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渡口
于都河,它是于都人对贡江在于都境内的称呼。贡江流至赣州后与章江汇合成江西的母亲河赣江。曾经在几部有关红军长征的电视连续剧里看到过中央红军从于都渡过于都河踏上万里长征之路的场景。剧中,备受“左”倾冒险主义排挤,被排除在党和红军领导岗位之外的毛泽东带着病体组织于都的百姓在于都河上搭建浮桥,而身处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和巩固的后方基地,于都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出工出力,全面投入了浮桥的搭建之中。他们还将自家的门板、窗户及其它能用于搭建浮桥的材料统统拿了出来,保证了浮桥搭建的顺利完成,使中央红军按计划快速地渡过了于都河。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里的长征渡口也被称为东门渡口或长征第一渡,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随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的渡河地点。
当时,根据战略转移的计划,中央红军要分别从八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具体安排是:中革军委、中央机关、红军总部编成两个纵队居中从东门渡口渡河,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从梓山镇山峰坝渡口渡河,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从南门渡口和西门渡口渡河,红八军团从罗坳镇孟口渡口渡河掩护右翼,红九军团从靖石乡渔翁埠渡口渡河掩护左翼,而红五军团担任后卫分别从西门渡口、罗坳镇石尾渡口、罗坳镇鲤鱼渡口渡河。
10月17日至20日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八万六千余人,在茫茫夜色的掩护下,告别了于都河畔恋恋不舍的送别乡亲,夜渡于都河,离开了生活、战斗的根据地,踏上了万里长征之路。
为什么说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参观游览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对当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相关情况有了一些新的认知,但对于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说法还是有些疑惑,毕竟在以往的认知中当时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政府等领导机构都在瑞金,而中央红军的几个军团也分布在苏区的不同地点,是在接到命令后才从各自战斗的区域撤出的,这些地点不也是中央红军的出发地吗?后来查阅了资料,看到这样一种说法:
当时,中央机关及红军各有关部队是分别从瑞金、兴国、石城、会昌、长汀、宁化等地出发的,而他们都在于都集结、补给后,从不同的渡口渡过了于都河,因此于都也就成为了中央红军长征总的、最后的出发地。
那么,为什么中央红军会选择于都作为总的、最后的出发地呢?
当时,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从苏区突围,转移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而苏区周边的情况是:东线,敌东路军威逼中央根据地的东方门户福建长汀;北线,敌北路军集中兵力加紧围剿,逐渐推进至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瑞金已成为敌重点监视地域,红军主力根本无法在这些区域集结;西线,有大山和隘口阻隔,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南线,我军与粤军陈济棠举行过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借道”协议,我军如果经过,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于是,中革军委将突破点选择在信丰、安远之间敌人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上,于都就这样进入了决策视野。
于都作为中央红军总的、最后的出发地有几个有利之处:
第一,于都境内多为丘陵地带,既隐蔽又开阔,山水相连,民风淳朴,有利于大部队行动、宿营、隐蔽、休整。而且当时战火尚未烧到于都,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相对安全。
第二,于都地处中央苏区西南角,是中央苏区的中心腹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相对中心位置,距瑞金、兴国均为88公里,距宁都99公里。当时,红军主力大都在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一带作战,于都是前线部队快速撤离、集结的理想地域。
第三,于都是中央苏区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所在地,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政治、物质条件都很好。从政治条件看,于都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革命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红军在于都集结,能满足保密等政治需要。从物质条件看,于都稻米充足,同时于都人口众多,可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中央红军以足够的补充。
第四,于都县城距离信丰、安远间的敌第一道封锁线较近,抄小路仅90公里,从于都出发,部队可以快速到达预定地点,乘敌不备突破敌在信丰、安远间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西转移。
根据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段历史结果,这种说法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于都人民真好,于都也是能够担得起“长征源”称号的!
