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独臂村医 第三章 独臂立志行医道,谋生济世定位高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何开纯    阅读次数:35766    发布时间:2021-09-19


雨后的黄昏,暴风骤雨肆虐后的大山,天空昏暗,地面一片狼藉。独臂从地上捡起一根齐腰高的木棍走在前面,山花一脚高、一脚矮,干一脚、湿一脚跟在后面。路上水珠和泪珠混在一起,谁也说不清楚地上是水珠多,还是泪珠多,天越走越黑,路越走越慢。

汪汪!汪汪,突然,一阵阵狗吠声,两条猎狗直扑独臂而来。独臂心想,你这没良心的畜牲乘人之危也来欺侮我,今天看我如何收拾你!

说时迟,那时快,独臂将手中木棍顺着声音方向一举一闪,一条猎狗汪!汪!哭丧着脸逃得远远的,另一条狗见状直往后直退。原来独臂和山花含泪下山,正好路过一户人家!

黄狗,不要咬!屋内发出男主人的声音。是谁呀?随着声音大门打开了。男主人端着一盏桐油灯,他看不清楚来人是谁,问道,你们是谁,天黑了还敢在山里走,不怕吗?快到屋里坐坐,要走,我这里有火把!

在民族村的大山里,晚上很少有人在山里行走,为什么呢?原因是“山恶”。“山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山上有野兽出没会咬吃活人,比如有熊、老虎时常出现。传说,曾经有一个人,被一只头大、尾巴短、四肢粗、脚掌宽、趾端带钩,长得像人一样的动物吃掉了。另一种说法就更玄了,传言有这样一则故事。

山下张道士上山为一家死人做道场,道场快要做结束时,山下有人传信说他的孩子患了急病,要他赶快回去,张道士听说后急急忙忙背起密背篼(用细篾条编成)就走。那时民族村里的道士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背篼,背篼里通常装着道袍、法宝、响器,甚至还装着施法所得之物,比如雄鸡、刀头之类。

当晚,天黑得像墨,张道士为了给自己壮胆,出门便念动咒语“出门经,出门经,出门头顶观世音,四大天王前引路,八大金刚护我身,大鬼捉来高吊起,小鬼捉来磨水吞。”

疑神有神,疑鬼有鬼,“咔嚓!咔嚓!”张道士没走多远,听见后面好像有声响,他回头一看,没人,没声音,树林里静得像阴朝地府一样。随后他又走起来,他一走声音又响起来,他走得快,声音响得快;他走得慢,声音响得慢;人停音静,人走声响。

张道士心想,难道今天晚上是遇上冤孽鬼了。他放下密背篼,咬破右手中指,将鲜血往四周一甩,十个手指在胸前挽来挽去,在空中画了几道符圈,右脚在地上一踏,随后口中又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水灵灵、火灵灵、日月二光显威灵,吾奉太上老君命令斩妖邪,何方妖魔挡我路,赶快退避十里林,如若不听吾师劝,休怪吾师不留情。

念毕,张道士壮着胆子又背起密背篼,不巧,刚一迈步,身后又传来响声。他回头一看,阴森森的山林像座阎王殿,他心想,会打不扎慌,会干不用忙。他又放下背篼,将火把放在地上,从密背篼里拿出令牌、剑刀,摆出一副掌教收妖的架式。只见道士令牌一挞,剑刀一舞,口中念道:今夜老君山里行,妖魔鬼怪退山林,若是不听老君话,大鬼捉来拦腰斩,小鬼捉来一口吞。

话是这么说,张道士心里还是有点悬,他认为邪法大如天有假,要不然怎么会露出这最后这一手呢。要说道士的法宝,令牌、剑刀算是至高无上的了,如果这招都不灵的话,今晚就是“和尚的脑壳,无法(发)了”。

火把放在地上,由于地上湿润,竹篾块火把渐渐熄灭。此时,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张道士怕火把熄灭被困在山林,他心一急,左手抓起地上的火把,背着密背篼,把令牌和剑刀拿在右手,意思是万一不行就舞剑前行,由令牌、宝剑开路。

张道士万万没想到,他刚迈出步子,身后又响起 “咔嚓”声音。这下,张道士浑身解数付之东流。他怕了,他瘫坐在地上,火把熄了,他脸色青白,断气了。

第二天,人们在张道士的密背篼后面发现吊有一块笋壳叶,估计是密背篼受抖动,笋壳叶在密背篼上撞击发出响声。但是,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总认为张道士是被恶鬼捉去了。从此,夜间再没有人敢在山里行走。

接待独臂和山花的这家男主人姓沈,叫沈钱,妻子姓周,叫周秀玲,两人年龄比山花大,女的是山花的族姐、男的是山花的姐哥。沈钱夫妇在山花家见过独臂,知道独臂是山花的丈夫。

沈大哥,大姐在家吗?山花问沈钱。

在家,在家,快到屋里坐,原来是妹子!沈钱边回答边把山花和独臂让进屋。周秀玲看见山花和独臂,热情地说,妹子,妹弟,你们吃晚饭没有?怎么夜半三更还在山里走?

山花和独臂早就饿得肚皮贴到背心了,山花听周秀玲这么一问,说,大姐,说来话长,别说晚饭,我们连中午饭都还没有吃……现在连家都没有了!

周秀玲听见山花说连中午饭都没有吃,连忙说,山花妹,还有饭,来,将就着吃,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打捞穿,有什么事饭吃了再说。

沈钱听清楚了山花说的话,他认为山花话中有话,说,山花,你怎么说连家都没有了?

