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过去,《洗衣歌》在各地传唱,演出后反响十分强烈。《洗衣歌》的演出在军队内外蔚然成风,作品还被朝鲜、阿尔巴尼亚和许多与中国友好国家也跟着排练、传唱。
从此,《洗衣歌》在中华音乐殿堂里成为永远的经典,备受国内外人喜爱,同时也成为了连接五洲四海友谊的象征和桥梁。
三、经受考验 无怨无悔
他在创作的同时,还为电影《农奴》作曲,成为了当时部队屈指可数的青年作曲家。然而,在那个年代,命运多舛的罗念一却还是一波三折,又因为一些小事,不得不忍痛割爱,还是离开部队。他被下放到曲水县,干的活路是白天上山放羊,在那样的岁月里,他还是一颗火红的心,时常在夜晚创作,走村入户,喝酥油茶、吃糌粑、仿佛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藏民。他吃苦耐劳,脏活、累活、重活都抢重干,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话,跳起了热情的锅庄,放开歌喉唱民歌,真正与藏民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时至今日,成都军区政治部、藏族才旦卓玛女歌唱家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罗念一是最受西藏人民群众欢迎的作曲家”。在西藏,无论是藏民,军人,没有一个不会唱《洗衣歌》,人们又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
1968年,罗念一再次被部队安排复员,罗念一老家的合江县的当地领导拍着胸脯说:“罗念一这个人我很了解,他父亲的事与他无关,他早己到部队。”并且接收他复员。这时,罗念一的命运又从天空跌入低谷。突然间,一位偶然神奇般地出现,又一次重新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拥护、爱戴的周恩来总理。有一天,敬爱的周总理因接待到中国来访问的民主柬埔塞西哈努克亲王,需办一台大型的文娱晚会,他正专心志致地审查从总政歌舞团送来的一份节目单时,却突然发现没有《洗衣歌》,他便问道:“怎么没有《洗衣歌》,工作人员答道:“作者有问题?”“什么?作者有问题?周总理当即指示:“《洗衣歌》是很好的嘛!格调高雅,是一部健康向上的歌舞剧,它歌颂了军民团结,歌颂了藏汉团结,以后要多出类似的作品,春晚的节目一定要上《洗衣歌》。”
于是,一道命令又飞快地从西藏军区传到合江,罗念一又马上穿上军装进京排练歌舞剧《洗衣歌》,也许周总理并不认识罗念一,但《洗衣歌》歌舞剧却早己深入人心,同时也表达了周总理对《洗衣歌》的钟情。罗念一在部队反复几进几出的,他万千思绪。
1979年,罗念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为西藏和平解放30周年创作了《雪域之恋》。笫二年,戎马生涯40多年的他,应当时西藏民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伍精华的邀请,在原军区领导的劝慰下,转业到了西藏自治区任专职常委,可是,这对于当年鸿鹄之志哉的罗念一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而且又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最终才不得不脱下心爱的军装,离开了火热的军营。
执着的追求成就了他执着的人生,在另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上的罗念一在工作之余壮心不己,笔耕不止,成绩斐然,为电影《布达拉宫秘史》,《远方的课堂》谱写了曲,《纳木湖情歌》,《圣城之夜》……
四、故乡情 赤子心
1993年,罗念一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赤水,为回馈故乡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决心在赤水举办一台《名河颂》音乐会,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当地政府和亲人。于是,他的这一举动立即得到了积极响应。赤水市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首先从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持,遵义市委、政府、贵州省委、政府同时也希望办好这台具有高质量歌颂赤水革命老区《名河颂》音乐会。
赤水市直机关、团体、赤天化等数十家企业踊跃选拔有文艺细胞的人才参加《名河颂》音乐会的排练。演员阵容强大,有200人组成的合唱团和60多人的乐队。大提琴、小提琴、二胡、萨克斯、长号、小号、长笛、短笛、扬琴等民乐、管乐演奏。合唱、联唱、独唱、舞蹈等表演形式,演出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罗念一在赤水期间,先后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风溪山水》《月亮出来两头尖》《故乡的茉莉》《为丰收去拼搏》《赤水河,您听到了吗?》等歌颂赤水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激发了赤水作者创作音乐的热情,涌现了一大批音乐作者创作参与了《名河颂》音乐会的演出。
五月的赤水鲜花盖山,黔北明珠的赤水市《名河颂》音乐会活动开展以来,由于声势浩大,毗邻沿赤水河流域的10多个县市都选拔有演员来参与其中,座落在赤水市香樟林公园的老年活动中心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赤水的歌声飞扬,今日的赤水物阜年丰,前程似锦。
在赤水市老年活动中心排练大厅,当年罗念一老师己是近花甲之年的老人,而他老当益壮,演员们的热情使他废寝忘食,时常将节目排练到深夜才回到他下榻的宾馆休息。由于在这台音乐会的工作中,我每天都要与他打交道,久而久之,从相识到了熟识的程度。一天,我突发奇想,我就对他说决意要采访他。他谦虚地摆了摆手说:“没有什么好采访的,有生之年,有幸回到生我养我养我的故乡赤水,为家乡人民尽绵薄之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顺着他的话茬,采访在谈笑风声中进行。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