闪的媚眼直直地望着元福师哥笑过不停,把元福师哥看得不好意思,急忙转过头去,竹月趁机挽住了师哥的胳膊,弄得段文表哥也笑了起来。

在大理半个多月以来,元福师兄妹在段文表哥的陪伴下,游玩了许多大理的景点,感到景色很美,忍不住称赞起大理的风光来。

段文表哥说还有最美的洱海还没去,我们要好好地准备一下。在洱海中划船游海是最有趣的,游洱海观赏苍山的美景,又有另一种风情韵味。

苍山脚下的洱海,古称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白族人又称它为“金月亮”,因相传其形状像一只耳朵,故而称为“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

元福师兄妹与段文表哥三人,荡舟在洱海上。小舟在船翁的慢划下,平稳地向海心驶去,激起的微浪一波一波的向前延伸而去。段文表哥指点着四周的风景,向元福师兄妹讲述着洱海的传说故事和迷人景致。

洱海属于断层陷落湖泊,西面有点苍山橫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湖水清澈见底,透明莹洁,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

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形成了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三岛,青莎鼻洲、大鹳淜洲、鸳鸯洲、马濂洲四洲,太湖、莲花湖、星湖、神湖、清湖五湖,莲花曲、大鹳曲、湢矶曲、凤翼曲、罗莳曲、牛角曲、波曲、高莒曲、鹤翥曲九曲的美景。

相传天宫上的公主羡慕人间的幸福美满生活,下凡到洱海边的一个小渔村,与一渔民成婚。公主将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照着鱼群好让渔民们打更多的鱼。因而,碧波万顷的洱海好似一面玉镜镶嵌在苍山脚下,湖光山色,秀丽无比,素有“洱海霞玉”之誉。

洱海风光,四时变幻,多姿多彩。清晨的洱海,薄雾轻笼,湖面迷茫,烟波无际,东方日出揭开面纱,露出秀美的面容。旭日东升的洱海,朝阳四射,金波粼粼,渔舟扬帆。夕阳西下的洱海,余霞错绮,归舟拍岸,渔歌唱晚。月夜的洱海,水静风轻,月影波光,轻涛拍岸。

段文表哥接着说道,洱海最美的是明月的夜色。明月之夜泛舟洱海,月亮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景令人陶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揺金;天上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仿佛从洱海沐浴而出。夜空里,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了“银苍玉洱”的奇特壮观。

在洱海里漫游了数小时的竹月三人,登岸小憩。他们来到洱海最南端的团山,俯瞰着万顷碧波荡漾的海面,仰视秀峰叠嶂的苍山,顿觉心旷神怡。竹月动情地说,前人写有“水光万顷开天境,山色四时环翠屏”赞美洱海的诗句,把洱海称为“高原明珠”名符其实,让世人称道。

在外婆的房间里,竹月、元福、段文三人谈着游洱海的感受。竹月的话最多,说在洱海划船游海玩得最痛快,不象游苍山那样感到疲劳。元福则说在游船上看苍山美景,又是另外一种享受。

段文表哥风趣地说,这次游洱海最大的乐趣是月妹的笑声不断,给我们带来快乐。这种迷人的笑声,等待月妹走后,恐怕就很难听到了。

表哥段文接着说,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你们师兄妹已经玩了苍山和洱海,现还剩下下关风和上关花两景。因为路途的原因,我给你们简略地介绍一下。

下关的风,一年四季都很大。原因是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劳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仅为下关空气的唯一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尤其是在冬春季节,人行走在天生桥峡谷对着的街道上,大风吹得人站立不住。

下关风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苍山斜阳峰住着一只白狐狸,她爱上了下关的一位白族书生,于是化作人形和书生交往,他们相爱的事被洱海罗荃寺的法师发现了,法师不容他们在一起,便施法将书生打入洱海。

狐女为救书生,去南海求于观音,观音给她六瓶风,让她用瓶中的风将洱海的水吹干以救书生。当狐女带着六瓶风回到下关天生桥时,遭到了罗荃法师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风,于是大风全聚集在天生桥上,故下关的风特别大。

