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人生如梦
万象如棋,百代光阴,大梦一场。
看青春意气,敢追赤日;壮年肝胆,欲架虹梁。
莫效扬州,休贪美梦,竹篓空提月满江。
须参透,这浮生似露,聚散无常。
惊回午夜彷徨,记梦里潸然泪几行。
纵霜欺两鬓,犹存剑魄;尘蒙双脚,不损诗肠。
半解灵均,半师阮籍,醉醒由心自主张。
抬望眼,见重云裂处,初旭煌煌。
赏析:
这首《沁园春·人生如梦》以宏阔的时空视角开篇,将人生比作一场大梦,在棋局般的万象变迁中展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词人通过青春壮年与暮年感悟的对比,构建出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最终在超脱与坚守中寻得精神归宿。
上阕以"万象如棋"的宇宙观统领全篇,"敢追赤日""欲架虹梁"的豪迈意象,展现少年锐气。笔锋突转至"竹篓空提"的禅意画面,用"月满江"的空明之境暗喻求而不得的人生常态。"浮生似露"的譬喻,既承续东坡"人生如梦"的哲思,又融入佛家"无常"观,形成双重意境叠加。
下阕"午夜彷徨"与"梦里潸然"构成现实与梦境的互文,而"剑魄""诗肠"的刚柔并置,凸显词人历尽沧桑不改其志的坚韧。"半解灵均,半师阮籍"的自我剖白,巧妙糅合屈原的执着与阮籍的佯狂,展现出入世出世间的精神挣扎。结句"重云裂处"的曙光意象,既是对李白"长风破浪"的化用,又暗含陆游"柳暗花明"的转折意味,在压抑中迸发希望。
全词以"梦"为眼,熔铸庄子齐物、屈子离骚、魏晋风度于一炉。对仗处如"霜欺两鬓"与"尘蒙双脚",工稳中见筋骨;用典时若"扬州梦"与"灵均阮籍",浑然无迹。最终以煌煌旭日收束,恰似王静安所言"蓦然回首"之境,在参透无常后,反得生命的澄明与昂扬。
◎沁园春•人生如松
崖隙蟠根,雪淬寒针,涛铸铁躯。
任千钧压顶,脊梁不曲;九霄震地,鳞甲难枯。
寒暑修篁,阴阳炼节,撑破苍云作帐庐。
凝眸际,见虬枝戟指,裂雾擎朱。
平生耻竞芳蕖,抱孤直、长青自廓如。
纵冰封石坼,心泉仍涌;风砭霜斫,骨韵长舒。
立地涵星,摩天漱月,暗把山魂化髓储。
抬望处,恰松涛泼墨,狂写天书!
赏析:
这首《沁园春·人生如松》以松喻人,将自然意象与人格精神高度融合,塑造出一个刚劲不屈、孤直超拔的士人形象。全词以铁画银钩的笔力,在松树的物性描写中灌注深沉的生命哲思,形成气象峥嵘的审美境界。
上阕开篇即以"蟠根""铁躯"等金石意象奠定雄浑基调,"雪淬寒针"四字凝练如铸,既写松针之锐利,又暗喻人格的淬炼。动词"撑破"极具爆发力,与"裂雾擎朱"的视觉冲击相呼应,化用韩愈"山石荦确"的硬语盘空,又得李贺"黑云压城"的奇崛气象。鳞甲、虬枝等物象选择,暗含龙蛇之喻,赋予劲松以神话色彩。
下阕转入精神层面的抒写,"耻竞芳蕖"的反衬,凸显松树迥异流俗的品格。"心泉仍涌""骨韵长舒"的刚柔相济,既承苏轼"枯肠未易禁三碗"的文人骨力,又接王维"清泉石上流"的澄明之境。结句"泼墨""天书"的狂草意象,将自然力量艺术化,既取法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的悟道传统,又暗合石涛"一画论"的美学思想。
全词在修辞上尤见功力:"千钧压顶"与"九霄震地"的工对中见雷霆之势,"立地涵星"与"摩天漱月"的夸张中含宇宙意识。典故运用如盐入水,"炼节"暗引《周易》"节以制度"的修身理念,"山魂"遥应《楚辞》"山鬼"的灵性传统。最终以动态的"狂写"收束,在物我交融中达成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较之郑板桥"咬定青山"的咏松诗更添三分狂者气象。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