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征文 >> 正文

【中国梦.文学梦】村庄里的梦想(散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李东    阅读次数:15622    发布时间:2014-06-07

 受伤的村庄


那一年,人们把梦扔进烈火里,铸造在利刃上,他们想,应该试试它的锋芒。

于是,他们抡起斧子,提着大刀,阔步向着粗大树木的地方,目测了每棵树死亡的方向。

山冈那一棵棵高大的树哟,没来得及预料,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刀斧撕咬。锐利冰冷的斧子吻上树身,像流浪了几十年的饿汉扑在热腾腾的面包上发狂。

树的身体在瑟瑟发抖,斧的脸上在洋洋欢笑。

一声声催促在林间激荡。用点力,再用点力……这一棵树马上就要倒地;快一些,再快一些……天黑前还得砍伐另一批;加马力,再加马力……汽车在树林里冒着浓烟洋洋得意。

他们的梦,在一辆辆载满树木的汽车上膨胀;他们的眼光,停留在村庄有限的资源上。

利益驱动着欲望。身后光秃秃的树庄,却成了他们留给村庄的一道道刀伤。


空荡的村庄


雨,淅淅沥沥滂沱了几夜。一股股山水汇聚成巨流,巨流冲垮了田埂,田埂掩埋了庄稼,庄稼枯死在脚下,脚下是艰难拮据的生活。

为了生活,他们挎上背包,怀揣着梦想,涌动在人潮里。以为那里有梦想的出路,现代科技武装的都市,使他们成了梦想的迷鹿,成了繁华都市的蚁族。

哪里有出路?他们面带愁容,看看脚底,望望天空,满街的洋文和机控,一窍不通。

那里用不上犁铧,被现代的耕田机取代;那里用不上锄头,被现代的挖土机取代;那里用不上镰刀,被现代的收割机取代。都市给他们取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农民工。

而村庄只剩下一些躬背的身影,在夕阳里行走,在朝阳里感叹。成了村庄的伤口。

村庄那些曾经战功赫赫的农具,在湿润的墙角长满厚厚的铁锈,在发黄的墙上发出忧郁的叹息;那些泛黄的楼房,成了蜜蜂角逐的赛场,成了蚂蚁肆意的战场。

它们,成了村庄的感叹号,成了村庄的诗行。


哭泣的村庄


村庄在夜里流泪,是谁在忧伤哭泣?是孩子吗?可是,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怀里。是爷爷奶奶吗?他们怎么会在孩子面前流泪呢?

村庄的每个夜晚都有人低泣,心酸凄惶。有人编织着美丽的谎言:父母在外挣钱,挣大钱,等他们回来给你买一切你梦想的礼物。

可是,有谁知道,孩子最想要的礼物呢?

昏暗的灯光下,一双双粗糙的手在一张张皱褶的脸上抹擦,有谁知道,他们擦拭的是什么吗?

不知道那些为梦想在异乡成了蚁族的人们,能否在夜里听见孩子可怜的哭声?也许,孩子的梦不在多么漂亮的礼物,仅仅是需要一份从爸爸妈妈怀里自然流露的真爱,一份从爸爸妈妈眼眸里给予的关怀。

因为你们远走的那天,又给孩子取了一个名字——留守儿童。


梦想的村庄


孩子的梦在成长。孩子拉着爷爷的手,矫情地问道:村庄已经变好,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呀?

爷爷用长满老茧的手指着远方告诉孩子,爸爸可能已经在回家的路上。

孩子撒开爷爷的手,跑到村口的那棵老槐树下,蹲着身子一直盯着进村的那条水泥路。每一个身影走过,都会不由地站起来,一天、两天、三天……

孩子用思念为父亲铺铸着回家的那条路,奔跑着孩子最急切的渴望,他们最纯真的梦想在这条路上滑翔。

看,站在老槐树下的,不止他,还有他们。一双双童趣未脱的眼睛,凝神的盯着那条进村的水泥路。这一刻,那一双双眼眸,仿佛早早退却了幼稚,像引人深思的黑洞。

他们是村庄里的朝阳,是村庄里的梦想,美丽却令人无比的心伤。

微笑的村庄

那是在傍晚,响着声声炮竹的傍晚。一个迈着沉重步伐、挎着沉重包裹的人带着疲倦不堪的身体出现在孩子的视线里,孩子欣喜地站起来,飞奔在怀里。

许久许久,孩子带着哭腔:我们在等您吃年夜饭。

那夜,孩子睡在爸爸的怀里,爸爸望着孩子黝黑的脸庞,双眼湿润了很久。孩子醒来,看着爸爸蜡黄的面孔,上面写着孩子的许多疑问。

孩子轻轻的揭开被褥,轻轻地走出房间,静静地坐在冰冷的田埂上,“村庄已经变好了,爸爸应该不会走了吧?”孩子这样想着。

差不多旭日东升时,爸爸看见孩子,孩子也注意到了他。两双眼眸在阳光下交织。一双显得稚嫩,带着祈盼;一双显得深情,带着愧疚。

孩子问道:爸爸,你还会离开我们吗?

那一刻,他的心里“怦”的一声。

片刻才回答道:爸爸这次不离开你们了,你看,我们的家乡已经在国家各项政策下变得美好了,现在我要在家乡看着你成长,看着这片土地和谐和富饶。你才是我真正的梦想。我要在这里种下你的梦,让它在我们故乡的土壤里肥壮。

孩子笑了,笑声飞扬在村庄的天空,萦绕在每个角落。


【编辑:卓礼黄】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735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