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长篇小说《东方情调》(第四至第七章)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罗一民    阅读次数:8680    发布时间:2025-11-26

 

秦军此刻也颇为深情地对大家说道:哥们,通过这将近一个小时跟屋主人的交谈,大家都得到什么信息吗?

乔晓丹马山开口:我已得到一篇小说的题材啦。

吴家洲也点着头说:我也找得到如何去抒写中国当代农民如何在逆境中奋斗、怎样在困境中拼搏的散文题材。

秦军也即刻点下头:我从今天的对话中,知道怎样去写好一篇纪实报道。

金城子眼里也闪现光芒:关于农民怎样在挣扎中崛起的诗作我也找到灵感了。

就连陈涛和杨小河也说,今天我也算找到了豆腐块文章应该怎样去表达。

 

5、寻访团在洛阳皇城外感慨万千

 

大伙儿在倾听了宾馆女主人的一段人生曲折经历后,也感慨着数千年来中国农民在这块土地上的挣扎与命运多舛的相互交织,更感受着北国人民虽然生活在大粮仓里也不免出现一段不被衣食无忧的富人理解的不幸遭遇。此时此刻,大家都慢慢地懂得,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确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于是乎,脑海里仍然心潮起伏的乔晓丹此刻也不得不说了,尽管我们生来命好,能在青年时期考上一所专业学校去找到了一份安稳度日的工作,领到国家工资了,但从今儿起就该明白,生活在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仍有众多国民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我此刻不得不回想起从西南某地农村考入我南国省城高校跟我读同一个班的两位女同学曾经向我叙述说:她们从出生时起到上大学前就从来没有吃过一顿米饭,在未上大学时的十九年时间里,一直都是玉米面和麦麸陪伴着她们过日子。她们说从七岁起开始读小学后,就是在天未亮便起床来洗好脸,就抓起两个头晚上先放在柴火上烤熟的土豆或红薯边吃边小跑五、六华里到学校来赶早课,中午饭就吃着自带的玉米面或麦麸面冷饭,至于菜,那就是食盐辣椒水拌西红柿外加一些蒜苗或香葱,在学校从来不买什么小零食吃过。上中学后,每周日下午要赶四十多华里山路到县城来读书,每周父母只给五块钱的生活费,有时父母没钱自己还得早起背上十来斤玉米或小麦到县城来卖掉做生活费,而学生宿舍里又没有什么床,幸亏都住在二楼,瓦房二楼是装木板的,学生们就直接将草编的床垫先铺在木板上,再用一块废旧毯子铺在上面,夜里只盖一床薄被子就这样睡了五、六年。她们曾对我说,幸亏他们读的学校老师很负责,那几年学校教学质量高,更庆幸老天最终会可怜她们,她们那个县城一中一百五十名高三考生竟然有一百名得到大专以上录取,而她们也挺幸运,竟然考上了本科,并且还是重点院校哩。她们都说:这是老祖宗保佑她们了,让她们这些苦命孩子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边出门来边倾听她乔某叙说往事的寻访团成员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她点了点头。都觉得她说的话很在理。

以后大家都不能随便乱花钱了,要懂得珍惜呀。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别说天天吃肉,就是只要求吃上食盐和辣椒也要天天忙碌奔波。燕丹也在后面说道。

别说了,小时候哪家不过着苦日子呀?别说大西南,就是在粤东的我家,我老爸也要天天赶早去打鱼来卖才能有钱去买米来下锅。吴家洲也如此说。

住粤西的我家也很苦,小时候我父母没钱买砖建房屋,就只好天天傍晚收工回家后,还要挤出半个小时背起背篼去路上或到垃圾堆里去捡拾废砖,连我只背得了三、四块也要跟着大人去捡拾砖块。陈涛也滔滔不绝起来。

杨小河似乎掉着泪说:还是你们上一辈在当年比我现在的日子苦得多啦。

对,对,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那从现在起,你就要发奋努力呀,争取明年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去。秦军如此对杨小河说。

大伙儿尽管都走了三几百米的路,大家也仍为当年的苦日子发出感慨。

此刻,小美人金城子扭头看吴家洲,问道:吴帅,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进皇城售票处去买票呀?

