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于是宗同意了卢携的建议,不接受义军归降。田令孜一看卢携要抢了头功,心想就这么便宜这个高骈,你想抢头功是吧,我让你抢不成。果然像义军的谋士们所意料的一样,田令孜开始千方百计使难高骈,让卢携的头功化为泡影。一日高骈率军途经一县想要筹集点粮草,让兵士对城上守军叫喊:“高将军奉旨沿途征粮剿灭黄贼,希望你们能够解囊相助,给我们一点粮食。”城上守将估计是走田令孜路子的门徒,回答道:“朝廷令我们固守,我们的粮草也支撑不了几天啦,请将军谅解自己想办法吧。”高骈一看这架势不行,眼下保住实力最要紧,不能奋力死战,自己一旦和黄巢的这帮亡命之徒交手,恐怕隔岸观火的人很多,说不定自己白白搭上性命。黄巢确实也很聪明,一会而送降书,一会而又反叛,反复无常迷惑朝廷,并趁朝廷内部闹不团结的时机,突然率领主力军10万之众南下,攻占福建之后下广东,占领朝廷防守的薄弱环节,等待机会再战。
在此期间朱温兄弟二人一直随黄巢大军转战南北,他出众的军事才能逐渐显现,这时他已经被任命为军中的军校。虽然当上校官,可是军饷少得可怜,喝酒吃肉的开销没经费来源,估计一路上抢劫掠货,强占民女的事情也没少干。
879年黄巢的军队攻打广州城,义军们冒着如雨点一般的箭矢奋勇向前冲锋,朱温率领骑兵冲在最前面,突然一支流箭射中了二哥朱存的胸部,朱存应声落马倒在地上,由于失去了防御能力不断有流箭射中身体的其他部位。朱温撕心肺裂的大声呼喊:“二哥,二哥,”并下马来扶起二哥查看伤势。朱存知道自己的伤势过重,只得向朱温交代后事:
“啊三,咱爹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我们兄弟长大不容易,我估计是不行了。你胸怀大志、谋略过人,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唯有过于急躁、残忍杀戮的毛病要改。我死后你要好好侍奉母亲,并照顾好我的儿子朱友宁和朱友伦,把他们抚养成人,二哥拜托你了。大哥为了这个家也非常辛苦,若是日后你发达了要好好报答他。”
朱温和二哥从小感情深厚,转战南北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看到二哥倒下伤心不已:“二哥你别乱说,好好养伤,打完这一仗我就和你回一趟家看看咱母亲,”说完翻身上马继续冲锋。
等到攻陷广州城之后,朱温来到伤兵营看望二哥,二哥已经断气多时,士卒们只等待朱温回来看他最后一眼,之后就地简单安葬在一个小山头,面朝北方远眺家乡砀山。山上长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迎风飞舞,远处还不时传来乌鸦有些凄惨的叫声,凄凉无比。朱温在站埋葬二哥的土堆前沉默了许久,一边回忆起和二哥小时候的故事,上山打猎去宋州卖猎物的过往,出生入死的经历,一边想念自己劳累的母亲,终于留下了悲伤的泪水,然后悄悄离去。战争是残酷的,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朱温擦干眼泪之后继续随大军作战。
进入广州城之后,黄巢大军来到广州湾一看,哇,这回可要发大财了。唐王朝鼎盛时期以来,各国商船在广州湾来来往往,好不繁荣。许多外国人在这里居住经营了上百年,家财万贯,可能这些外国人在想,你们大唐内部要打就打个够,我只管做我的生意不妨。黄巢哪里管这些,一声令下抢劫去。当士卒们像恶狼一般扑过来的时候,有些讲英语的老外被吓懵了,口中不停的念:“NO—NO—NO。”士卒们听不懂老外在讲些什么,手举钢刀叫喊:“NO什么NO,快点把钱拿出来。”顿时广州湾变成了地狱湾, 波斯人、阿拉伯人、东欧来的罗马帝国人,10万尸体被抛入大海喂鱼去,鲜血染红了海水。
黄巢发了一笔大横财,这回可有资本了,抢劫这一次起码够半年开支,也有钱去活动那些贪财的朝廷重臣了。于是召集众将领升帐议事,这时朱温已经有机会到帐前听令,有谋士建言:“我军之前在江淮作战,不重注严明军容军纪,私下抢劫掠货、伤害百姓的事没少发生,甚至有强占民女的情况,影响我军在百姓心目中的声望,望将军下令禁止。”黄巢也是读书人,岂能不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他叹息道:“是啊!可是我们起事之初,一无粮食,二无军饷,如果我严加约束弟兄们,那他们只能一边喝西北风一边去打仗,早就散了。不过现在我们有钱了,以前的事不能再干。我们不仅要拿这笔钱奖给将士们,还要拿出一部分去分化瓦解朝廷内部贪财的官员,成就大业。”
