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轻声地解释道:“是猪肉。盖上纱布是为了不让逛市场的回族顾客感到别扭。”
牛木林用赞许和敬佩的目光望着朴实真诚的摊主,心中又是一阵感动和感慨:是的,各民族在一起生活和工作,需要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些,我们的社会该是多么的美好啊。
第二天,牛万山决定带着牛木林前往南龙的杨妥村,去看望姐姐牛宰乃拜。
牛万山回到故乡以后格外兴奋。他骑上买赛德家的自行车,让牛木林坐在车的后架上。
牛木林担心父亲刚刚康复的身体吃不消,要求自己骑自行车驮着父亲。
牛万山坚决不同意,一定要自己骑车驮着牛木林。
牛木林没有办法说服父亲,只好无可奈何地坐在后架上。
牛万山仿佛年轻了20岁,轻松地骑着自行车,驮着一脸惊讶的牛木林,沿着欢腾的大夏河,飞速地向前方驶去,将一片片绿色的田野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牛宰乃拜为马家养育了5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两个儿子移民去了新疆的伊犁,身边有3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她与二儿子努海住在一起。
牛宰乃拜见到远道而来的弟弟,高兴地迎出大门来,拉起牛万山的右手,放在嘴边轻轻地吻了一下,然后挽着他的胳膊,把弟弟和侄儿子带到堂屋里,一边喝着盖碗茶,一边拉起了家常。
牛木林以前听母亲巩腊梅讲过牛宰乃拜的一些事情,对她的一些做法比较反感,也没有什么感情。大约在一年前,牛木林意外地收到了牛宰乃拜委托村里在兰州上大学的一个孩子捎来的一袋熟蚕豆。他觉得这个与自己从未谋面的姑姑还是很重情义的,对她的看法开始转向正面了。事后,他专门给牛宰乃拜写去了一封表示感谢的信。
牛宰乃拜的三儿子马舍伊布有一个7岁大的儿子叫海龙。他对来自远方的牛木林特别亲热,张口闭口称呼他是阿舅,整天跟在他的后面问这问那。
即将面临毕业的牛木林故意逗趣地问道:“海龙,你说我大学毕业以后能干什么工作?”
海龙闪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不假思索地说道:“阿舅将来能当县长呢。”
在农村小孩子的心目中,县长是主宰一方平安、掌握百姓生死福祸的父母官,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官员。可是,牛木林却对做官没有丝毫的兴趣。他只想当一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看来,有文化的人去做官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他听到海龙的回答,心情不禁一下子沉重起来,忍不住用手指头揪了一下海龙挺拔的鼻子,权当对他的惩罚。
牛木林因为星期一要上一堂重要的课程,打算星期天上午返回兰州去。对于他的离去,亲戚中的大人们倒是显得无所谓,可是,亲戚家的孩子却不肯放他回去。
当他离开临夏的时候,买赛德的3个孩子齐刷刷地站在大院的门口,依依不舍地送别牛木林。他们分别是性格温顺内向、大约11岁的老大儿子,金发黄眼、大约7岁的老二女儿和黄发白肤、大约4岁的老三儿子。
牛木林与他们告别以后向前走了两步,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几个孩子。他猝然发现,两行眼泪从老三儿子修长的黄色眼睫毛上滚落了下来……
一个星期之后,牛万山出人意料地来到了兰州。
他带着一脸疑惑的表情,对惊讶不已的牛木林说道:“离开老家也就是25年光景,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倒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了。比来比去还是新疆好哇。”
送走了返回新疆的牛万山,牛木林开始忙着准备毕业论文了。
一天上午,学校宣传部突然通知牛木林去开会,说是挑选了他和班里的20位男女同学作为群众演员,配合学校电教室和中央电视台拍摄一部反映现代大学生的电视专题片《今日大学生》。
在电视编导的指挥下,牛木林和同学们再现大学生上课和在图书馆阅读的情景,三三两两地在校园的绿荫道上漫步交谈,最后还乘坐一辆面包车,登上了高高的皋兰山顶,摆出眺望兰州美丽市容的各种造型。
神奇的电视摄像机引起了牛木林莫大的兴趣。他一向喜欢和尝试新鲜事物。那时候,电视机正在向千家万户普及,传播力和影响力格外强大,以至于有人哀叹道:“再过几年,电影恐怕要彻底消灭了。”
以前,牛木林看到中文系高年级最优秀的学生都报考考取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他打算效而仿之。现在,由于参演这部电视专题片,他彻底改变了个人的志向,放弃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做一名享有“无冕之王”荣誉称号的电视记者,从事神圣而伟大的新闻宣传工作。
相比较而言,当时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很低,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寥寥无几,高级知识分子更是极其罕见。牛木林在大学的4年时间中,只遇到了中文系的两个回族学生。一个是比他高两级的东北回族,另一个是比他低两级的云南回族。由于不在同一个班级,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来往。
有趣的是,牛木林毕业的那一年,中文系的系主任换成了一个叫做白之杰的回族人。
白之杰的弟弟是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个学院的院长,希望哥哥给自己推荐一个中文系的毕业生,充实学院的师资力量。
白之杰翻看毕业生的档案,突然看到牛木林的籍贯写的是甘肃省临夏,便立即与牛木林的班主任商量,决定安排牛木林到临夏去工作,不要再回到遥远的新疆了。
班主任平时与牛木林交流的比较多,知道他喜欢追求现代时尚,不会喜欢保守落后的东西,也没有征求牛木林本人的看法,便自作主张地一口替他回绝了。
白之杰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误以为牛木林不知好歹,对他产生了很不好的看法,从此不再关心他了。
蒙在鼓里的牛木林也没有闲着。他天天在为自己的将来忙碌着。他唯一的志向就是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这样国家级的顶尖媒体去工作,实现自己宏大的目标。
时不凑巧,1986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学生上街游行的事件。有关部门经过慎重地研究决定,从1987年开始,大学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国家级的单位和政府机关,必须先到基层去锻炼。因此,分配给中文系的北京单位里没有一家是中央级的新闻媒体。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牛木林的心中真的开始着急了。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