上关花的由来。苍山云弄峰之麓的上关,是拱卫大理的要塞。在关外花树村有棵名为“十里香”的花树,传说为仙人吕洞宾所种,花大如莲,每年开十二瓣,润年开十三瓣,花色黄白相间,美丽诱人。花后的果壳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

竹月的外婆很高兴,她说段文带着竹月和元福把大理的名胜景点基本上都游了一遍,可以说是无虚此行了。特别是竹月这么地孝顺我,这么老远来看我,外婆知足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竹月七岁的时候,在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和外婆朝夕相处,外婆把对师母的爱全部倾注在外孙女竹月的身上,对竹月疼爱有加,把竹月视为掌上明珠。

竹月在那段时间里,和年龄相近的段文表哥经常在一起玩,表哥凡事都让着她、哄着她,所以竹月与段文表哥的感情最深,总是叫她月妹。

竹月的母亲是外婆的独生女儿,外婆对她十分疼爱。但是,自从有了外孙女竹月之后,就把爱转到了竹月的身上,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隔代疼”的美德。

元福的师母说,我们已经来外婆家快一个月了,元福的师父带信来讲,昆明目前的时局很动荡,市里很乱,有些商铺都被抢了。师父要元福赶紧赶回去,因此我们要马上回去,请外婆原谅。

外婆说刊刻店里的事,是大事,我不再留你们了。段文要好好地送送他们,需要带的土特产品,要尽量的少带,因为路途遥远,不方便带。今后,竹月和元福要再抽时间来看看外婆,外婆就心满意足了。

竹月和元福两人忙说,我们一定会再来看外婆和表哥们的,请您老人家放心。

   

 

昆明的时局很乱,到处住满了军队,大街小巷都能见到国民党的军车,都能见到游荡的国民党士兵,许多商铺都是晚开门,早关门,昆明名符其实地成为了一座兵山。

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三年,国民党统治的大片地区已经解放,因而残兵败将大量地溃逃到西南,特别是集中溃逃到了昆明,使昆明的时局发生很大的变化,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全城。

元福刊刻店的生意已不如年前,有两个学徒因时局太乱家里不让到刊刻店做活了,店里已是晚开门早关门,只有元福一人守在店里,很晚才离开店面。

元福的师父对时局忧心忡忡,不知道刊刻店会发生什么事情。每天都在家等待着元福回来,问清店里的事,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迹象。问清了,老人家才肯去睡觉,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这段时间最担心的人是竹月,看到市面上乱遭遭的样子,每天都有店铺被抢被砸的传闻,很是为元福揪心,为刊刻店担心,平时欢快的笑脸不见了。

竹月见元福师哥早出晚归,满面愁容的样子,心里非常的难过,再也不敢去烦他了。师母虽然显得很平静,但细心的人仍能从她眼晴里面看到担忧的阴影。

元福的师父是位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他和师母商议,如果发生什么不测,师母和竹月师妹、玉龙师弟三人先到外地去躲一躲,店里由师父和元福两个守着。

这个时期的昆明,国民党特务活动更加频繁,比暗杀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时还猖獗,加上国民党溃逃的散兵游勇四处扰民,闹得昆明城内人心惶惶。

社会上传闻,云南王省主席卢汉的一举一动,都被老蒋特务监视着,昆明周边有蒋介石嫡系部队两个军驻扎着,目的是用来监视滇军的动向,老蒋怕云南王卢汉叛变。

元福每天守在刊刻店里,做着手里的活,总是感到心里不踏实。他得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徒弟们看出来。元福仍然耐心地教着来店的学徒,但再不敢轻易出店门了。

元福最担心的是师父的安全,师父虽然多年没和政界的人有来往,但从南京逃到昆明的蒋介石政府要员中,有师父旧时的同僚。师父为人心直口快,过去难免有得罪过这些权贵的地方。这些人现在作为老蒋的特使,手里操着临命的生杀大权,不能不让元福不为师父担心呀。

好在师母和竹月姐弟,已经到思茅一个世伯那里避难去了。师父告诉师母,一定要等昆明稳定后才回来。昆明平安无事了,师父会与他们联系的。

竹月走的时候,怎么也不肯离开元福,哭得死去活来的,元福也泪流满面,还是师父说服了竹月。竹月难过地抚摸着父亲越来越消瘦的脸颊,眼泪象线似的流过不停,要父亲和元福好好地保护自己,不要为母亲和我们姐弟担心。

