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饰品的脚镣
陌上务虚(四川)
如果您正在惬意的享受悠闲假期
那我以娱乐方式为你展示,时间的无敌
看它如何逐片切割,细嚼慢磨后咽下我们内外交困的对立
——你见过一种叫“脚镣”的铁器吗
沉重,粗砺,锈腥味,以撕咬人的踝子骨为食
从它与水泥地合谋发出的沉闷哀叹到撕心裂肺的尖叫
再到它成为妆饰品,大约与五百万字相等——
我来时,他已能健步如飞,口哨常吹
铁在老茧的脚踝上精美,高段位与肉和谐
我的视线落位,正是它与他在这方寸之地相偎的第六年
那个秋天,他每天重复的事就是用刷子刷它
反复刷它,不留尘锈死角的刷它,成为一种嗜好的刷它
这呈现出如获至宝的珍爱走向:背负两条人命
子弹在射来的路上。律法的铡刀不急于落向案板的活体
让我从这刑具的银光闪闪,进入时间的恐怖之境
枫评:一首极具冲击力和深刻思辨的作品。诗人通过“脚镣”从刑具变为“饰品”的骇人过程,冷酷揭示了时间如何磨平个体的痛苦与对立,甚至将苦难异化为一种扭曲的“和谐”,直抵制度与人性的幽暗深处,发人深省。
◎细雨
张立元(湖北)
她觉得,雨丝是从梦境里抽出来的
经由耳朵落到生活中
“滴答”雨珠在青瓦的檐口停顿
像玉珠滚落
随即向地面纵身 完成
唯一圆满的一场玉碎
当这些晶莹前仆后继
她伸展右掌
在虚空中悬了又悬
枫评:张老师这首作品堪称佳作。诗歌以
极细腻的笔触捕捉雨滴的动态与美感。诗人将雨丝与梦境相连,将雨滴的下落描绘成“一场圆满的玉碎”,并在掌心悬空的瞬间,定格了人与微渺事物对话的禅意瞬间,空灵而精致。
◎同学,我记得你
梁霞(广西)
青春的风
吹皱了五十年的岁月
来不及问候
你已脚步盘桓,环野向前
流年匆匆,磨砺青涩
我想问你:还好吗?
一切都很短、很短……
转身的背影略显朦胧
一如那时“恰同学少年”
亦如那时理想奔驰乡村
记忆,还是青春的模样
我多次走过那门前
未曾寻到一行足迹
或许是被年华掩藏了踪迹
今日,五十年的回眸
这个世界还有我、还有你
我握紧你的手,无比珍惜
道一声“同学”
让心藏在心里
祝你平安、欢喜……
枫评:梁老师这首诗歌,饱含深情的青春回望。诗作在五十年的时光跨度中,打捞“青春的模样”,一句“同学”的呼唤,胜过千言万语。它抒写的不仅是同窗之谊,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对纯真年代的深切怀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