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了,王陵、郑安平战败的消息不断从赵国传来,老秦王从来没有似现在这样,急得是团团乱转,大秦的家底都用完了,无卒可増,无将可派了,眼看着快马急报接踵而来,报来的都是一个个窝心的败绩,老秦王心不由己地又想起了战神白起,不,愈加迁怒怨恨起骄纵的白起来,遂气恨得牙痒痒,肚抽筋。
“赶他走,赶他走!立刻就走,一刻都不准耽搁!寡人不想再看见他了——”老秦王咆哮了,疯一般地吼叫着,一点情面都不留,脑子似缺氧,抓狂下旨驱逐白起,一刻都不让他再停留在咸阳城,更不愿再见到他,不想再见他那副桀骜不驯的面孔,不想看到他自鸣得意的乌鸦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决策的不断失败。
唉,谁叫他白起太自以为是,功高盖主,这让老秦王君威何在?岂肯容他?就是容得一时,亦能容得长久,无论摆到哪个君王都会做这样决定,不会管你功有多大,将有多能,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必定为我所死,从来如此,亘古不变。赶走他,那还算是老秦王留有着最后的一份恻隐之心,亦算是对白起曾为大秦作出巨大贡献的一点奖赏罢了。
武安君白起只能一声悲叹,带着病体上路。
北风呼啸,咸阳骤冷。
以往忙碌不堪的上将军府,今日已是门庭冷清,唯有三辆蓝布车辇载着白起和他的随从家仆,带着几多箱笼和一些随身需用物,凄凉地驶出了府邸大门。
雪花轻飘,无人送行,即使想来送亦无人敢来送,只有沿街两旁,一些散乱不成堆的城中庶民,默然无言地看着曾经叱咤风云、为大秦建立卓越功勋的上将军,凄然独行,或许亦不是,百姓根本就不知晓这蓝布车辇里坐着的究竟是谁。
白起紧裹素黑棉服,脸色苍黄,眼神呆滞,两耳听着车外呼呼作响的风声,任凭车辇摇摆不停,身躯是一动不动。
很快,蓝布车辇辚辚驶出了咸阳城西门。白起似乎感觉到了甚么,连忙支撑起衰弱的病躯,抖着手慢慢掀开蓝布车帘,把灰白的头颅伸了出去,用一双昏花的老眼望着纷雪之中手执长戟的守城卫卒,望着渐行渐远,雪舞花白的厚重城楼,不由地脸颊上滚落了两滴清泪,随之他木木地举起双手,高高抬上眼前,甚是无力地拱拳作揖,敬仰宏伟的咸阳城,作着最后的告别。
一条看不见的城外驿道,被飞雪覆盖了,大地一片白色茫茫。三辆蓝色车辇盲盲然碾压着一层薄薄的皑雪,越走越远,越走越小,一直朝着阴密走向荒凉。
雪霁天晴,银山岱峦。
由远及近,一辆披雪的华丽车辇,在冯泽护卫队的护卫下,辚辚驶进了重兵把守的函谷关城门。
“停车。”嬴异人一声轻叫,车辇便缓缓停了下来。
嬴异人与吕不韦跨步走下了车辇,站立在函谷关口,放眼望去,故国景物一览无余,周边尽是绝崖立壁,深险若幽,一座函谷关,东西十五里,全然隐藏于山川深谷之中。
嬴异人是仰头朝天,深深呼吸一口气,立刻吮吸到了从渭水平原上拂过来的一股清新空气,于是一股久别故土的情愫,瞬间充溢他那热血沸腾的秦王子孙的心胸,他激动了,他流泪了……突然,他跪伏在雪地上,双手用力挖出一捧带雪的泥土,猛地一下,盖掩上自己的脸面,和着盈盈的泪水,轻轻地,及至重重地揉搓起来……
吕不韦则顾自踩着浅浅的积雪,缓慢地登上了白皑皑的小山坡,顾望着秦山与黑壁,守卒与城楼,立刻升起一种别样的心情,而当他的眼睛看到伏地的嬴异人,更是兴奋起来,心中不由自主膨胀起一股勃勃雄志和前景的一片绚烂。
冰天雪地,寒冬十二月。
王陵军被信陵君打得败退回来,一直退到了邯郸城南门。郑安平军亦被春申君打得败退回来,一直退到了邯郸城西门。
主将王龁气疯了,更气急了,疯急之下,他血脉火烧贲涨,一下同时集结起十万将卒,让王陵从南门,郑安平从北门,他自己从西门,作着最后的一锤子攻城,定然要拿下邯郸城,否则就真的没时间了。
若蝗若蚁,在数十万支箭凌空呼啸着飞向邯郸城墙之后,数不清的攻城塔便隆隆地快速推进,还有飞索上成千上万的秦卒,震天吼叫着,全都往城墙上拥挤一团地攀爬着,迅速接近或跨上城头同赵守卒展开激烈的殊死搏杀。
性情乖戾的主将王龁,虎绷着脸,伫立在戎车上,狼眼望着又一批临车在巨大盾牌的保护下,呐喊着,被众多攻城卒快速推动,更凶猛地向庞大的城门冲去……
“咚!”一截粗大的滚木,突然从城楼上砸了下去,一下砸在了一块巨大盾牌上,顿时,巨盾被击得粉碎,盾牌下的俩攻城卒立刻被击砸得粉身碎骨。没有停息,后一辆临车赶紧绕过被砸的破碎临车,加快速度向城门轰推去,极快,便停在了城门前,立马,那数十攻城卒抓住粗壮的攻城槌就朝厚重的城门上猛力地撞击过去。一下,两下,三下……坚实的城门几乎纹丝不动,仅仅只被撞击得门面上略显出凹瘪的印痕。
“给我放火!”猛听到城楼上一声大叫,立马就见一团团火球从天而降,坠落在临车和巨盾上,刹时,一片炙热的火焰便将临车和巨盾点燃,于是见,盾牌下的攻城卒哪里受得了这灼人的热浪,紧忙纷纷丢弃巨盾朝后躲避,但凡跑的慢的或被火焰直接砸中的攻城卒,很快就被大火吞噬,一会儿尸骨成了灰烬。
戎车上的王龁一看,不露声色地阴鸷一笑,立马命令攻打西城门的秦军撤后下来,以等这把大火将城门烧了,再冲锋进去,可以一鼓足气拿下邯郸城,太好了。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