昆明城里越来越乱,师父听说昆明城里有几家刊刻店已经关门,老板都跑到缅甸去了。这些不好的消息,真是让师父感到非常的不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古人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元福和师父生怕刊刻店遭遇什么不测,可是灾难偏偏落到了他们头上,可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一个晴朗的上午,刊刻店依然是那样的冷清,没有一个顾客上门。元福刚给徒弟们交待完当天应做的活,正准备去向师父请教微刻技术。突然一个国民党军官带着两个勤务兵闯了进来,高声吼道,叫你们老板出来。

元福急忙轻声很有礼貌的说道,“长官,请问有什么事,我就是店主人”。

那个军官把元福全身上下仔细地看了一遍,真不相信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是店里的老板。

那个军官看元福人虽年轻,却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眼神闪闪有光,便放低声调单独对元福说,我们找贵店有军中要事商量。

元福仍然不慌不忙,轻声问道,长官有什么事需要敝店效力的,请尽管直说,只要敝店能做到的,一定尽力办好,这个请长官放心。

那个军官说,请近一步说话,这里不方便。

元福和军官来到了另一间屋内,那个军官对元福说,我是师部的参谋,因为部队换防,急需在半月内刻制二百多枚换防关印,军令不得有误。

我师要贵店去一位刊刻技术最好的师付刻这批换防关印,自带所需的材料和刊刻工具,到我们部队里去刻,工钱刻好再算,明日上午我们派车来接。

元福急忙说,可不可以在我们店里刻,我们多找几个刊刻技术好的师付,加工加点地刻,保证提前做完这批活,误不了你们的事。

那位师参谋有点不高兴了,提高声音说,不行!这是部队的机密。现在就你一个人知道,就是你去,你不能告诉任何人,你知道泄漏军机是要被杀头的。

师参谋接着说,我看你是聪明人,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我想你是清楚的。其他闲话少说,你做好准备,明天我们用军车来接你,告辞。

元福知道,俗话说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再说下去,只有把事情搞得更糟。于是,元福心平气和地对师参谋说,我一定照办,明天等着你们来接。

送走三位国民党官兵后,元福才感到事情重大,看来将要有不测的事情发生。他急忙处理完手里的活,又对学徒们的活重新做了一遍交待,就急急忙忙地去找师父商量去了。

元福把事情的经过,详详细细地给师父说了一遍。师父听了元福说的事情后,真是感到晴天霹雳,惊得目顿口呆,知道大祸临头了。

师父冷静地考虑了一下,然后对爱徒说,明天由师父去。师父已经老了,什么事没见过,他们不会把师父怎么样的。你还年轻,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万一师父有个三长两短,你要照顾好师母和师妹、师弟。

元福听了师父的话,泪流满面,急忙给师父跪下,泣不成声地说,师父是一家之主,师母和师妹、师弟还要靠师父去抚养,刊刻店还要师父去管理,这是师父的祖业呀。

元福哭着说,元福的一切都是师父给的,师父、师母就是元福的再生父母,这样危险的事情就应由徒儿承担,哪有师父老人家去冒险的。如果师父不答应由徒儿去,徒儿就跪着不起来。

元福接着哭着说,师父爱护徒儿保护徒儿元福知道,但是这件事只有徒儿一人知道,如果师父硬是要去,那些国民党兵就会告徒儿泄漏军中机密,反而大家都保不了。

师父听元福说得有道理,急忙对元福说快起来,有话好说,师父不去就是了。元福听到师父说不去了,才慢慢地站了起来,忙给师父赔不是。

元福告诉师父,他去给国民党军队刻换防关印后,就把刊刻店暂时关了,把学徒放回家,师父必须出去躲一躲,其余的事等元福平安回来再说。

元福说国民党军队是没有信誉的,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因此他去了后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师父要做最坏的准备,最好能与师母们一起离昆明较远的地方去避一避,躲避的地方不能让人知道。

