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摽有梅,倾筐堲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兮。”*
如一个时代
精神品序的讐校,作为历史的迁客,
未及揖别,你已走散在
那寂寞的“驿外断桥边”。
再不闻,双鹤起舞的风歌;
再不现,素梅疏影的绝句。
那支胆气凌峰的剑梅,也凋落在
帝王心术,阴深塌陷的帷侧。
——功艮而身死,引多少
士林丹青惋涕。古有训:
邦有道,危言危行;
邦无道,危行言孙。——只因梅骨
冰姿难摧,任他星汉争灿、恶风排浪如山,
不改吾山林节色。
7
2017年,旧历年最后的曦光
正破开都市摧压的雾瘴。
未敢惊扰的夕兽,嗅探着
没有归乡的檐下,遥递奠念的贡香。
我缓缓打开,又合上
这页展叙的梅谱。厅前的束梅
仍未凋残,虽散去了馨香。
如旧日子,抱哺着记忆的枝桠,
展卷为一幅
守岁来年的,新《墨梅图》。
——而之子何从?
那超出尘霾的
青云和重光之上,是否
你终于挥诀了尘世的惦念,和嘈嚷
——是否,那不会凋残的梅华
供养着你不再忍寒的
天上、人间——
“清泉白石自愉怡,
哪信人间宦途好。
逍遥偶尔穷外观,
之子已在青云端。”
*此处所引《诗经.摽有梅》之梅,非为观赏之梅,乃借其境意,妄引于此。
《江上行:夏完淳诔》
——《诗人传》之“夏存古”
1
再次,途径这荒囹的松江,散去了
闲庭蹁跹,而我的躯骨
也委身这枷板驱徙的苦役。
耳边,是江风喑暗的低吹,山林
仿佛也随之沉渊落水,这爿熟悉的水地
此时,多象一场独自的圆寂。
——就这样,如命运的飘萍,南都
山河不再,哪里,寻一方濯缨的阔水,哪里
有一方安塌的侍阶,围筑
我们流落无地的“适寝”。四周,
是被禁声的吐呐,如南都城头
才被扑杀的磷火。只有夹岸的香樟
和我的心底一道,稀疏地垂拱,
如王朝的私礼监官,打扫、伺侍着
一个帝国披麻素服的终临。
2
我的双手紧锢,无法拳抱。江面,
也如寿终前的斋戒,再没有往日的嘈闹。
我只能默然向北,平望,故国的昊天——那里
有烈王失位的英灵,那里
飘动着父辈的灵旗,和招魂的冠衣。
“父兮吾父,育我生骨。”我生当弱龄,
命运,却在在与水结缘。那年,松江失役,
父亲就是这样自沉于崧塘。那时,塘水浅搁,
父亲拼力自淹,直到死去,背夹依然冰冷,而未湿
——来不及,行士人的俨冠敛袂,他就这样
趋身向死,脱下山河悲怆的故衣,换上
水的新服。——这场艰难俟绝的属纩
如一首用行动,为后人笺正灵魂的《绝命词》:
“中兴望杳,何忍长存。修身俟死,敬励后人。”
3
那年,北都变闻,父亲带着我
毁家倡义,南渡扬州。那时,弘光初立,
而道邻威武。江上旌旗卷舒,
中兴北复的远计,可堪近觑。
然“镐京再兴,宫邻金虎;
内忧外患,交至而溃。”苏州城头义师方还,
松江渡口又添佞贼。而那年,松江沦陷,江上
劫火乘风,吞没着南国残缺的槁骨——
那江心飘摇的哀恸和嫠妇的历唤,如今
依然令人“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几后,
幾社流散,先师遁迹。
而父亲同我一道,避地寸壤的曹溪。
父亲早年心系文学,德崇名士,
然其砥砺结社,非为坐享清议:国步将倾,
文章镞厉,而奇节乃著。尝作《幸存录》,
道尽北国末造“贤奸进退、虏寇始末、兵食源流”,
其承敝通变,警厉后世之心,可堪士君子之恺悌。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