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冠萃林业创立“山拾令”品牌,寓意为时令山珍从林间到身边。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严格管控品质。鲜品食用菌原产地采摘航空直发,24小时内直达运输各地;干品食用菌无硫烘干,天然无添加;供应高质量、特色农产品,打造赤水名片,成为竹荪行业突出品牌,展现了较强的竞争力。线上线下合作同步进行营销,线下与批发市场、商超、餐饮店、知名品牌合作;线上利用抖音电商直播平台销售,小红书、公众号等多平台营销推广,得到市场与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产品畅销毗邻周边城市、各大型超市、各类大餐厅、大酒店、高收入人群、全国一线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的白领阶层。企业文化与理念冠萃林业以“诚信、创新、协作、共赢”为企业宗旨,倡导“以人为本、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管理方针,恪守“安全、团结、务实”的经营理念。
三、科学技术为乡村企业振兴发展增活力
该公司践行以农林为本、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坚持与竹农共同富裕为导向,坚守惠农、生态、合作的原则,确保以农业、林业现代化为发展目标,秉承诚信至上、质量为先的态度,共同构建企业与竹农走向富裕、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加强管理团队与人才队伍的建设,公司穆总秉承诚信经营、与农共同致富的初心,带领当地竹农及高学历青年共商种植仿野生红托竹荪事宜。目前公司拥有技术顾问专家团队共7人。技术总顾问阳旭老师是领军人物,从事织金红托竹荪栽培技术的研究已有37年,其他从事食用菌研究、红托竹荪种植技术研究等6位专家;种植管理团队共6人。
自2015年起从事竹荪行业以来,该公司拥有丰富的食用菌种植经验。7名骨干技术员,负责基地日常管理。形成“传帮带”模式,带动更多的林农种植;营销团队共2O人左右,负责线上线下销售与品牌推广,打造乡土特色“山拾令”品牌。营销团队都是高学历、朝气蓬勃的年青人,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企业发展不忘带领当地竹农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现目前公司用工多是当地的贫困户、低保户、迁搬户、监测户、守留妇女、残疾人的家人、以及在家留守的妇女和老人占90%以上,在大同竹荪基地务工的村民就有200多人,冠萃林业企业落地,发展是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中可持续发展的阳光产业。此外,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关爱残疾人事业、解决工作岗位、每蓬节假日公司党小组开展慰问残疾、孤寡老人,参与公共设施建设的各项活动。改善竹农林区道路,增加新型运输设备单轨,山地式履带运输机设施,为竹农运输竹原料、发展竹产业、出行、建房、致富创造了先决条件。实现“以竹惠农、以竹强农、以竹富农”中加快乡村振兴的繁荣和发展。
坚持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推进林地流转的步伐,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流转3万亩以上,预计建设11座料场,综合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其中,竹原料年供应6万吨以上,年产有机红托竹荪100万斤以上;红托竹荪按品级零售价不同,按照2023年销售产值预算,2024年年产值可实现1500万元,利润可达300万元。
公司在开拓、创新、研发中不断发展,在良好运作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现与赤水市官渡镇合作,建设占地达20,000㎡,约120个大棚,预计2025年可完工投入种植。在2027年,努力实现种植红托竹荪1000亩,将带动林农散户种植4000亩,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2200人,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引领带动赤水市发展3万亩林下经济为目标,年产值可达10亿元。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成为菌棒生产、基地种植、成品收购、贮存加工、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龙头公司,拓展业务范围,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品牌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赤水历来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传承红色文化和绿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在乡村振兴中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产业发展中共建共享,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好了“原生态,卖好原生态”这张牌,走上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徐彦军教授说,赤水竹木下仿野生红托竹荪前景广阔,现己初具雏形,前景广阔。赤水很适应红托竹荪的种植,尤其是营养价值高,含多种维生素,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功效。根据现代医学表明:赤水仿野生红托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在当今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今天,是一道营养健康的美食。无论是干品、鲜品它不仅气息清香、肉质肥厚、口感滑嫩、细腻可口,价格在市场上稳中有增。
该企业在今年6月28日采集的竹荪蛋,己经交给了贵州大学,对成功分离菌株进行培养,准备开发耐高温的野生红托竹荪菌种,找到适宜赤水高温的菌种,正在实验试种的过程中。最终做好品种登记和知识产权申报,向着获得耐高温且产量高的种子目标而研发。
赤水市冠萃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加快发展和抢抓机遇,努力实现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追求卓越、无公害、绿色、生态、有机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认证的道路上再展雄风,再创辉煌。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