师父听了元福这些想法,觉得很有道理,认为元福已经成熟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自己克服了。师父说如果十天半月还不见元福回来,他们全家将一起离开昆明,躲到别的地方去。

师父告诉元福,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沉着冷静,首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紧。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千万不能回刊刻店找他们,今后什么时候见面,就要等命运的安排了。

这真是生离死别的最后十几个小时呀,他们师徒二人谁也不想说话,屋内的气氛显得非常地难受,两人的心情显得十分地沉重。

元福先从悲痛中摆脱出来,抓紧时间准备刻换防关印所需要的材料,挑选好应带的刊刻工具,准备随身衣物及其他东西,特别把竹月师妹送给他的护身符戴在贴身的衣服上。

在这个不寻常的夜晚,师父把元福可能要遇到的情况都想了个遍,告诉他如果出现什么情况,应该怎样应对,元福都一一牢记在心里。

最让师父不放心的是,这支军队这个时候刻换防关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把刻关印说成是军中机密,泄密要被杀头?为什么不能在刊刻店里刻呢?师父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问题。

一辆军车在昆明城里橫行霸道地奔驰着,好象进入了无人之境,路上的行人纷纷躲向两边。军车飞快地向大理方向驶去,卷起了漫天的灰尘。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便缓缓地驶入了一座军营。那天来刊刻店的师参谋,把元福带到了一座军营仓库的房子里,对元福说,这里就是你刻关印的地方。

师参谋告诉元福,你在换防关印未刻完之前,不要轻易离开这座营房,以免发生不测。你的食宿,以及需要什么东西,都由通讯兵王杰负责给你安排和准备。

师参谋接着说,你来刻换防关印的事,不能对任何人说,你也不能与其他官兵接触。我再告诉你一遍,如果这件事被泄漏出去,是要被杀头的。

你刻换防关印有什么事需要找我,可以告诉通讯兵王杰,不能直接来找我,我会派人给你解决。我们师长特别喜欢文化人,也特别尊重文化人,只要你听话好好地刻完这批关印,师长是不会亏待你的。

师参谋说,我会经常来看你的,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按期刻完这批换防关印,误期要受军法处置,我们和你一个也跑不掉,大家都要受牵连,请你好自为之。

师参谋交待完这些后,就急冲冲地走了,只留下通讯兵王杰和元福两个人在清扫房间,安放刻换防关印的桌椅,整理带来的工具。

通讯兵王杰是一位年轻的士兵,很内向不爱说话,对人很有礼貌,尤其对元福很尊敬,左一个师付右一个师付的叫着,帮着元福干活也很卖力。

王杰是贵州遵义人,刚念完高小,家里困难就来当兵了。因与师长有转弯抹角的亲戚关系,才干上了通讯兵,已经三年了。王杰知道元福是贵州家乡的人后,对有文化又是刊刻店小老板的元福,更加的关心照顾。

元福知道自己处境很不好,实际上等于被软禁了起来,与外界完全隔绝了。看来和师父商定来到这里后就托人给他老人家带信去的事,已经不可能了。

元福从师参谋给他刻换防关印单子看,才知道这个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连云南王卢汉他们都不理采。但不清楚为什么要把他软禁在这里刻换防关印,还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元福想着师父一定很着急,不免心里很难受。因为已经离开师父三天了,他除了每天通宵达旦的刻着换防关印外,一点向师父报信办法都没有。

元福一点都不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在昆明市的什么地方。他只记得来的时候,是从大理方向走的,但军车转了许多的弯,现在已不敢确定是不是那个方向了。

每天,通讯兵王杰服务得很周到,端茶送水忙个不停。一日三餐的饭菜还算丰盛,元福就是怎么也吃不下去,吃上一小碗就饱了。

在这段时间里,无论元福刻关印到多晚,通讯兵王杰就陪他到多晚。元福无聊时就找他说说话,问一问他老家遵义的情况,了解一下他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王杰出生在遵义市一个贫苦的穷人家庭里,有兄弟姐妹六人,王杰排行老三,父母都是无业贫民,靠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生活过得非常的艰难,经常吃了上顿,下顿还要父母现去找来吃。