吴家洲平眼望四周,然后挺平静地说:不忙,咱们这个上午先绕古皇城一圈,先认真感受一下洛阳古都的自然风光,外城这些古式建筑也值得我们游赏一遍哩,

这些古建筑很多楼房和景致毕竟是古代文物呀。何况游外城还不用花钱买票。

那咱们还游不游皇城呢,吴帅?卢玲也随便问道。

当然要游呀,如果外城两、三个小时可以游完,那下午咱们就可集中精力购票去游皇城了。吴家洲说道。

这天上午,寻访团一行就这样先在外城游赏。尽管外城的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的大多数都是仿历朝历代宫城模式来规划建设的。可以说,外城似乎没有开封府依照清明上上河图的样式设计得那么精巧和漂亮,但它的古朴、简单更值得游客回味无穷。从高矮不一的各式建筑和街道巧妙设计中,大家便自然而然可知晓洛阳古都城确实代表了不同时代各个王朝的建筑风格。对如此别具一格的古式建筑或古文物,他们都纷纷打开数码相机对着有点耐看的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统统将其拍摄下来。且无论是仿夏商周建筑还是东周王室定都洛阳、直至东汉刘秀定都洛阳乃至曹操长子曹丕称帝后将首都从家乡许昌还都于洛阳的曹魏时风格,洛阳人直到河南省政府都按照历朝历代的风格来设计、按古代各王朝建筑模式设计的宫城都基本上遵循历史规律设计出代表性楼房。

此刻,寻访团一行人边游边交流起来。只听到杨小河先这样问道:吴叔叔,我们的古人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定都建国呀?

吴家洲扭过头来回答杨小河: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中国最早的夏王朝就开始在这里定都建国。夏王朝统治的这个中原王国一共统治了471年。当时代发展到商朝以后,商王朝尽管曾在洛阳定都,但商王朝的都城基本上没有正式固定下来。只有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之后,商都才算基本固定下来。可以说,商王朝只有一段时间在洛阳定都。故在那远古年代的洛阳城也只不过是个小镇,也可说只是一个大村庄。而洛阳真正成为国都的都是在周成王之后。当然我们也知道西周初年周武王是首先定都在镐京的,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城。因西岐原本是个诸侯即周文王领地,但周文王长期被商纣王压制,周文王次子周武王强大后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才正式定都镐京即西安。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后,西周便由周公主持营建新都洛邑。从周成王开始到周穆王一共四代君王均定都于洛邑。洛邑城中建有太庙、宗宫(文王庙)、考宫(武王庙)、路寝、明堂等,连九鼎也放置在洛邑,这洛阳城便是名副其实的西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中心,在西周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洛阳成为都城的时间约为110年。此刻的洛阳城已比夏商时期都城要扩展得多,王宫建设自然性比以往好得多啦。

玩生物学的卢玲也扭过头来开口问道:吴大帅,那洛阳正式走向繁盛时代是在哪些朝代呢?

吴家洲先一眼扫洛阳古都外城四周,再扭头回来看看大家,又看着大龄女子卢玲笑着说:大约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这时期东方大国的奴隶制已基本瓦解,东方大国正式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周平王从迁都洛邑后西周就变成了东周,东周时分两个时期,早期是春秋,后期是战国。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才被秦国攻灭。而洛阳城在这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算达到了鼎盛。当然,由于在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弱肉强食,长久以来一直霸占陕西关中地区的诸侯秦伯因为有商鞅变法,国势不断得到增强,他们凭据关中丰富的物产招兵买马,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并靠兵多将广一路扫荡东方六国,最终在秦嬴政时代实现了大中华的统一,是嬴政第一个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对完成统一的大秦首先定都咸阳。但秦嬴政本人为了夏天好避暑,也在西安骊山建起了一座行宫,让大臣早朝时不得不气喘嘘嘘地爬山到骊山行宫来面见天子。至于洛阳城能够再次变成王者定都的唯有后世英雄凭借武力打败大秦帝国,最终实现改朝换代的刘汉王朝。虽然西汉初期刘邦是先定都于洛阳,可三个月后又改换到西安去了。只有东汉刘秀称帝后,才正式定都洛阳。洛阳城这才开始得到扩展和拓宽。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669546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