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昳末刻过后,成群宾客都陆陆续续到来,汇聚向挂灯结彩的中庭院,或坐或立地观赏着石台上丽人阿娜多姿的表演。
新吕府大门前,更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大轺车、小轺车、富家车辇、府吏车辇一辆接一辆,走了来,来了去,煞是多极了。
又见一辆旧牛车晃悠悠驶来,那泛白的黄盖上插着一面杏黄旗,旗帜上飘动着一个“秦”字,缓慢地停驻在门前不远处。年仅二十,英俊脸上透出些许憔悴的秦国质子嬴异人,踩着随侍车伕摆放上来的木垫凳,走下了牛车。
看着大门前人来车往,嬴异人煞是艳羡,毕竟他还是个大孩子,不免遥想起自己在秦王宫的美好岁月,禁不住欷吁感慨。下得车牛后,他连忙用手掌遮挡着额前的阳光,脑海中慢慢拉开了记忆的门栓,渐渐推开属于很久很久的那扇欢乐之门,已然看见自己欢度十岁寿诞的那一日,亦是人来车往,就差踩破大门槛了。
他不知,中年色衰的生母夏姬被丢入了敝宫,龟缩在陋简的铺榻上,根本看不见儿子的快乐与欢庆场面,极显受冷落、不待见、不受宠的凄凉处境。
生母夏姬,出生于公元前297年,才长大及笄之年,便凭借娘家的地位势力,上嫁给了次王子安国君嬴柱,起初,还是倍受安国君的宠爱。公元前281年,她为安国君生下一子,排行第十一,取名“异”,俗称“异人”,即目下的秦国王孙嬴异人。
公元前267年,安国君父亲秦昭襄王在位四十年,安国君兄长悼太子死于魏国,正在赵国做质子的安国君便被替补为太子。此时,夏姬已失宠多年,安国君最宠幸的姬妾已是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却一直生不出子,亦不喜欢由太傅士仓扶佐的长子子奚。这样,尚未傅籍的嬴异人,年纪小小,心事重重,觉得有机会与大哥子奚争宠,于是,在征得华阳夫人的首肯与欢喜后,自告奋勇,以王孙之身份前往赵国换回正质于赵的父亲安国君,想以此来增加自己将来与子奚竞争中的筹码。
公元前265年,安国君被册封为太子,随之即立年青貌美的华阳夫人为正夫人。
然而,夏姬母子的命运并未得到任何改变,生母夏姬继续失宠,恐无翻身之日。她的儿子嬴异人,仍一直只身带着一老一小俩家仆和一随侍车伕居住在邯郸的东城府区,孤苦伶仃,无援无助,得不到秦王宫的接济,又不被赵王宫待见,天长日久,经济每况愈下,处境十分窘迫。
安国君则在华阳夫人的温柔之乡尽情享受着,早已将嬴异人母子俩抛到了九霄云外。
“进还是退?请让一让吧。”嬴异人被一声算是客气的叫喊促醒了过来,定睛一看,是一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弱冠青年,一身苎麻青蓝长袍,炯炯两眼有神。
“喊甚么喊,我秦国王孙公子,不认识啊。”嬴异人的随侍车伕蛮横着脸,叫着板。
“哟,王孙公子……嘿,我以为谁呢,是嬴异人呀,你不就是落魄王孙一个嘛。”弱冠青年根本不屑一顾,送出鄙视的眼光。
“我等走,赖得与他争执。”嬴异人根本听不得数落,满脸气哼哼。
“我才赖得理你呢,你进还是退呀?——呸,秦狗,让路,让开路!”弱冠青年不客气了,侮辱性话语喷口而出。
“你……你怎敢骂我公子,我……”说着,随侍车伕撸起袖管,就要冲上去揍打弱冠青年。
嬴异人一把拉住随侍车伕:“哼,我等不去了,甚么人哦。”他一副孤傲自重样,把手一挥,“回去,我等走,走!”说完,一下松开随侍车伕的手,“蹬蹬噔”气咻咻地离开了大门口。
随侍车伕不卖帐,凶巴巴盯了一眼弱冠青年,迅速转回头,屁颠屁颠地赶紧跑到嬴异人前面,三步两步到了牛车旁,赶紧拿下木垫凳,又过来搀扶已到跟前的嬴异人。
嬴异人踩上木垫凳,头亦不回地坐上牛车,气未消,心发颤,眼眶里转着一汪水。
弱冠青年站立在高高台阶上,一声嗤笑,一脸气愤,看着嬴异人的破旧牛车灰溜起驾后,转身走前三步,递上邀请寿帖,老门仆伸手拿过一看,立马放他进门去了。
此弱冠青年李氏名同,赵国苦县人,才满十九岁,即将行冠礼。其父亲李厚,是邯郸驿馆一传舍吏。
传舍,战国贵族供门下食客食宿的地方,专供往来府吏、行客休息食宿的处所。传说齐相国孟尝君,聚宾客归者益众,置有客舍三等,上等曰“代舍”,中等曰“幸舍”,下等曰“传舍”。代舍者,言其人可以自代也,上客居之,食肉乘舆;幸舍者,言其人可任用也,中客居之,但食肉不乘舆;传舍者,脱粟之饭,免其饥馁,出入听其自便,下客居之。
李厚,原本只负责管理下客往来的休息食宿,可目下面临赵国长平大战紧急,相国平原君便加重让他管理调度邯郸的军民食宿、兵马粮草、军需物资等诸多后勤保障事务,行使战时“督运粮草吏”的职责。
而李同自以为责无旁贷,既是相国平原君的宾客,虽尚年轻,但亦能协助父亲处理一些琐碎的日常事,为李厚太过繁重的劳务减轻些负担。
现在,已能为父肩挑担子的李同,显得精神抖擞,在总管吕征的领引下迈步走向紫厅堂。
同样人逢喜事精神爽,吕不韦身着崭新的锦衣紫袍,满面春光,不间断恭候着亲友嘉宾前来庆贺自己的大寿辰。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