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
即将抵达拉萨,首先出现我们面前的是拉萨河,拉萨河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它是雅鲁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拉萨河如同一条绿色的飘带从拉萨的南部蜿蜒而过。在藏语中称“作吉曲”,意思是“幸福快乐之河”。这个名字早在公元l世纪就已经在史书上出现。然而真正成为幸福快乐 的河是西藏解放后推翻了农奴制 西藏人民当家做主人后。
眼前的拉萨河无比美丽,从没见过这么美的河流 仿佛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车从拉萨河大桥上缓缓驶过 透过车窗看到左面那绿波荡漾宽阔的水域与蓝天上的白云相映衬,碧蓝的天空,像一幅幅美丽的动画片,那白玉般的云朵,勾幻出各种奇妙的形态让人产生无穷幻想。车窗右面程现在眼前的是另一幅画面。那一个个沙洲条条块块镶嵌在水中仿佛镜中的落花,还有河滩上参差不齐的小树林和远处起伏的带着一抹忧伤的铅灰色山脉,仿佛感觉拉萨河优美的语言在款款诉说他诗一般的美,。这条河对拉萨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拉萨市民很热爱它,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成群结队的拉萨人或开车或步行到拉萨河的沿岸、河谷,搭上帐篷,或钓鱼、或戏水、或沐浴,喝着酥油茶,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美食,尽情享受拉萨的灿烂阳光与闲情逸致,很像汉族的野炊。假如时间允许真想绱佯在拉萨河岸去领略它的无限风情。
中午时分我们抵达拉萨市。拉萨市有阳光之城之称。安排好宾馆就按照藏餐馆那位女服务员给的名片去找老爷爷的连锁店。我们打的去到那条街,餐馆在街头的二楼,爬上狭窄的木梯进入餐馆只感觉十分昏暗,餐馆面积不小大约几百平米的样子。但是空无一人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叫来服务员,过了一会儿,一身材粗壮皮肤黝黑的男服务员上前来总感觉他不像服务员他一身黑色的衣服感觉像是很久没有洗过的。他态度淡漠的递过菜单,我们点了一盘炒牦牛肉一个木耳炒肉还有其他两个菜及牦牛酸奶,菜上桌来感觉被坑了,一盘牦牛肉黑呼呼漣呼呼的就好像死动物扔在地上几天的样子勉强尝了一片感觉很不新鲜。再也不去动那盘菜,其他几个菜也很难吃,牦牛酸奶也没有第一次那么纯正。
布达拉宫导游不停的在说着什么,分明是在拖延时间,大家在车上等了近一个小时,快到八点时,被拉到一个吃早点的地方,这里停着很多旅游车,游客们被指定在这里吃早点。数家早点小摊成一排,只有包子和稀饭,稀饭8块钱一碗,小笼包子30块钱一笼只有六个,游客就这样被他们合伙宰了,早点后上车行驶了几站被带到一个叫卓玛的家里,导游说不许出来,感觉被绑架似的。像傻瓜一样在听一个叫卓玛的妇女居高临下的在那里讲了一番关藏簇婚嫁的习俗,然后讲关于银器。接着就是被带进银饰店,茶叶店,乳胶床垫店牦牛肉干店共四个购物店。感觉牦牛肉干店还不错。大约有五六十种不同口味的牦牛肉干可供挑选。购物结束后,才把我们拉到布达拉宫下面的广场,导游告诉我们可以到那个高抬上拍照,拍完照下来发现导游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得自己到处找入口。听说入口2点半就要关闭,我们心里十分着急。好不容易才找到布达拉宫入口。通过层层安检方才进入。