于是下令收缴地方土豪的资产充当军饷,普通百姓的财物一律不许掠夺,违令者斩无赦,并对军队进行了整编,宣布了一系列严明的军令,战斗力大大提高。从这一点来看,不得不说黄巢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当局势不利的时候果断放弃江淮一带,转战朝廷军队防守相对薄弱的南方,养精蓄锐再战。
朱温回到军营向兵士们宣布军令:“弟兄们,黄王说了,现在我们有钱啦,以后不能再干那些掠夺百姓财物的事情了,以前我们干的那些勾当就此一笔勾销,今后谁要违抗军令就地正法,斩无赦。”
当年十月,得到休整和后勤补充的义军再次挥师直指中原,朝廷的军队自黄巢叛军南下之后,不仅产生松懈了心理,而且新一轮内部斗争又开始,协调作战能力大不如前。贿赂的主要对象首先就是高骈,此时他仍然手握重兵,是朝廷消灭义军所倚重的主要力量,如果他用心打仗义军根本不是对手。于是黄巢派来的使者带上大量金银珠宝去见他:
“高将军手握重兵,您的才能堪比当年的韩信,早就被田令孜等人猜忌。只要你灭掉义军,您的命运也将和韩信死在娘们吕后的手上一样,迟早被阉货田令孜毒害,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相信你一定明白。”
高骈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想想田令孜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恐怕消灭完义军的日期,就是自己的死期,不如拖起慢慢打还有钱挣。在义军回到中原战场之后,高骈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不过只是隔空喊话,不愿和义军正面交战。解除实力最强威胁最大的高骈之后,义军攻击州县的地方军队根本不在话下,一路势如破竹,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同时对百姓又秋毫无犯,并不断招募青壮年充实军中,战斗力日益强盛。
遗憾的是王仙芝和黄巢的起义大军最终没有直接推翻唐王朝,但是却深深撼动了它的统治基础,他们二人当然不是唐朝灭亡的最终获利者,而是成为了最终获利者的垫脚石。在此之前几次农民起义事件都是这样的结局,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最终刘邦当上皇帝建立汉朝;汉朝末年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最终曹操、孙权、刘备获利。因为王仙芝和黄巢仍然逃不过许多农民起义军的历史规律,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目标,开始的时候形势一片大好红红火火,取得一点成就之后就开始飘飘然贪图享乐,最后拿自己的小命给别人获得荣华富贵、粉黛佳丽当嫁妆。好比现在的一些拆迁暴发户,一夜之间得到一大笔资金,把控不好开始大吃大喝,这里搞投资那里搞项目,出门的时候别人叫他这样老总那样老总,好不威风,过不了几天钱花光成为皮泡脸肿。
此时朱温一路杀来因为屡建军功,随着义军队伍不断扩充,他已经被任命为将官,手底下开始有自己的文臣武将,之前那些和他一起晚上去抢劫的土匪弟兄们开始安排在各个位置,原来在萧县认识的一些顽皮伙伴也纷纷来投奔他的帐下,朱珍、庞师古就是这个时候来投奔他的,不过得先从小兵当起,一步步成为掌管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这其实也是朱温的高明之处,有些人一旦开始有点自己的天地就把持不住,只要是以前的难兄难弟们来投奔,管他是猪是狗先安一个重要位置给他再说,结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个时候的朱温已经开始思考和积累治军的方略,并不断结交军中的贤能谋士,他把一点看得很重要,以致雄霸一方之后求贤若渴,最终成就帝业,成为这起造反事件的最后获利者。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