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憨自从中年人带着四名陌生人进屋,引来了几十个村民看稀奇,他本身就感到很奇怪,闭着的眼睛时不时眯着缝隙扫视人群,心里像有什么东西在打滚。现在他又听中年人说,王虎两个儿子是因为看了强强的信才随他同来,强强在搞些什么名堂?又惹什么祸啦?王虎两个儿子来干什么?莫非那次钱赔少了不服,要来打官司?要找强强算账?这时的杨憨不知他本身就被气糊涂了,头脑不清醒,还是王虎的两个儿子的到来感到吃惊,他更显得三分灰面七分水,十分糊涂。他没有回答中年人的问话。
赵慧呢,她觉得杨憨没回答中年人的问话有点不礼貌,如果她再不回答就显得不尽人情。他看了两个学生一眼,回答说:当时我被气晕了,对他们没注意,不认识!对不起,记不起啦!稀客!稀客!她说话显得语无轮次。
中年人早就看出满屋子人对他们的到来有一种疑虑重重的目光,他开始取笑起来:大家别见怪,我已经全部核实清楚了,现在就给大家摊牌吧!中年人接着说:
我和大家都是本族本寨人,叫杨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北京出生。这两位一位是我儿子,叫杨继红,40岁。一位是驾驶员,也姓杨,叫杨红业,今年也40岁。杨继红正在创办一家国际旅游公司,杨红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才,是儿子的得力助手。
我叫杨继红!大家好!杨继红礼貌地站起身,边说边向屋里人鞠躬。
杨解放接着说:我们这次来有三个目的:一是认祖归宗。二是帮助大家建设磨盘寨,准备把磨盘寨打造成国际旅游景区。三嘛,王乾和王坤想和杨强强结成帮扶对子,学习上帮他一把,生活上助他一臂之力。具体怎么个帮法,怎么个关心法,这事由他们与杨强强商定。
满屋人听了中年人的一番话,大家惊诧起来,惊诧有四点:一,对中年人的年龄和姓名有怀疑,解放牌该近七十岁的人,怎么看上去不过四十多岁?还说自己的儿子都有四十岁了。二,他说是来认祖归宗,是磨盘寨人,这就更离谱了。从没听说过磨盘寨有人在外地打工发财当上了老板啊!是不是搞错了,磨盘寨这个地名在中国地盘上肯定不只一处,莫非是买面粉走进了石灰店,找错了地方?再说,认祖归宗,难道他还不知道祖宗在哪里?提起猪头到处乱跑,找不到庙门?
三,要来发展磨盘寨,要搞旅游?让人就更费解了,大家想:一个穷山寨,就些自然山和水,那儿有什么值得游玩的价值?可以值得发展的?他们是不是在说安慰话?当然不管你安慰不安慰,如果真是一个寨子的人,儿子拜寄娘,亲上加亲,可以来发展家乡。如果不是本寨人,那就胡子上挂霜,一吹了事,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也没什么了不起。
四,两个孩子都是消费者,要来帮扶杨强强,这更不值得可信。简直是叫花子怜悯相公,两个小孩两手空空看你怎么帮?真是坐着说话不腰疼。
姜还是老的辣,老支书扫视了堂屋一眼,和言悦色地对着中年人说:杨解放,请问,可以把身份证借给我看一看吗?对不起,我人老思想有点守旧……
好!大家都把身份证拿出来给老人家看一看,看看大家说的是不是与身份证上的名字相符,这是规矩!这是规矩!我还真忘了出示身份证,对不起大家了!中年人边说,边把身份证拿出来,随后向满屋子人行了一个鞠躬礼,表示歉意。
老支书、杨崧和杨松三人分别验证完五人身份证,大家一齐笑了,齐声说:是我们多虑了,没错,没错。
老支书打趣地对杨解放说:解放牌,你是1949年10月出生,怎么看上去才只有五十岁左右?这么年轻?
我打听过了,你老人家年过九旬还这么强健,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看上去也不过才是六十岁?这叫磨盘寨的遗传基因啊!杨解放风趣回答。
老支书笑了,满屋子人笑了!
老支书在笑声中拍了拍杨解放的肩膀,说:那你说是你是磨盘寨人,是来认祖归宗,这祖咋个认法,有什么依据?凭什么?天下磨盘寨不止一处啊!如果认错了咋办?
老人家,请放心,起码姓杨不会有错,你验证了身份证。至于父辈是不是你们寨子里的人,中国大陆上确实磨盘寨不只一个。但是,我认为,其他磨盘寨至少有四点不同:一是赤水河边只有一个磨盘寨。二是磨盘寨挨着猿猴场,红军四渡赤水时猿猴场是一个渡口。三呢,杨强强介绍的地形地貌,绿色风景和红色故事与父亲说的是一模一样。四嘛,杨憨替兄弟还债的事不但耳闻其事,今天还亲见其人,还能有假?这叫穿钉鞋,拄拐棍走路,十拿十稳。杨解放回答得有板有眼。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想先洗耳恭听你的依据何在,如何?老支书仍不放心,风趣地笑着说。
可以!完全可以!那就清听我父亲的一次讲话录音吧!杨解放说完话,叫儿子从提包中拿出录音机。杨继红听了父亲的话,像是早有准备一样,把一个轻便式多功能录音机往木桌上一放,手在按扭开关上一按,录音机里顿时播放出一个军人的讲话声。声音刚毅有力,语尾声颇有些磨盘寨人的地方口音。
强强哭诉救爹妈,介绍寨子说真话。
引来五人详核实,认祖归宗事不假。
播放录音村民听,难说听了不惊诧。
(编辑:黔州)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