布达拉宫海拔高3700多米 宫殿高200余米宫殿离地面119米,要爬上宫殿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便奋力往上爬。看见几个穿着绛红色僧服的女僧人,我就朝着她们说扎西德勒秀。(意思是吉祥如意),这是卓玛教给我们的,他们笑着回答扎西德勒秀秀秀意为(你也一样)。爬上一段,感觉气喘吁吁有点爬不动了,这时听得身后有一位约莫四五岁的小男孩说,"好累啊",他的父亲鼓励他说,"咱们休息一下继续往上爬。"小男孩坐了一会儿又勇敢的向上攀登。我也受到感染同他们一道向上爬,经过艰辛的爬涉终于到达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五世达赖洛桑嘉措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旧时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达布达拉宫 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布达拉宫的金顶群顶层是由金子打造的。这原本是为了迎接文成公主进藏而建造。,布达拉宫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藏语称为“赞姆林坚吉”,意思是价值抵得上半个世界。
布达拉宫外观13层,内为9层。进入宫内,只感觉里面光线昏暗,这是因为布达拉宫是靠一盏盏酥油灯来照明。每一层都有朔着金身的佛像据说布达拉宫共有20万个佛像,全都是黄金包裹有的全是用黄金鋳造。建造时消耗黄金最多的就是五世达赖所在的灵塔,用了3000多公斤的黄金,这一数字惊呆了所有人。建造布达拉宫用的黄金数量大约是30吨左右据说世界上大半的黄金都在布达拉宫。而藏民们在收成不好的时候还会将家里的财产便卖成黄金去贡奉布达拉宫,这应该是一千多年佛教的奴役性所至。佛教经典的译师要求向他学习佛法的人,要向他献上自己的全部财产,还要替他服各种劳役。这种剥削又是通过宗教上以赎罪为借口形成的。所有信徒,实际上都成了奴隶。
我无心去细看那些佛像。因为解放前西藏农奴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是解放军来到西藏,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藏族人民的解放 西藏人民才翻身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这些大大小小的佛为西藏人民做过些什么呢?在布达拉宫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曾光瓦亮的地坪。在网上查找方才知道布达拉宫的地坪是一种叫“阿嘎土”的一种风化石夯筑的。啊嘎土是西藏藏式古建筑屋顶和地面采用的传统材料制作。方法是先将碎石、泥土和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在夯打过程中,工人排成一排,边唱边夯,场面颇为壮观。夯制出来的阿嘎土屋面和阿嘎土地面美观、光洁。西藏的“阿嘎”资源极其丰富,但由於打制特别费工费时,在旧时西藏只有寺庙和一些贵族家庭才用得起,由于布达拉宫地位至高无上,因此地面几乎全是“阿嘎”土。
布达拉宫主楼高117米13层的宫殿每一层的木楼都是笔直而狭窄每参观一层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真佩服那些抱着孩子的年轻人。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其金属冶炼、壁画、彩画、木雕 等各方面均闻名于世,有人说,它能够与卢浮宫、克林姆林宫等世界著名建筑媲美。其世界文化遗产对于里面的黄金和收藏的不可估价的稀世珍宝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布达拉宫最长的壁画达2500米。由于布达拉宫光线昏暗,加之我们的导游在进入布达拉宫前就弃我们而去,我们在布达拉宫参观时也就是一穿而过,珍宝馆展览分“史海钩沉”和“宫藏珍品”两个部分八个单元,共计有文物及照片约200件套。 珍宝馆内展出的文物主要包括明、清两朝的典章文物,罕见的藏文经典,深藏的稀世文物。珍宝馆于2019年7月因打造提升而关闭因此那些壁画以及稀世珍宝都没有得见。