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才托人找到远房亲戚这个部队的师长,当上了通讯兵。元福也把自己老家的情况,给这位小老乡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但是,元福从不向王杰打听部队的事,也不向他打听这个部队刻换防关印的真正原因。元福不想给这位小老乡带来麻烦,知道他不可能知道其中的原因,问也不会有结果。

宁静的夜色是多么的美丽,元福在简易的行军床上翻来复去的睡不着,对着美丽迷人的星空,他想起了和竹月师妹相处的日日夜夜,是那样的甜蜜。已经一个来月不知道师妹的情况了,心里感到非常难受。

元福与师妹订婚以来,师父师母把自己当作亲生儿子,师妹一改过去的脾气,对自己百依百顺,玉龙师弟视自己为亲哥哥一样,凡事都护着自己,元福感到非常的幸福。

师母曾对他说,我和你师父已经商量好了,准备新年时把你和竹月的婚事给办了。当时高兴得元福几天几夜都合不拢嘴,竹月师妹追着他问,什么事这样高兴,他就是不给她讲,让竹月干着急。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成了泡影。这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师母和师妹、师弟逃往他乡避难,年迈的师父独自一人守着刊刻店,然而我又被软禁在这个不知名的地方。

元福越想这些,越是睡不着觉,望着浩瀚的天空发呆。他不知今后的路在何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心爱的竹月师妹,什么时候才能和师父一家团聚。

度日如年的时光,终于过去了十天,元福的人已瘦了一大圈,换防关印已经刻好了三分之二,但对元福来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反而越接近完工,他越觉得不踏实,总觉得要出什么事似的。

“象这样有文化,毛笔字又写得这样好,人也长得这样的英俊,这样的人才应当为党国效力,我很喜欢他。你给他讲,叫他不要回去做什么小老板了,就在师部干个参谋。反正现在他刻完了这些关印,半年之内也不准离开部队。”师参谋对元福说,这是师长对元福的评价。

师参谋祝贺元福,说我们是同僚了,师长爱惜人才,没想到才几天,师长就给你一个少校参谋,可喜可贺,当军官了。我在这个部队干了十多年,现在才混到这个职务。

师参谋对元福说,这是他送元福刻好的换防关印给师长看时,师长对他说的话。元福知道事情坏了,自己半年之内不能离开这个部队了,脸上仍然流露出感激的样子。

过后,王杰才偷偷地告诉元福,师里刻这些换防关印,其实是在制造一个假象给别人看的,师部已经接到老蒋的命令,不久就要退到台湾去,你和我们都要一同去台湾。

我们这支部队,看起来是退防到昆明的,实际上是老蒋调来提防云南王卢汉的。我们部队是国军的精锐之师,根本看不起杂牌的部队,因此和云南部队关系一直不好。

王杰想元福就要当自己的长官了,万一今后元福知道我不告诉这些事,就会认为我这个老乡不够朋友,所以才敢大胆向元福透露这些军中的机密。

元福听了,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元福家三代单传,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俗话说好男不当兵,他最怕的就是当兵了。现在还要去台湾,他感到了一阵的恐慌。

元福毕竟经过了多年的磨练,很快地就从惊恐中冷静了下来,知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逃离此地,远走他乡,才能保住性命。

元福知道,现在他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要装着无事的样子,而且装着要当军官了,感到很高兴的样子。只有这样,才能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才能有逃离的机会。

