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学宫的大成殿是教学的课堂,是学员学习的地方。学宫分前后院。学员的宿舍设在前院的两厢和后院的两廊。讲习所还设立了军事训练部,对学员进行军事训练。在学习期间,讲习所还专门为学员学习的需要,编印了《农民问题丛刊》52期,毛泽东为丛刊写了序言《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为了阐明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于192年12月,在《革命》刊物上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一篇文章,后来又发表在>1926年3月的《中国青年》上。毛泽东的另一篇文章《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则发表在1926年1月的《中国农民》上。这些文章及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上的一些文章,梁业广都曾经认真阅读和学习,这又使他在思想上和学识上都得到了进步。梁业广参加学习的这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学员参加社会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全体学员在学习期间组织了农民问题研究会,研究各地的农村状况和农民运动的经验。在毕业之前,全体学员还到彭湃同志领导的海丰一带参观和实习,学习农民运动的经验。
梁业广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期间,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也参加了送北伐军出征的誓师大会,梁业广就是在那一次见了叶挺将军一面。
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来自全国20个省,有327人,是历届中学员省籍和人数最多的一届。学员于1926年9月毕业后回到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也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
梁业广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成回来后,回家乡思考如何开展革命活动。他到泸州找到革命同志原川师的同学汪良杰、汪荃江等人,商量如何在赤水地区开展革命工作。这时候,听到了刘伯承将要在泸州策动驻军起义的消息。他立即决定,投身到起义中去做一些该做的工作。他的思想是:一切服从党的安排,服从革命的需要,哪里需要就去那里。
当时,国民党在泸州地区的驻军部队有三个旅:李章甫的第二混成旅驻在泸州城内,袁品文的第四混成旅驻在兰田坝。陈兰亭的第十混成旅驻防沱江边的小市。三个旅都是军阀赖心辉的部下。李章甫依仗自己有收缴财税之权,把本该拨发给袁旅和陈旅的军饷克扣了。因此,袁品文和陈兰亭想联合起来收拾李章甫。刘伯承到泸州后,抓住机会,利用李袁陈之间的矛盾,策动袁旅和陈旅举行起义,响应和支持顺庆、南充的起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泸起义”,是由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在起义发动之前,中共地下党组织在重庆开了个莲花池会议,整个“顺泸起义”的发动和进程,都是按莲花池会议的决议进行的。
起义的结果,李章甫被击毙。后来,在1927年3月,蒋介石令川军二十一军刘湘和二十四军刘文辉,两支部队合围泸州。袁品文陈兰亭和接替李章甫当旅长的皮光泽三个人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都害怕失去实力,从而失去地位和权力,因而惊惶失措思想动摇。泸州的形势险恶难于掌控,总指挥刘伯承和参谋长韩伯诚,参谋周国于等人,就率部突围撤出泸州,绕道川黔边境撤退到武汉一带。梁业广在顺泸起义的过程中担任农运工作,撤出泸州之后按照党的安排,又回到赤水,到地方上来开展活动筹备建立地下党组织。梁业广回到家乡,联系了金奚生、汪良杰等几个党员,在赤水、合江两地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在五通、九支、石顶、大井、龙洞等地和赤水境内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后又在合江县城联系到原川师的党员李卓吾、李若斯、王兴禄等人,商量筹建合江党组织,并在合江大渡口五通庙内召开了第一次合江党组织的筹建大会。会后,梁业广亲自到泸州,向中共川南特委(后来改组为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汇报合江的党团员的活动和发展情况,请求批准成立党组织。
1928年初春,经中共川南特委批准,成立了中共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由梁业广任书记。
中共合江特支成立后,梁业广又把工作重心摆在赤水,到赤水发展党团员。他们联系到赤水的一些开明绅士和社会贤达,得到支持,以赤水县城的文庙为校址,开办“平民夜课学校”,梁业广任校长,党员金奚生、汪荃江等人到夜校义务上课,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并注意培养、发展党团员。到1929年的时候,党团员人数不断增加,组织不断扩大,梁业广将赤水和合江的党团组织的发展情况上报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得到批准,成立了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赤合特支)。赤合特支的旧址在现在的赤水市大同古镇平街上,匾额是由开国将军赤水人贾若瑜题写的。二楼有赤合特支召开秘密会议的会议室,当时入党的宣誓仪式多在会议室进行。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史称“九一八”事变。日本军队为制造侵略借口,预先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沟一段铁轨。却反诬铁路被中国军队破坏,于9月18日晚上10点钟左右,向东北军营地和沈阳城发动进攻。蒋介石对日寇的侵略行为采取不抵抗主义,命令几十万东北军放弃抵抗,撤到山海关以内。日本帝国主义仅用了三个多月就占领了东北全境。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