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红旗飘扬川滇黔之第七章 红色区委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祁成德    阅读次数:29982    发布时间:2020-04-24

 

项元彬十来岁的时候,大雪山一带发生了蝗灾。蝗虫漫天飞舞,把漫山遍野的庄稼、野菜都吃得干干净净。项元彬的父母因生活无着先后弃世。项元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四处流浪。飘流来飘流去的落入乞丐群中。那些乞丐要欺侮他,殊不知项元彬是天生蛮力且凶狠好斗不肯服输令人害怕。众乞丐见打不过他,反过来就讨好他服他的哨哨唯令是从了。项元彬的膂力天赋和凶狠不服输的性格,被丐帮滇东分舵的都舵主赏识。都舵主先教项元彬使枪弄棒拳术与打斗技能,后又教项元彬管理丐帮的方法。都舵主希望项元彬将来接手管理丐帮,提升滇东分舵在丐帮中的地位。

项元彬牢记着从父母嘴里听来的钱八字说过的话。他想:似这样长期在乞丐群中厮混,能当什么官?充其量一个乞丐头目罢了。他决计外出,浪迹天涯,寻找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的安身之所。

项元彬路过桃花山寨。寨主飞天蜈蚣宇文充率众下山拦截抢夺,与项元彬狭路相逢。一个要拦路抢劫,一个要夺路走人,双方语言冲撞互不相让就动手开打。项元彬凭仗自己的功夫,力毙宇文充。喽啰们见项元彬功夫了得,就跪地求饶,恳求项元彬留下来,拥立他为桃花山寨主。项元彬想:我走到天涯海角,也总得要有个安身立命之地。现今是乱世,有枪便是草头王。这桃花山风景优美宜于居住,手下有一班人马也是发迹的本钱。也许这也是天意,就权且住下等待机会吧!

此时的项元彬二十来岁,长得身长力大膀阔腰圆。他从此落户桃花山寨,经营了十多年。

5

在中共两河口区委的活动范围之内,有三支绿林武装:桃花山寨的项元彬,有30多条枪。犀牛潭寨的牟国云,有20多条枪。石夹口寨的王国云,有10多条枪。三个山寨的位置,从桃花山寨算起,往东20里是犀牛潭寨,往西30里是石夹口寨。项元彬为了桃花山寨不受牟国云和王国云联手两头夹攻,就先与牟、王二人约定,井水不犯河水,各守山寨有事相帮共保平安。两年后又邀约牟国云、王国云拜把结盟,过后不久又提出了合寨的建议。

三个寨主的年龄,都是30多岁。项元彬大两岁,枪也最多,自然作了老大。牟国云与王国云同年,长王国云两个月,就做了老二,王国云是老三。这次序也与三个人自身拥有的实力相匹配。牟国云和王国云都尊重项大哥,但对合寨提议,都找理由婉言拒绝了。

牟国云说:“我们三个寨子,大哥的桃花山寨在中间,我的犀牛潭寨在东边,三弟的石夹口寨在西边,大致都在一条线上。倘有官兵来剿捕,我的犀牛潭寨和三弟的石夹口寨就成为桃花山寨的屏障,桃花山寨又成了我们两个寨子的中心和退避之所。因此,小弟认为,目前这样的布局,于我们三个山寨的生存有利,合拢来反而不好。三弟,你认为呢?”

王国云说:“二哥说得对,分散往比合拢来好。分散住,遇事有个照应,多两个避难场所,有个跑头、躲头,免得被官府一网打尽。合拢来的话,说不定哪一天就被官府一锅端了哩!因此,我看就依二哥所说,不合为好。”

项元彬见牟国云和王国云都不同意合寨,知道是两个人都不想让人管束都想自在为王。他也不说破。他说:“既然是两位兄弟都认为像目前这样分开住好,那就原封不动,各自费心,管理好自己的山寨吧。不过,愚兄要是想两位贤弟了,摆酒宴请你们喝酒谈心,贤弟们要来。你们想大哥了,摆酒席请我,愚兄一定去。两位贤弟有什么事摆不平,需要我出手相助。愚兄不会袖手旁观。愚兄遇到什么困难事了,需要二位相助,贤弟你们也不能见死不救。患难相扶,同生共死嘛。两位贤弟,你们说是不是喃?”

牟国云说:“是,是,是。我们三兄弟义结金兰,情同手足,誓同生死嘛。我们一定谨听号令,唯大哥的马首是瞻!”

王国云说:“就是就是。二哥说得对,大哥有令召唤,我们即刻到来,大哥说到哪,我们就到哪。一定是唯令是从,肝胆相照!”

项元彬说:“如此就好,委屈贤弟了。来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三碗过后再说。”

三个人端起酒碗,一干而尽。三碗过后,项元彬说:“今日便有一事,要与贤弟们商量。”

牟国云忙问:“大哥,什么事?”

王国云也问:“是啊,大哥,啥子事?”

项元彬说:“共产党的两河口区委派人来联络,要我们参加他们组织的游击队。”

牟国云说:“大哥,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王国云说:“是呵,大哥,你想怎样回答他们,如何处理这件事嘛?”

项元彬说:“我想先听听贤弟们有何高见?”

牟国云说:“他们给我们什么好处?”

王国云说:“他们答应我们什么条件?”

项元彬说:“好处倒说不上,答应的条件倒有一个,我们的人不编散,弟兄还是在一起,能天天见面,早晚相聚!”

牟国云说:“大哥,你答应他们了?”

王国云说:“是呵,大哥,你答应了没有?”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50849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