在暗地里,元福积极为逃离做着准备。他利用擦印章模型的军用布条,将刊刻用刀具缠好,藏在贴身的衣袋里,为逃离后谋生做准备。

他在刻换防关印的过程中,将关印原材料尽量地弄坏掉,有意造成材料不够用的事实,为能离开此地回昆明城取材料创造条件。

他抓紧与通讯兵王杰拉好关系,将师父送他的一块怀表送给了王杰,王杰感到非常的高兴,认为这个未来的老乡长官讲交情、重情义,对他格外的关心。

师参谋对元福也和气多了,想到马上大家可能就要在一起共事,对元福的看管也没有来时那么严了。吃饭时,还与元福一起聊天,相互敬酒,称兄道弟。

元福知道师参谋爱下象棋,而且嗜棋如命。元福就经常找他下象棋,有意让他赢棋,他们的关系逐渐好了起来。

元福到这里已经十二天了,再过三天全部换防关印就要刻完了。元福知道逃离的机会已经成熟,便向师参谋提出要回刊刻店取材料的要求。

正好师部有军车要到螺蛳湾去运后勤物资,师参谋就同意了。他说明天由通讯兵王杰一人和元福去,说自己有事不能去,要求他们天黑前必须赶回来,军令不可违。

元福装着死活不答应,一定要师参谋一起去。坚持说自己在昆明城混了这么多年,几个知心朋友还是有的,要在城里尽地主之谊,陪师参谋好好地喝几杯酒,以感谢老兄对小弟的关照之情。

师参谋说你的心意我领了,老兄军务在身,不敢违反军纪,还望老弟谅解。咱们兄弟二人以后还要共事呢,兄弟情谊来日方长。你们可要按时回来,不要让老兄为难。

商贾遍布小摊林立的螺蛳湾小花园,人潮如海,人声嘈杂。元福们到这里已是中午时分,通讯兵王杰和同车的官兵商量军车先在这里装物资,然后再同元福去取材料。

元福请王杰到附近的餐馆吃午饭,元福说小弟一路辛苦,我们喝点小酒,绝不多喝。王杰想到元福就要当自己的长官了,就同意少喝一点。

元福点的菜非常丰盛,满满的一大桌。王杰感到元福非常看得起他这个老乡,很是感激。急忙说小弟感谢老哥的盛情,今后还要老兄多多地关照,要小弟办什么事,只要小弟能办到的一定尽力。

酒过三杯,元福看王杰的脸已经红了起来,话已多了起来。元福劝王杰不能喝了,王杰不同意,说大哥得让小弟回敬一杯,这是小弟的心意。

王杰不等元福同意不同意,站起来端起酒杯就喝下去了。元福急忙陪喝一杯,说小弟酒量不行,就不要再喝了,我们是老乡,以后还要小弟多多帮忙呢。

元福趁机说,王杰小弟,我们同来的三个弟兄在那边装货,我们可不能不管他们,今后大家还要在一起。他们的午饭我请了,我去点菜,你去把他们叫来。

略有醉意的王杰伸出大姆指,忙说道还是老兄会为人处事,我们在这里酒肉饭饱,让他们看见也难为情的。老兄你等着,我去把他们叫来。

王杰步履匆匆地走出了餐馆,顺手把元福的布包也拿去了,很快就消失在人海里。元福知道王杰并不糊涂,再不敢怠慢,起身快步向餐馆的后堂走去。

这家餐馆元福非常熟悉,他在螺蛳湾干活时,他住的旅店的老板曾在这里宴请过他,因为他为旅店老板亲戚的儿子的婚事争了光彩,老板很是高兴,他们还成了好朋友。他知道餐馆的后面是通的,急忙从后面逃了出去。

元福知道这事不是闹着玩的,捉着了是要被杀头的。他顺着过去走过的街道,快步走入穿梭的人流中,很快就来到了他原来住过旅店,这里离他们吃饭的餐馆有一里路,他基本上脱离了危险。

在餐馆吃饭的时候,元福就想好了。逃离餐馆后就沿着熟悉的街道,尽快赶到他住过的旅店去找旅店老板,先躲起来,然后换一身干活人穿的衣裤,等天黑后才出城。

旅店老板很同情元福的遭遇,问元福今后怎么办?元福告诉他早就想好了,这些国民党的兵惹不起,抓到后是要被杀头的,他要逃到缅甸去,躲过这一难再说。

元福委托旅店老板,等他走了三天后,请老板到碧鸡路法古治印社刊刻店去找他的师父,把元福经历的一切告诉他师父,对他师父说徒儿不孝,不敢回刊刻店看望师父,怕连累师父,请师父多多保重。

元福说到这里,眼泪夺眶而出,声泪俱下,把旅店老板也感染了,眼圈红红的。老板说你托的事,我一定给你办到,我没有多大的本钱,这十块大洋是我的一点心意,躲得过躲不过这一难,就是你自己的造化了。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92544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