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民国二十六年五月的一天下午,日本鬼子从双塔山和滦河两地强迫征来的大量民工正在抢修热河至古北口一带的铁路运输线。在滦河路段,负责监管民工的日本宪兵队小队长吉川贺坐在距离岗楼不远处的一个树墩上,低头吸着烟,心情很是沉重。不久前,在绥远百灵庙战役中,吉川贺的兄弟被晋绥军击毙。
“吉川君,是不是想家了?”吉川贺抬起头一看,站在眼前的是日本宪兵队大队长高岛青木,身旁还站着另外六个人。
吉川贺扔掉半截烟头儿,马上站起来回答道:“报告队长,不是想家,吉川贺在琢磨这条铁路日后的维修问题。”
高岛青木笑了笑,走上前说:“吉川君,铁路日后的维修问题不是你所关心的事情,那是铁路维修技术人员的职责。你的任务是保护好这条铁路运输线的绝对安全,防止这里抗日分子的偷袭和破坏,保证让这一带的铁路运输线没有任何通行阻碍,一直向前。”
“是!队长,吉川记住了。”吉川贺大声道。
高岛青木回过身,向吉川贺介绍道:“这六位是从东京来的考古学者。这位是博士——驹井和浩,这位是讲师——江上石造……他们几位考古专家明天就要启程到中国西部地区,另有新的考古任务。不过,我要特别告诉吉川君的是,他们当中的滨田源次博士将留下来,在我们的管辖区域进行考古工作,所以,吉川君要特别保护好滨田源次博士的人身安全。”
吉川贺向高岛青木说:“请高岛队长放心,吉川一定会保护好滨田源次博士的绝对安全。”
驹井和浩透过眼镜片望了望前方的山川河流,眯着眼睛说:“我是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所看到的也只是一小部分,就拿热河来说,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还蕴含着珍贵的古代文化。当然,本人最为关心的还是那些古代文物。”
江上石造对吉川贺说:“我知道吉川小队长对这条铁路运输线很感兴趣,因为这个地方有大量的矿石会接连不断的运到日本国内。可是,吉川小队长也许不知道,这里的古代文化,或者说是古代文物,这些对我们来说同样有着巨大的价值,因为文物能换来财富。”
驹井和浩把几本《东方考古学》递给吉川贺,面带微笑地说:“这几本杂志是送给吉川小队长的,这是我国出版的有关考古学方面的文章,里面有我国考古专家对中国文物的考古调查和学术论文,请吉川小队长闲暇时阅读一下,同时也希望吉川小队长能够对考古学和中国文物有所认识并感兴趣。”
滨田源次从一个旅行包里取出几块残缺破损的陶片向高岛青木
和吉川贺展示,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我们在果山附近发现的陶片,另外还发现了石镰、石斧等新石器时代的遗留物,这充分说明,此地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了。经我们旅行考察队这次考证,这里存在着几座古代墓葬,我们初步确定为是汉代古墓。也就是说,希望在我回国时,本人能够带着一些完整的文物回到日本东京。”
高岛青木握住滨田源次的手说:“我和吉川君会鼎力协助滨田源次博士完成这次考古调查,并预祝滨田源次博士能获得有价值的汉代文物。还有,从今天开始,滨田源次博士的生活起居与其工作上的一些问题全由吉川小队长来负责关照。吉川君要记住,这项任务跟保护好热河一带的铁路运输线同等重要。”
“请高岛队长放心,吉川明白了。”吉川贺庄重地说。
高岛青木对滨田源次说:“我还要告诉滨田源次博士,吉川君还懂得一点汉语,而且也会说几句中国话。不过,吉川君要是和滨田源次博士这个中国通比起来,吉川君就远远落在后面赶不上了,因为滨田源次博士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吉川小队长能说上几句汉语就好,我正需要这样一个人。”滨田源次一脸惬意的笑容。
第二天上午,吉川贺送走东京旅行考察队驹井和浩一行,匆忙回到驻地。他换上一身中式便衣,独自一人来到滦河果山。他要亲自到果山看一看,因为这个地方不仅是自己的管辖范围,今后还要对这个地方担当着特殊的责任和任务。
果山是一座土质构造的坡形山,在呼呼的山风中,满地枯草摇摇晃晃,在那些零零落落的梨树、桃树、杏树和山枣树下,积着凋谢的残叶。果山偏东方向,散落着几户人家,人们居住的都是那种有院墙的土坯房。距离这几家不远处就是那几座不起眼的土坟。这时,吉川贺忽然发现一个采摘山货回来的老太太。他急忙走上前,语气缓慢的向老太太询问有关那几座土坟的情况:“老太太,您是否看见过这几座土坟前曾经立过墓碑?”老太太告诉他说:“没有,我从来没见过这几座土坟前有过墓碑。”吉川贺接着问:“您见过清明节有人来这里上坟祭拜吗?”老太太说:“没看见过有什么人来上坟。”吉川贺又问:“那么,您听说过有关这几座土坟是什么人埋在这儿的吗?”老太太说:“没听说过这几座土坟是什么年月什么人埋在这里的,没听说过……这几座土坟八成是无主坟吧。”
在这之前,吉川贺从滨田源次那里已经知道果山有汉墓存在。他询问老太太的目的就是了解一下当地人,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人,知不知道这几座土坟是古代墓葬。从他调查的结果来看,居住在此地的老百姓还不知道这里的土坟是古代墓葬,这样的结果,使得吉川贺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他点燃一支烟,得意地走下山去。
吃完晚饭,吉川贺正在看《东方考古学》上关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组织发掘旅顺《南山里——南满洲老铁山麓的汉代砖墓》的一篇文章。他端起杯子喝茶,一抬头看见滨田源次正在给一把半圆柱形的铁铲安装木柄。他走过去充满好奇地问:“滨田源次博士,这把铁铲是干什么用的?”
