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无声地流着,映着天边暗淡的云彩,沉默得可怕。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孤零零地投在杂乱的岸坡上。没有回应。只有河水永恒的、冷漠的哗哗声。他们真的被水带走了。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回不来了。
眼泪毫无预兆地涌出来,滚烫地划过冰凉的脸颊。我蹲下身,在脚边的泥地里胡乱摸索着,抓起一把被水浸透又晒干、变得冷硬的泥块。我用力地、狠狠地把它们砸向那沉默流淌的河水!
“坏水!坏水!把老师还给我!”我哑着嗓子哭喊,把能找到的所有泥块、小石子,没命地砸下去。泥块落进水里,只溅起一点微不足道的水花,瞬间就被水流吞没,消失无踪。河水依旧平静地流淌,映着天空最后的微光,对我的愤怒和悲伤无动于衷。巨大的无力感像冰冷的河水,漫过脚踝,淹没了膝盖,一直冷到心里去。
我瘫坐在冰冷的泥地上,放声大哭起来。哭声在空旷的河岸上显得那么微弱,那么孤单。
天快黑透时,我才拖着灌了铅一样的腿回到家。书包沉甸甸的。我默默地把手伸进书包最里面,摸索着。掏出来的不是课本,也不是揉成团的画纸,而是几块冰凉坚硬的小石头。这是在回程路上,经过那片被洪水蹂躏过的河滩边缘时,我蹲在草丛里,在烂泥和枯枝败叶中间翻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它们不大,圆溜溜的,被浑浊的洪水冲刷过,却意外地显出一种温润的光泽,像凝固的眼泪。
一块是灰白色的,像鸽子羽毛的颜色,很光滑。另一块带点浅浅的黄,上面有深褐色的细纹,像张老师头发上的发带。还有一块是深灰色的,有点粗糙,但形状很敦实,像王老师宽厚的肩膀。
我把它们放在书桌上,挨着那个旧台灯。灯光昏黄,照着这几块沉默的小石头。它们冰凉地贴着桌面,也仿佛贴着我的心。我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那块灰白色的,指尖传来石头特有的、恒定不变的凉意。明天,还要去河边找。找更多这样的小石头。
第二天课间,我找到熊小胖。他眼圈还是红的,闷闷地趴在桌上折纸飞机。“小胖,”我碰碰他胳膊肘,声音压得低低的,“放学……去河边吗?”
他抬起头,胖脸上还挂着鼻涕干了的痕迹,茫然地看着我。
“捡石头。”我补充道,声音有点干涩,“给……给老师。”
熊小胖的小眼睛眨了眨,里面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随即又暗下去,他吸了吸鼻子,用力点了点头,鼻音很重地“嗯”了一声。
我又悄悄找到坐在前排、辫子上总是扎着褪色红头绳的马小月。她是张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字写得特别漂亮。我还没说完,她的大眼睛里就迅速蓄满了泪水,她飞快地用袖子抹了一下眼睛,也重重地点头。
像黑暗里摸索着找到了同伴。放学后,我们三个,后来又加上了总是怯生生的周幺妹,像几只沉默的小鼹鼠,避开喧闹的人流,沿着小路溜到了离学校不远的那段河岸下游。这里水势平缓,岸边长着密密的水草和灌木,相对安静,也安全些。
洪水留下的淤泥半干半湿,踩上去“噗嗤噗嗤”,散发出浓烈的土腥和水腥味。枯枝、烂草、各种垃圾缠绕在一起。我们谁也不说话,只是低着头,在泥泞里、在水草根旁、在碎石堆里,仔细地翻找、挑选着。手指很快沾满了泥垢,指甲缝里塞得满满的。
“这块行吗?”熊小胖举起一块扁扁的、暗红色的石头,上面有些白色的斑点。“太……太薄了。”周幺妹小声说,她手里捏着一块乳白色的小石头,很圆润。“这块呢?”马小月从水里捞出一块青黑色的,形状像个小馒头,“洗干净了,挺亮。”我接过来看了看,点点头:“好。”我又找到一块浅褐色的,形状不规则,但表面很光滑,像被抚摸过很久很久。
我们蹲在浅水边,把挑好的石头放在流动的河水里,一遍遍冲洗。冰凉的河水冲走了污泥,露出了石头本来的颜色和纹理。它们不再冰冷,在阳光下,在清澈的水流里,显出一种温润的、朴素的干净。
“给张老师,”马小月把洗好的、最圆润光滑的几块石头小心地拢在一起,用一块小手帕包起来,动作轻柔得像在包什么易碎的宝贝,“她喜欢干净的、亮亮的石头。”“这块大的,”熊小胖捧起一块沉甸甸的深灰色石头,它的棱角已经被水磨得有些圆钝了,“像王老师……有劲儿。”他用脏兮兮的袖子蹭了蹭石头表面。周幺妹没说话,只是把她找到的那几块小小的、颜色各异的小石头,也轻轻地放进熊小胖摊开的手心里。
书包变得沉甸甸的,里面装着湿漉漉的石头,也装着一种沉甸甸的、无法言说的东西。回到学校,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向教学楼后面那片僻静的小树林。那里有几棵高大的老松树,树下是松软的泥土和厚厚的落叶,阳光只能筛下斑驳的光点。
我们选中了一棵最粗壮的老松树,就在它盘根错节的树根旁,有一小片稍微平坦的空地。没有商量,没有犹豫,我们蹲下来,开始用手刨开松软的泥土和腐叶。泥土潮湿冰凉,指甲缝很快塞满了泥垢,偶尔碰到小石子,手指会有点疼,但谁也不在乎。
坑不需要很大,也不需要很深。两个小小的、浅浅的土坑,紧挨在一起,像两个依偎着的小窝。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洗干净、擦干水渍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放进去。给张老师那个“窝”里的石头,大多是浅色的、圆润的、光滑的。马小月还把她包石头的那块洗得干干净净的碎花小手帕,仔细地铺在了几块石头下面。
“张老师怕石头硌……”她小声说,眼泪又掉了下来,砸在石头上。
给王老师那个“窝”里的石头,则显得粗犷些,颜色更深,形状也更敦实。熊小胖把他那块最厚实的深灰色石头放在了最上面。我们默默地继续搬来石头,一层一层,轻轻地覆盖上去,堆成两个小小的、圆圆的石头堆。石头挨着石头,发出轻微的、沉闷的磕碰声。
周幺妹从她的小书包里,掏出了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画纸。她展开来,纸上用蜡笔画着两个大人,一个扎着辫子,穿着花裙子,裙子涂得歪歪扭扭;一个头发短短的,穿着蓝色的上衣,颜色涂出了边界。他们手拉着手,站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头顶是一个大大的、金黄色的太阳,周围开着几朵红色的、蓝色的小花。没有房子,没有树,更没有可怕的、黄色的、翻滚的水。只有阳光、笑脸和小花。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