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张志雄现代诗歌选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六盘水张志雄    阅读次数:39097    发布时间:2021-04-13

 

七、陋室心语

 

昨夜失眠

曚昽中三魂七魄

不由自主地四处游荡

月亮早已归隐

正午的雄鸡喔喔鸣叫

北盘江水静静流淌

一念之别

不知身处何方

 

 

八、周末

 

拴不住偏离的夕阳

大山外残留着几声猿啸

飘洒在地平线

忙着归巢的小鸟

停止了忙碌一天的嘻闹

静静等待恒娥见面

吴刚品着桂花酒

嫦娥再邀约神舟十号

浮云是他们的笑脸

吹吻微弱的浦公英

思索着南国花海咆哮

风筝就在眼前  

 

 

九、无  

 

地球本只有一个

月亮也不会再多一颗

星星点点,时时在傍边回旋

揪住一束月光,搓成绒线在周身缠绕

摘下一片红绫

缝制成仙衣遮住凡体

任由心扇在四海飘渺

天堂的金乌

昼夜循环

无时不牵挂着满溏鱼鲍

 

 

十、话说星星

 

星星

日月照明的鉴证

糊糊涂涂走进了新世纪

忘记了天翻

也忘记了地覆

忘记了刀山火海的希冀

不管怎么说

你永远都陪伴着有太阳的风景

 

 

十一、难圆的月儿

 

老天总是板着铁青色的面孔

黄土地早已被钢筋水泥钙化

田园里的庄稼一株株奄奄一息

一串串挂在屋顶的豆藤

好像变成了掉干麻

一个个古铜色的月饼

钩不起婵娟对古往今来的丝丝回忆

一颗颗冰凉的心钻进冰凉的被窝

如雨泣泣倾洒人间大地

嫦娥二号的腾飞

挽回了玉皇王母的怜惜

 

 

十二、七  

 

牛郎织女踏不断的天桥

已化成人间彩虹

虽然相隔远远近近

千里眼顺风耳随时可以相逢

凌晨相聚的泪

幻为滋润江河湖海的甘露

惹得那东方的黎明

纷外玲珑

 

 

已经有 2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旧 渡、 : 2021/5/8 10:36:29

与时俱进!生活处处皆是灵感,一字一句中隐隐透出男儿干脆的性格。不错

张志雄。水城野钟 : 2021/4/16 10:04:11

付云:无意中在贵州作家网上看到了水城区野钟乡张志雄老师的现代组诗——三尺沃土《厚爱黄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乡村人儿,我细读之后,感触良多。 《厚爱黄土》组诗,由《厚爱黄土》、《不同的收获》、《仰慕故土》、《不想再折腾》四首短诗组成。从题目上看,每一首子题目都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仿若一个人一生不同的时期,幼年、青年、成年、迟暮。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感悟。 《厚爱黄土》,阐述了土地与朴实农民的相生相存的关系,“富庶有富庶的根基,贫瘠更离不开地球的抚慰。”一句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土地与人类的关系,即便富饶和贫穷,都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土地,“富饶满心欢喜,贫瘠更不能嫌弃。”是啊,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儿,衣食住行,哪一项可以离开这片厚土呢!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足下的路,哪一块不是“由一块块三尺土地拼就?”此首便抓住核心阐述了我们足下的土地,厚土的重要性。 《不同的收获》一诗中,聊聊几句,便刻画了朴实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辛劳景象。 “从早踏到晚 从青丝耕耘到白发 从月亮初升到漫天红霞” 有时间的变更,有岁月的痕迹,有天色的变化,动静结合,清新的笔触用简短的文字将农民的辛勤劳作娓娓道来,让我想起小时候耕种的父母将我带到土地旁,我坐在田坎上,摇晃着双腿,从清晨到日落。“人们从这里路过,一拨又一拨,有的砍柴,有的割草,星星亮了,太阳却弯下了腰。”洒下的种子,都是农民丰收时不同的的希望,好一番田园农忙耕种图,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是我的根基啊!那是我想要回去,却回不去的记忆! 《仰慕故土》一诗中,时间在流淌,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秋收之际,“没有烈日,也不见暴雨”这是秋分时的温柔,有了之前的耕耘“呈现在眼前的是,秋收的一片温柔和喜悦。”那一筐筐,一篓篓,绿的黄的,都是我们的硕果。 可是,人类的贪婪,欲望的作怪,把原本温柔的厚土折腾得满目苍夷,《不想再折腾》就是作者内心的呐喊,作者用简短的几行,就将人类的肆意破坏尽写笔下,“你砍我坑,将她劈为疮痍!葱绿的衣裳,被无情的剥下,坚硬的骨骼,被残忍地粉碎!”这是作者在呐喊,勾画出作者内心的愤怒!那一笼笼田地,早已变了模样,满目苍夷。接着画风一转,画面对准了农民,“哭着笑脸,种过大烟,流着苦泪,抚慰着小米。”多么令人心碎的画面,与前三首诗形成鲜明的对比,痛苦难耐!后面两端又继续深入描写“炮火”“矿烟”“钢筋水泥”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让人油然升起环保意识和对厚土的保护情感,最后张老师的点睛之处,将画风再转,转回“一觉醒来,山花烂漫,瓜果香甜,翠鸟登在大楼下的窗前。”这一清新唯美的描述,更将作者对厚土的热爱和对破坏的痛心疾首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读之感叹至深,颇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的无奈和怀念。 这片我热爱的土地啊,需要你我真心的保护,只有保护好我们足下的土地,才能让我们的后代,快乐安康地生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202962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