滨田源次解释道:“吉川小队长,你不能简单的把它看成是一把铁铲,这是中国人在二十世纪初发明的一种盗墓工具,名叫洛阳铲,还有人管它叫探铲,不知道在何时,有人把洛阳铲用在了考古上。洛阳铲的发明者叫李鸭子,是一个盗墓贼。后来他让一个叫陈印娃的铁匠打造出第一把洛阳铲,从此,他就是用这样的洛阳铲来探测辨别地下土壤层的土质、结构和颜色,由此判断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吉川贺说:“看来滨田源次博士对中国历史很是精通。”
滨田源次说:“谈不上精通,我只是对中国的古代墓葬感兴趣。”
吉川贺说:“不过,这种小工具能探测到地下很深的地方吗?”
滨田源次说:“是啊。开始我也和你一样,对洛阳铲抱着怀疑的态度,通过实践验证,这把小铁铲的确是很神奇,它能够探测到地下深逾二十米左右的地方。快了,再过些日子,你就会融入到这个特殊的工作中,到时,你也可以试一试这把小铁铲子的奇妙。”
吉川贺说:“很幸运能和滨田源次博士在一起,在这项特殊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学到很多知识的。”
滨田源次说:“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请吉川小队长帮助。就是在我们宪兵队里挑选出两名身体强壮的队员,参与到滦河果山汉墓的挖掘。”
吉川贺说:“这个没问题,滨田源次博士要多少人有多少人。”
滨田源次说:“我们需要打开果山汉墓,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实物,说明白一点就是墓葬里的文物。而且,根据东京旅行考察队总部的命令,这次果山汉墓的挖掘要秘密进行,不对外公开。”
吉川贺说:“这样,我们的挖掘工作很受限制。”
滨田源次说:“是的,所以我们就得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我倒是有一个主意,不过需要在果山当地找两个人来帮忙。”
吉川贺说:“你的意思是要找居住在果山附近的人吗?”
滨田源次说:“当然是要找居住在果山附近的人,因为我们还要用一用他们的房子。”
吉川贺说:“你是说从屋里挖掘通向汉墓的墓道?”
滨田源次说:“对的,就是这样,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吉川贺说:“很不错,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
滨田源次说:“不过,在我从事考古挖掘的经历中,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挖掘还未曾有过,用一句中国话说就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吉川贺说:“滨田源次博士不愧为是一个富有经验的考古学家,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挖掘,是难以让人发现的,保密程度及高。明天我就去果山做一次暗访,从中目测挑选适合我们需要的人。”
就这样,吉川贺打扮成一名中医,再一次来到果山。他在果山上转了大半天,没有见到合适的人选。
吉川贺将注意力放在了房子上。他在距离汉墓最近的一家门前停住,悄悄向院子里张望。他惊喜地发现,这家的院子非常宽敞,还有一个菜窖。这对滨田源次博士日后挖掘果山汉墓是天赐的先决条件。
对吉川贺来说,眼下就是要尽快弄清楚这一家人的情况。他用手拍了拍院门,喊道:“屋里有人吗?”
听到喊声,一位怀抱婴儿的年轻妇女从屋里走了出来。
年轻妇女打开院门,吉川贺赶紧撒了一个谎说:“我是一名中医,是来果山采草药的。我口渴了,到你家来讨口水喝。”
年轻妇女把吉川贺让进屋,给他倒了一碗水。
吉川贺问:“家里怎么只有你们母子俩?”
年轻妇女说:“我的丈夫被日本宪兵队抓去修铁路了。”
吉川贺问:“这么说,家里只有你们三口人?”
年轻妇女说:“是的。”
吉川贺说:“我和日本宪兵队的队长很熟悉,他经常去我的诊所检查身体。你告诉我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兴许我会能帮上忙,替你说说情,让你丈夫早日回到你身边,不再服苦役。”
年轻妇女说:“那就太感谢您了。我的丈夫名叫余成贵。”
吉川贺说:“哦,叫余成贵。好的,我记住了。请你放心,我会尽力帮忙,让你丈夫早点回来。”
吉川贺告辞了,年轻妇女很感激地将他送出院门。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