据说布达拉宫有上千个房间,但它真实的数量没有人能够数清。
据说,布达拉宫的白宫的墙面是甜的,原因就在于这粉刷在墙上的涂料是特别制作的,白色的涂料是用白石灰、牛奶和白糖、蜂蜜以及藏红花等多种调料配制而成,因为这种特制的涂料具有保鲜、粘度高的特点,是布达拉宫的传统涂料,除了布达拉宫,拉萨其他寺庙也是用的这种涂料。
走过最后一层时看见一排金身佛的对面有一排不盈数尺高同身体一样宽的孔中有身着绛红色衣服满面黎色的僧人在其间打坐僧人不能直腰神情暗淡。
走出布达拉宫听得身旁的游人说这些佛像都是满脸杀气。听这这话我也深有同感。
一日游的大巴车管去不管回游客们参观完毕只好辛辛苦苦的拎着在购物店买的找回去的路打车而归。
回到宾馆放下在购物店买的东西就去找地方吃晚餐。走在拉萨街头,感觉这是一个十分贫瘠的城市。没有高楼大厦,看不到亮丽的色彩。街上行人稀少几乎看不到活波可爱的儿童,看不到穿着靓丽的年轻女孩看到的是寥寥无几的穿着灰不溜秋的男人。据资料统计拉萨市是全国最贫穷的城市。而布达拉宫的黄金和和珠宝确价值半个世界对比之下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反差。这不由得引起人的深思。
看到街边有几家卖牦牛肉的店面问题价格说38元一斤想买几斤带回家但想到天气热不敢买。穿过几条街来到一条美食街,美食街只有半条街有点人气看到有人在外面喝啤酒吃烧烤,再往前就是空楼了,反回来进入一家牦肉火锅店,店内食客满坐。店面打着的是牦牛肉火锅,坐下来以后,店家说有牦牛肉,等了半小时之久,店家才上菜来,火锅的原料也就是豆腐粉条菌之类的,没什么特色。不知为什么吃不到牦牛肉。
来时本打算自驾从青藏线返回由于担心我们的驾驶疲劳驾驶便决定将车寄回。我们四人分别乘机返回。参观完布达拉宫当晚就定第了二天的机票侄儿媳韩茜由于要赶回去上班也是第二天的班机留下侄儿和母子二人两人在后面寄车
第二天早上准备去街上吃过早餐然后就去赶车去机场。找到一家早餐店。看见有卖牛肉粉的价格是16元。心想味道应该可以吧,和同伴一人要了一份,然而真是想错了,那不知是什么肉,没有半点牛肉的味道,肉也不是新鲜的,只得胡乱填腹作罢
吃完早餐去打的去乘到机场的大巴。我栏下一辆的士,行驶几分钟后有几位妇女带着小孩在路旁伸手拦车驾驶员看他们人数超载,没有停车,巧的是,当我坐上到机场的大巴那拦车的其中一名妇女就坐在我的身旁他抱着一个看上去约么七六岁但身形和脸形都很瘦小的女孩,妇女30多岁的样子方圆脸皮肤白皙润泽身穿一件浅蓝色的西装我主动同她聊天我问她是来旅游的吗?他说他们是来朝拜的,到拉萨已经半个月了。小女孩很腼腆,她始终没有吭声,只是把窗帘拉来拉去的玩着。我瞥见 外面的风景很美便伸手过去把窗帘拉开小女孩扭过头来只是用怯生生的目光看着我,在也不敢去拉动窗帘。过道一旁左边的一位看上去70来岁脸颊黑瘦的老汉。他手里拿着一串佛珠一路上不停的一颗颗拨着。一路上蓝天白云湖水都很美,大巴车行驶了近两个小时抵达机场,就此我们的西藏自驾游的旅程完美结束。
想当初,本想直接坐飞机到拉萨。因为我从来对长途汽车有一种恐惧,但听说自驾可以看沿途风景,又想已经约好了,就拼死搏一回,看美景,历经险途,亦是一种滋味,如果真的是坐飞机飞到拉萨,那将会是此身的遗憾,听出租车司机说,有的游客飞到拉萨,由于不适应高反,直接进了医院,从医院出来,立即飞离拉萨返回,现在正修高速公路,生态会遭到破坏,过几年再也看不到318这么美好的风景线了走了一回川藏线此生足矣。
(编辑:黔州)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