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志成问:“不知此剑何名,由何处寻得?”
李知县反问:“刘师爷没告诉你吗?”
古志成说:“我问他,他说不知道,让我来问你。”
李知县一听就明白刘师爷的用意了,不免心生感激。便说:“此剑非同寻常,名为七星龙渊剑。在我国古代十大名剑中排名第五。”接着便把此剑的来历,和寻求此剑的过程,向古志成做了详细介绍。
古志成听完,无限感激地说:“难得慧儒师太对我的垂爱。我应该亲自到静月庵去当面致谢。”
李知县说:“理应如此。”
古志成问:“你为什么选定八月十五成亲呢?”
李知县说:“八月十五成亲有什么不好吗?”
古志成说:“别的倒没什么,就是时间急了点。”
李知县说:“你还嫌急,我还嫌慢呢。若依我愿,今天就成亲才好呢,你干脆就别走了。”
古志成笑着问:“你干嘛这么着急呀?”
李知县说:“我干嘛不着急呀,我都等了二十三年了,能不着急吗?”
古志成说:“这么说,你从出生那天就等着成亲了?”
说完两个人都禁不住笑了。
李知县说:“我选择八月十五成亲另有深意。你想,这一天,家家过节。咱们俩在这天成亲,不是普天同庆吗。”
古志成说:“亏你想得出来。行了,你就耐心等待十八天接新娘吧。”说完给他一个娇羞而妩媚的微笑,便要告辞。
李知县说:“干嘛这么着急走啊?我还有话没说完呢。”
古志成说:“志远兄,有什么话请说吧。”
李知县说:“我就是想问问志成妹在成亲前还有什么要求?”
古志成说:“我的要求不是早就和你说过了吗。”
李知县问:“你什么时候和我说了,和我说啥了?”
古志成说:“难道你忘了,我不是说‘你得保证永远要做一个清正廉明为民作主的好官’吗。”
李知县说:“这话我是永远也不会忘的。我问的是在成亲前你还想不想要点什么?”
古志成一听他问这个,便笑着说:“我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就怕你给不了。”
李知县说:“有什么给不了的,想要什么你尽管说,我一定尽量办到。”
古志成说:“你可要听好,我要在你我两地之间,金砖铺地三尺深,一步一棵摇钱树,两步两个聚宝盆。摇钱树旁拴金马,聚宝盆中长金人。再用蜻蜓翅膀做个红大袄,用蚂蚱翅膀做个绿罗裙。怎么样,志远兄,能办到吗?”
李知县听完哈哈一笑说:“好你个志成妹,怎么和我开如此玩笑?”
古志成问:“志远兄,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李知县说:“当然明白,你的意思是什么也不想要。”
古志成说:“志远兄高明。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李知县说:“当然还有,我想问问,你方才那套嗑是自己想的还是从哪学来的?”
古志成说:“我可没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那是宋朝皇帝想娶杨八姐为妃时,佘太君向皇帝要的彩礼。”
李知县问:“你为什么用这套嗑对付我呢?”
古志成说:“其实,你问我想要什么东西,我就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知县问:“此话怎讲?”
古志成说:“你明知道我不想要什么东西,故意没话找话,其目的不就是想让我在你这多呆一会吗。”
李知县一听笑着说:“好一个善解人意的丫头,既然你明白我的意思,还想马上就走吗?”
古志成说:“志远兄如此一问,我还怎么好意思马上就走。行了,我在这吃完午饭再走吧,”
李知县一听高兴地说:“多谢志成妹!”
古志成说:“你先别谢,我虽然不要彩礼,但迎亲时我却有要求,看你能不能满足。”
李知县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
古志成从怀中拿出一张纸说:“你看看这个,我的要求都在这上面写着呢。”
李知县把纸接过来一看,还没等李知县说话,古志成便问:“志远兄,为难了吧?”
李知县急忙说:“不,请志成妹放心,既然你有要求,我定然是有求必应,遵令照办。”
古志成吃完午饭离开县衙后,李知县立即把刘师爷找来说:“师爷,这个丫头又出新花样了,没办法,还得拜托你帮助办一办。”
刘师爷问:“又出什么新花样了?”
李知县把纸递给他说:“你看看这个。”
刘师爷看完说:“我的天,这丫头可真能独出心裁,别的都好说,选十八名四尺高童男,十八名四尺高童女,这还真得费些工夫。”
李知县说:“还有十八天时间,只好烦请师爷辛苦了。”
古志成和李知县吃完午饭回到家就急忙换了一身女装,拿起七星龙渊剑,立即前往静月庵去拜见慧儒师太。当小尼姑把她领到慧儒师太居室后,她一进屋便深施一礼说:“晚辈拜见师太前辈。”
慧儒师太一看进来的姑娘手里拿着七星龙渊剑就全明白了。立即站起来笑着说:“姑娘不要客气。你一定就古志成女侠吧?”
古志成说:“晚辈正是古志成。特意前来拜谢师太赠剑的深恩厚谊。”
慧儒师太说:“来,快坐下说话。”有尼姑献上茶来。
古志成说:“李知县把情况都和我说了。志成何德何能,得到师太如此垂爱,既无限感激,又甚感荣幸。”
慧儒师太说:“说起来这也是缘分。我正想为此宝剑找一个理想的传人,李知县就来了。他说想用此剑赠给一个立有大功的少女。我问他,此女是何人?他就提起你来了。并告诉我你是古飞龙的孙女兼弟子。我想,这不正是我要为此剑寻找的传人吗。说实话,这把宝剑能交到你手,我是非常高兴的。”
(编辑:黔州)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