大哥,妹子命好苦啊!……山花哭诉着把垮岩毁家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哥、大姐。

饭桌上,独臂只是埋头吃饭,阴沉着脸没说话。他心想,大哥、大姐还真靠得住,亲帮亲,邻帮邻,和尚帮着出家人。事到如今,恰当的话,等会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看看下步该怎么办。

沈钱见独臂没说话,停了一会,说,独臂老弟,你看这样行不行,一根田坎三截烂,凡事都要长起眼睛看。你们先在我家住一段时间,虫靠蠕动寻食,人凭劳动养身,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你看如何?

独臂听了沈大哥的话,认为这话说得有道理。他想,穷人想眼前,富人想来年,走一步瞧一步,看样子只能这样做了。

独臂说,好!大哥、大姐,不是豆渣粑,自家夸,我和你妹子有的是劳动力,从现在起,我们听你们的,只要有碗饭吃就行。要得,现在就暂时住在你们家,谢谢大哥大姐。

独臂下山遇到了热心肠的大哥大姐,真是瞌睡来了遇到枕头。

沈钱中午听人说独臂在码头上大显身手,救了陶三和周大娃。他原本有点不相信,因为他知道独臂十多年一直是一个呆子男人。沈钱听了独臂的回话,他觉得眼前的独臂和过去的独臂像是变了一个人,眼前的独臂神志清楚,说话有头有绪。他想,莫非这个“呆子”是装的,人言未必真,听话听三分,不妨问问再说。

沈钱沉默了一会儿,说,独臂老弟,听说你今天在码头上制服了几个烂账,又救活了周大娃,这事是真的吗?

独臂没加思索,爽快地回答说,我看不惯豪强霸占的人,见蛇不打三分罪,见恶不除反受累。其实我不想出手制他们,只是那几个小伙子太不像话了,不务正业,蛮不讲理,他们要致陶三于死地。至于周大娃,他属于休克,是假死。对这种假死,抢救的方法很多,今天只是条件有限,只好土法上马,没想到效果还好。其实,救周大娃不是我有什么高招,是那孩子身体素质好。

沈钱听完独臂的话,望着沉稳的独臂,心想,这是好事,这呆子总算有记忆力了,山花看来有依靠了。这独臂还真是“歪嘴巴吹得一口好唢呐,很有点歪才”。今后不如叫他摆个药摊,或者开个药铺,行医治病,如果是这样,他既可以为村民做好事又可以养家糊口,且不是一举两得。

沈钱端来一条板凳,坐在独臂身边,说,独臂老弟,你独臂劳动不方便,不如发挥你的特长,行医。你在我家或者住在码头上摆个药摊、开个药铺,妹子给你打下手,下辈子生活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你说这样行吗?

独臂想,久住讨人嫌,常来亲也疏,我独臂正适合行医,好,可以走这条路。

大哥,大姐,我实话实说,医术我懂是懂一些,可我手头半分钱都没有,两手空空,还望你们提携相帮,日后有饭吃有衣穿,兄弟绝不忘恩负义。

这个当然,不用你说,我们只要办得到的事,一定绝不推辞。如果你要摆摊开药铺,我们一定全力相帮,到那个山头唱那首歌。

周秀玲听了独臂和沈钱的对话,来了精神,她接着沈钱的话说,兄弟,不瞒你说,我们早就想有人在码头上开药铺了,如果五年前有医生开药铺,我父母亲肯定不会死得这么早。你想,我父亲是个石匠,平时身体比石头还硬。他得病不到一天,连药影子都没看见就死了,死的时候是什么病至今谁也不知道,才五十二岁啊!母亲呢?父亲一死,躺在床上三天三夜茶水不进,也死了。死因是气死,是病死,只有天才知道。

沈钱补充说,我听父亲说过,民族村从古至今,因为缺医少药,寿诞最长的算洪草药,因为他懂医,才活到六十岁,简直是人到六十古来稀啊!你想,我六个娃儿就死了四个,你说这山旮旯能有什么办法?

独臂想,同船渡河三分姻缘,既然山花的家里人救了我,来到民族村,现在生是民族村人,死是民族村鬼。干脆先立业谋生,养家糊口,然后再兴家,来个为民族村行医治病,我有利,村民有利。独臂咬了咬牙齿和嘴唇,心里吃下了在民族村行医治病的定心丸。

独臂知道,在人的相面上,人的眼睛、额头、牙齿和耳朵有四学堂之说。眼睛是官学堂,长得长而清澈,有官运。额头是禄学堂,额头平阔而长,有高寿。两颗门牙是内学堂,端正而紧密,会忠孝两全。耳朵是外学堂,如果生得丰满有光泽,说明此人聪慧过人。

独臂看着沈钱清澈有神的眼睛,宽阔的额头,端正的门牙,有光泽的耳廓,心想,相面这东西不能全信。论理,沈钱长得一副当官、高寿、忠孝、聪明的相,不足的只是身体瘦了些。俗话说,三十不起,四十不发,一辈子都是穷疙瘩。从现在来看,沈钱那儿有什么官可当啊!说他忠孝,聪明还有一定道理,唉!“五行八字命生成”全是宿命论!应该是环境决定命运才对!在这大山里,肩挑背驮,胖子也会变成瘦子,官人也会变成乞丐,哪里还有什么“相理”可言啊!

独臂又看了看周秀玲,周秀玲额短胸高,说话显得不顺畅,脸色蜡黄,一副病态。独臂心里说,要改变民族村难啊!吃饭,治病,养身,发财,样样都重要,可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治病的事,延长人的寿命,一个人命都没有了,长相再好有什么用?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高兴不如没病。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9987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