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师傅一方面对王定山心生同情,另一方面又怕王定山还会遭到什么不测,只好在县城亲自为王定山治伤。用师傅的话来说,于公,无愧道义。于私,无愧自己。第二天,师傅亲自把王定山送回石顶山。
王定山比师傅大8岁,那年师傅30岁,因为师傅小,大家都是本姓,叫王定山是大哥。
伤好后,王定山决意要下山寻仇,要么要回虎皮,要么向县长要回五锭银子。
师傅见多识广,当然不同意。他说:
烧红的铁条不能摸。除了生存,什么都是小事,过去的纠葛,全是故事。你怎么不好好想想:怎么认定虎皮就在县衙?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说话得罪人,县长别说没买虎皮,就是买了又能怎么样?他能承认吗?有理不能不饶人啊!县衙就是阎王殿,阎王不嫌鬼瘦,去多少,它要多少啊!依我看,黑眉人明摆着设的是强买强卖,不行就过抢的局。你怎么没见那个黑眉人和那帮年轻人可疑吗?这叫官匪勾结啊!现在你去找谁?能找到谁?古人说过,善恶到头终有报,天阴总有天晴时,等着吧!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依我看,不如从长计议,兄弟愿帮大哥一把,把赤水、合江、叙永三县劳苦大众,尤其是把苗族同胞组织起来,扭成一股绳,用武术护寨,用手艺富家。俗话说:一人一条心,穷断背梁筋;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自家苗族人富了!强了!一切都好说……
王定山认为我师傅不是一位平凡之人,自己看到的是芝麻,师傅看到的是西瓜,非常高兴师傅帮助他、帮助石顶山人、帮助三县苗族干人……
苗迁祠是纪念祠、凝心祠,也是传艺祠。师傅亲自设计,亲自指挥修建,所需资金全部来源于他的行医收入。大恩不言谢!由于师傅全心全意为三县苗迁后裔办事,被公推为祠长。
师傅说: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独处,静者生智,智者无忧。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合不相为友。
师傅不相信佛教,不念经、不烧香、不拜佛,因为他不信神、不信佛,自然不穿佛装。他有文化,知时局,只穿中山服,因为中山服是时装,是国服。
他还说: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放着倭寇不驱除,中国人打中国人,这哪里还是人民的国家啊?
师傅以祠长身份修身养性,与世隔绝,他认为:
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修行。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嗯!老牛的肉有骨头,老人的话有听头。他的话耐人寻味,今年应该是古稀年龄。
……
师傅知道我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后曾经对我说:
中国共产党赤水河党支部,最好在石顶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组织武装起义,用游击战拖住敌人对中央红军的围追堵截……
老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是正确的。共产党只能用武装才能夺取政权,石顶山成立游击队,因为人少,力量弱,只能靠用打游击的战略战术拖住敌人……起义时,千万要保密,保密就是保命……起义之后,大家还要坚定信心,人生没有回头路,只有大路小路、直路弯路、山路水路、上坡路、下坡路,每条路都不规则,有的路要用脚走,有的路要用心走,绊住脚的不是荆棘和石头,而是心。
老人不讲古,后人没个谱;老人发一言,后人记十年。师傅对我说的话,至今记忆犹新。
王老五说到这里,端起桌上的茶碗,半碗茶一饮而尽,脸上露出微笑,接着又说:
雷明,我师傅虽然身居深山,看似一名平凡祠长,实际上,博古通今,大智大勇,深藏绝技,此生有这样的师傅,是我三生有幸。快刀不磨是块铁,我和黄英被师傅收养,教给我们生存本领,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是种缘分!
谈到石顶山游击队的建立,王老五显得更加兴致勃勃,说:
目前,石顶山游击队的武装力量筹备很顺利,韩天明在桂梨园附近,以教私塾的身份领导整个工作……已经有了两名得力的军事人才。一名是郑诚生,云南省彝良县人,少年从军,曾在国军部队担任过营长,英勇善战,很有军事指挥才能。另一名是王显彰,四川合江县五通乡人,合江县城防局五通乡精选队队长。两人都是中共党员,武功过人,胆识也过人,是两员虎将。目前,石顶山已经有长短枪上百支,加上鸟枪一百多支,组建一个连的兵力不成问题……
雷明听完王老五的话,信心满满地说:
五哥!我记得川南师范的老师给我说过这样两句话:
人生,就像一只蝴蝶,没有破茧的勇气,哪来飞舞的美丽?生活,就像一只蜜蜂,没有勤劳和努力,哪来生活的甜蜜?
鸟贵有翅,人贵有志。我决定和黄英一起上石顶山!请五哥先向组织汇报一下,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岗……
王老五和雷明情同手足、屈膝长谈、彻夜未眠。
第二天,王老五和8名游击队员在雷明父亲的掩护下,以船工的身份乘船离开了复兴场。
……
公元1935年2月20日,农历乙亥年正月十七日。这天,石顶山雪后天晴,娇艳的朝阳从东方群山中跳了出来,阳光照在雪山上,一个发亮的银色世界。落光了的树枝上,挂满亮晶晶的银条;矮树丛中,盖满厚厚的积雪,远远看去,有的像白熊,有的像白象,还有的像白虎……
中午时分,苗迁祠石梯前,稀稀疏疏来了几名外地人,有的包头巾,有的穿棉袄,还有的扎腰带、拄木棍,一个个艰难地往山顶爬,看上去仿佛苗迁祠要举办一次祠会。
麻黄甘草喜相逢,祠堂虎皮原因说。
麻黄茶馆讲故事,大黄师傅壮胆略。
两人分手又如何?请听下章作叙述。
(编辑:黔州)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