【作者简介】兰天,所在地福建厦门,从事信息行业,爱好自驾游,摄影,航模。
◎满江红-缅怀
——重走长征湘江行
文/月伴幽帘(福建)
炎夏湘江,长征旅,飘红以配。
车婉转,揽忠英烈,引之纯碎。
界首新圩枫树脚,尽将浴血文塘最。
凤凰渡、酒海井长眠,碑文砌。
氤氲几,深邃理。
惟桀骜,离骚示。
涉严陵险畔,不悔初泗。
除却苍然堆睿智,脊梁厚重男儿为。
丹心与,携壮阔波澜,其修记。
注:
界首:是红军湘江战役著名的三大阻击战场之一,界首之战
新圩:指红军湘江战役中的新圩之战
枫树脚:是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奉命前往灌阳枫树脚阻击从灌阳北上的桂军时,血洒湘江之地
文塘:是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损失惨重之地
凤凰渡:指湘江两河口之战之地
酒海井:指湘江战役中被丢弃的红军伤病员之地
【作者简介】月伴幽帘,原名:廖朝晖,所在地福建福州,从事建筑设计,爱好诗歌舞蹈,崇尚建筑是凝固的诗歌,是诗与远方的港湾。画稿溪文学社主席、《文学中国》杂志主编、《画稿溪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作品曾多次发表在《画稿溪文学》、《文学中国》、《战争年代》、《海峡农业》等期刊。
寻梦
——重拾码字梦
文/齐卫(福建)
好久好久没有码字了,这几天被好朋友拖进了一个码字群,在群里居然有人说码字是防治海默茨综合症的最好良方!注意了!是“防”加“治”哦!这让我突然产生了尝试去码字的欲望,咱可不能得老年痴呆呀。再说了咱打小就随父母生活在一个专门负责码字单位里。文革初单位里图书馆和资料室都被摧毁了,那些个喜欢书的大人们舍不得将那么多书付之一炬,就把它们高高的堆放在一个大仓库里,我们大院里好多孩子天天从窗户爬进去躺在书堆上看书。真的,在那些孩子中有好几个成了作家。而我打小就缺心眼只会四脚朝天躺在书堆上随便乱翻书,随便打瞌睡做着当作家的梦。
因为缺心眼,咱一辈子稀里糊涂的过去了一大半,作家没当成却心安理得当了煮饭婆。这回被好友拉进码字群才发现敢情码字也是个技术活,没有一定的脑子是玩不转的。比如说咱刚刚进得码字群后,群里那些有大智慧的领导就说不允许群友无主题乱写,只能写火炬或灯火。以我这个在家当了十几年煮饭婆的浅显思维,很聪明地认为我们领导用“火”当主题的意思是要让我们这个杂志飞快的火起来吧?想着想着咱的脑子里又很低俗地冒出了两个字“香火”哈哈,原谅我没忍住很不厚道地笑出了声。
的确,要用方块字码出一堆火来对我来说很有难度,因为这已然超出了本煮饭婆的认知范畴,咱没主意了只好再观望观望一下呗。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天天看着码字群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创刊号的首发,创刊号和我这个煮饭婆有啥关系呢?文字能进入创刊号除了有聪明智慧有学识外还必须得有资历和必要的身份,最不济也得在县级的做鞋协会里当个修鞋技师。这个咱煮饭婆心里明白的很呢!因为咱煮饭婆的简历忒简单了,啥手艺职称全无唯一的特长就是煮饭,咱就自知之明地憋着,总有一天会等到码字群的领导肚子饿坏了,让各位伙计码点能吃的方块字。到那时本煮饭婆一定大显身手煎炸焖炖出一碗碗香喷喷油汪汪的美味佳肴,馋谗我们这个码字群里那些只会做鞋的老伙计们。
这两天群里领导重新布置了作业,主题又七溜八溜溜到了“寻梦”不玩火了。寻梦,这个题目有意思,这辈子咱是做了成千上百个美梦,最心心念念不能忘记的梦就是小时候四脚朝天躺在仓库里书堆上的码字梦。
对!说码就码!咱郑重地坐到了叁年没开过机的笔记本前,给笔记本杀了毒连了网,非常认真地在想:这回咱应该码点啥成色的方块字呢,思考中不经意抬头一瞧:嘿!咱不是已经成功地码好了一堆方块字吗!这堆字主题明朗有梦有寻找,还挺像那么一回事情的呢。
赶紧交作业把!咱把这堆文字发送给主编后就去睡午觉了。没成想在这个短短的午觉中还做了个白日梦,梦里我看到主编双手捧着我码的这堆乱七八糟的方块字对我很怜悯地笑了笑。这主编啥意思呢?咱不管了此梦想已然翻篇也!
【作者简介】齐卫,所在地:福建福州,退休,爱好:煮饭,发呆。
画稿溪文学社格律诗、对联教程合订本预征订工作已经启动:
由最老一批四川省政府抽调官方学习的编辑、高级语文退休教师(老西师高材生)、地方志的资深权威执笔主编写作,预计下月出刊。该教材作为我们画稿溪文学社格律诗和对联的统一专用教材,是社长木子先生个人独资赞助支持出的书。该书既是高手弥补自己古体知识缺陷的参考性工具书,又是普通入门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语文培训机构、文学社团、微刊平台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提升的工具性教材。文友们要支持和赞助出书的以及有意向订阅的(订阅的,先不收费,先登记信息,定价后再付款快递。赞助出书的,可即兴付款赞助),请:
联系:17738013139(手机微信同号,昵称:木子)。
画稿溪文学社格律诗、对联教程编写委员会
画稿溪文学社
《文学中国》杂志社、《画稿溪文学》杂志社
社长、主席、总编:木子
2021.5.29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