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石门驿
上了丘顶,一路平地,尽是岩溶地貌,道路两边,山石嶙峋,枯草蔓藤。
平路尽头,有处地方异常狭窄,仅容单骑而过,一蹲灰白怪石伏卧路旁,高三丈有余,仿佛石狮拱门般,活灵活现。
过了石狮门,豁然开朗,顺着道路蜿蜒左转,眼前出现一处前低后高的山洼垭口。垭中间立了个槽门,枯柴编的栅栏,沿着两边延伸围合。路从槽门穿过,不时有行人进出,两名士卒,一蹲一站,分列左右两边,一些拒马置在道旁。
走近槽门,斑驳的门匾上,“石门驿”三个字,依稀可辨。
“终于到了”傅青凌喃喃自语。
入了垭口,已是洼地,茅厩一间,几匹马骡正在吃食,旁边谷草数垛。
数十步外,道路两边坡地,有茅屋庐舍数十栋,沿着山地排列,错落有致。中间数百人拥着一个市场,聚市而易,衣着服饰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苗衣汉服,同集易市,中原何曾得见,傅青凌一路新奇。
虬髯、夷女,也在场中,正从驮马上卸下豹皮、野鸡等山货与人交易。
对方俱是黑衣短褐,斗笠下垂,与先前见过的俩农夫装扮一模一样。
“贩卖东西,也遮遮掩掩,莫非.......” 傅青凌不由警惕起来。
他仔细观察,如此装束之人隐约有不少,撒向四周。
疑惑间,那几个“农夫”拿出一个麻袋,捧一把出来,白晃晃中,似乎含有杂质。
“原来是私盐贩子!”傅青凌松了一口气,戒备顿时卸了大半。
在大明合法贩盐,须向官府取得“盐引”,也就是准入路条,且有数量规定。每引一号,分前后两卷,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后卷给商人的,叫“引纸”——盐引;前卷存根叫“引根”。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
但是,越出规定销区售盐,就以私盐论处,格杀勿论。然而,由于利润巨大,富贵险求,到了万历中期,已屡禁不止。
响午已至,傅青凌早已饥肠辘辘。问了酒肆所在,就在右边的缓坡上,驿丞署旁边。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