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磨盘寨 第十二章 恨透川军泪滔滔 求救红军灭豺豹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何开纯    阅读次数:43681    发布时间:2021-08-10

公元193512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二师和九军团向赤水挺进,打算一师从赤水河右岸猿猴、葫市、旺隆直抵赤水城。二师从猿猴陛诏过河,经炳滩、风溪、复兴方向前进,形成对赤水县城包围之势。

杨心怀五人下山时,沿途有红军站哨,岗哨有流动岗哨,有相对固定岗哨。相对固定岗哨旁有一面军旗,旗帜为红色底子,横长大约五尺,直宽不足四尺,中间有黄色交叉的镰刀和斧头。左上方有黄色五角星,旗柄为白色,写着一行黑体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字样。杨心怀想:国军举的是青天白日旗,这旗帜与川军不一样,肯定是红军大部队。杨心怀五人正要上前向红军岗哨打招呼,对红军倾诉川军为非作歹时,一位大个子红军上前亲切地问道:老乡,请问,你们要到哪里去?要过河吗?我们也要过河。

问话的声音是外地口音,杨心怀五人听不懂,用手指着耳朵,用手摆了摆,说:我们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

大高个子见杨心怀听不懂他的话,带着五人来到河边,指着汹涌澎湃的赤水河,又是比,又是划,意思是红军要过赤水河,怎么办?杨心怀和大个子红军站着的河对岸是离猿猴场三公里的陛诏场。

这时,杨心怀五人似乎懂了红军大个子的大概意思,杨心怀也比划着说:行,我们有办法。脸上露出笑容。可是,由于语言不通,仍然无法进行深层次交谈,高个子不知道五人是哪里人,要去哪里?能不能真帮忙,是否真能给他们搭桥过河?五人呢,不知道红军会不会去山寨打川军。这时红军急,杨心怀也急,大家看着赤水河发呆。

赤水河是贵州省最大最长的一条河。贵州素不产盐,自古民生所需食盐全靠周边各省运入,东有淮盐、南有粤盐、西有滇盐、北有川盐。贵州多山,山高且险,道路崎岖难行,盐成了金贵之物斗米斤盐

川盐到贵州先水运,后陆运,有四条运输线。第一条,从泸州起经长江往上至纳溪进入永定河,至叙永城叫永岸。第二条,从泸州起至合江向南折入赤水河至仁怀县茅台村起岸叫仁岸。第三条,从泸州起经合江、江津,在重庆长江南岸进入綦江到桐梓县松坎起岸叫綦岸。第四条,从泸州起沿长江而下至涪陵县进入乌江至思南起岸称涪岸。

在这四大口岸中,仁岸最长,河面最宽,运输量最大。贵州三分之二的食盐都由此仁岸进入,居住在仁怀的张家以运盐发家,号称张百万

仁岸,虽然以当时的仁怀厅而命名,但起点是在四川的合江县城,从合江沿赤水河上游的盐,因船大载重多,到仁怀厅后,不能继续上行,要将食盐卸下,改由牯牛船装运。当时从合江运来的盐船,主要停泊在仁怀厅城东门外,与牯牛船在此过单(过单即船与船在河面上直接卸货转载)。盐船在赤水河仁怀厅的繁忙景象,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任仁怀直隶厅的同知陈熙晋有首诗这样写道:

东门沱下水鳞鳞,浦树沙鸥画不真。

邪许数声船舶岸,一篙犹带锦江春。

赤水河在未治理之前,只能通筏运。筏运就是用篾绳将木材或竹子扎成筏。筏运人执杆孤立于筏上,顺水驾筏而行,大筏多人,小筏一至二人。

赤水河公元1380年、公元1743年经明洪武十三年清乾隆八年整治后,盐运工具改为船运和陆运。船运的工具分牯牛船、麻叶舟、小河船、关刀船等多种船形,一律木质,桐油涂面。牯牛船又分大牯牛、中牯牛、小牯牛,船型基本相同,只是大小不同而已。牯牛船无舵、无帐。大牯牛船长72尺,中部宽12尺,前舱深4.5尺,后舱深5尺,载25吨,定员15名。中牯牛长64……定员15名。小牯牛长50……定员7名。

猿猴到丙安之间的河道水流湍急。陈熙晋有诗为证:

炳滩之下泻沄沄,十丈惊涛欲卷云。

触屿游鱼齐折尾,鳛流只让水犀军。

鳛流是过去称炳滩到仁怀厅城一段赤水河为鳛部水水犀军是指航行在赤水河上的盐运牯牛船。

炳滩到猿猴一段滩多山石嶙峋,陈熙晋有一首这样的诗说明河道之险。

滩滩欢喜是安流,大别小别愁复愁。

侬不愁风但愁水,郎船前月上猿猴。

诗中大别小别均为险滩名,受洪水和枯水的限制,两地之间行船需要10天左右,从仁怀厅到土城航道,长且滩多水险,各段船型载重量不同,上行时所需船员和纤夫也不相同,各段盐船所增船员和纤夫在各段自行招募。

陈熙晋有诗描述说:

盐船频更转运难,猿猴滩与二郎滩。

各依疆界招舟子,莫作瞿塘恶少看。

炳滩、猿猴、土城至二郎滩,河床狭窄、水流湍急,两岸怪石纵横,全靠纤夫拉着船才能上行。船呢,主要是牯牛船。牯牛船因船头、船尾怕浪高进水,船仓内翘得很高,像一头昂着头、翘着尾的牯牛。更因为船逆浪而行,船的阻力很大,纤夫像是拉着一头四脚立地、成蹲着形状的牯牛,故名牯牛船,有诗曰:

赤水河上牯牛船,翘头翘尾不上滩。

纤夫用尽吃奶力,一寸一尺往上攀。

纤夫,是专指以纤绳帮人拉船的人。船在河中逆行,全靠纤夫背着僵绳、屈着身子,在崎岖的纤道上一瘸一拐用力往前迈。纤夫很辛苦,在暮春、夏季、初秋气温暖和的季节,多为不穿衣服、光着身子拉纤。纤夫为什么要光着身子拉纤,原因有三:一是纤夫都是家庭贫困之人,光着脚,趴在地上,手在地上抓,脚成八字形,一步一步朝前蹬。如果穿上衣服,汗浸盐汲加上纤绳的磨损,衣服穿不了多久就会被磨烂。二是纤夫遇船磕碰在滩石上,随时都有可能下水去用手推,用肩或背拥动船身,时间上不容宽衣解带。三呢,如果穿上衣服,一会下水、一会上岸、一会湿、一会干,不仅不方便,而且还容易患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所以不如不穿衣服。纤夫的工作很苦程度,有首山歌唱道: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7548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