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征文 >> 正文

【中国梦・文学梦】我在展丰接龙(散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龙艳    阅读次数:10866    发布时间:2014-06-17

当我们从凯里赶到剑河县展丰苗寨时,已是深夜12点过钟。这时月儿挂在树梢,弯弯地像一把小镰刀。我禁不住对着它照了好几张照片。可惜效果却不是很好,看来有些景色也只能意会而不可“像传”哪!

展丰苗寨今天凌晨2点要招龙,我们为了观看招龙仪式特地连夜赶来,一进村就看到了拴在芦笙堂上的大水牛,它安静地卧地休息,眼睛里闪动着一种柔和的光辉。吉时一到,它就要带着展丰苗寨近百户人家400多人的共同期望循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飞去,完成一项极其重要和神圣的使命。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样,寨不在大,有龙则灵。招龙,就是要把龙招回寨里,护佑一寨的安康、兴旺。老人们说,展丰苗寨原本很安宁祥和,只是近年来由于人们随意破坏山体和山林惊扰了龙,赶走了龙,寨里出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现象,比如最近几年自然灾害多,人畜经常得一些怪病,前不久,两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突然莫名其妙地死去……

因此,全寨人要举行一次招龙活动,把龙招回来。而且还要杀牛祭它,将它引来并安顿在寨中保佑全家。

我本来是特意赶来看招龙的,到了展丰才得知,按照苗家习俗,女人不能跟着去招龙,只能在家等着龙回来后接龙。但未成年的小女孩却可以去。对了,我小时侯曾在双井老家参加过一次招龙,因为那时我还太小,加上时隔多年,对那的情景没多少印象了,只依稀记得当时的场景人很多,很热闹。

不能跟着去招龙,我便在主人的安排下休息了。躺下很久,我还听到主人家在为做好接龙准备工作忙碌着。天快亮的时候,我被一阵电话铃声闹醒,同时听到一阵响亮的爆竹声和吵闹声,知道龙已经进寨了,赶紧起来跑出去接龙,我刚才还正在梦中看招龙呢!

龙来了!龙来了!家家户户都早已做好了接龙的准备,大门前都摆放着糯米饭、肉和酒,烧着香纸,等待着龙来。为了接龙,许多人家几乎一夜未眠呢!

女人们都手举着酒瓶酒碗涌向村口,敬芦笙队,敬招龙师,敬牛,敬招龙的队伍。招龙的队伍每到一户人家门前都要停留一会儿,接受主人家的敬意。芦笙却一直不停地吹。

跟着去招龙回来的李哥和王立哥都说他们实在太佩服那几位吹芦笙的人了,他们从去招龙时开始吹芦笙,到现在都还在吹且从没间断过。招龙的路是提前几天用刀斧“修”出来的,不但坎坷陡峭,而且是刀斧留下的遍地尖锐的树桩与荆棘。一峰一岭几上几下,延续数公里,别说是夜晚,就是大白天也很难走,何况他们还一边走路一边不停地吹着芦笙,这需要多大的体力和毅力啊!

引龙的队伍在村寨里走一圈后就来到了芦笙场上,这时天已快亮了。但人们说要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才杀牛,这样牛的灵魂才能找到回东方老家的方向,回到东方老家去。

芦笙场上也摆放有一方桌子,上面摆放着煮熟的鸭、鱼、糯米饭、酒和一升米,米上放12元钱。招龙师手提着一只白公鸡围着桌子转了三圈,口里喊着:“龙啊,你已经来了,你已经到寨子了,到家了,我们像过年一样热烈地迎接你,你就安心住下吧,保佑这一方平安!”

牛被牵着不断地绕圈子,全寨老幼都随着芦笙的节奏跳起了欢快的芦笙,许多人都拿着米不停地挥洒,洒向牛、洒向人群……不一会儿,我的头上、身上就落了许多的白米,而牛的脖子上、身上更是洒满了白花花的大米。我发现这头被称为“龙”的水牯牛真温顺,被牵着走了这么远的山路,现在又转了这么多圈也还这么听话,一点意见都没有,真不愧是展丰的“龙”!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人们把凿好眼的苗家神树——枫树扛过来了,这是用来杀牛的,大伙抱起枫树,把牛鼻绳穿进枫树眼绑牢,然后举起枫树,把牛的头高扬起来。几个年轻的小伙子男扮女装在等候着杀牛了,为了不让牛在来生里认出他们,他们都换上了女装。我还注意到他们几个人都背着手,据说这样会让牛误认为他们的手被捆绑住了,牛才不会怪罪他们眼睁睁看着牛被杀而不去相救。也许是太长时间没有杀过牛了,他们都没有经验,长长的马刀也不够锋利,牛被砍了好几刀都不倒地,最后是众人用木杠将牛压倒后才杀死的。我不忍心再看,远远地退到了一边。

牛终于倒地死了,血流了一地,人们都用香纸沾了些血回家,有的小孩子还在芦笙场上点燃一串长长的炮火朝家里跑去,大概是要把喜庆带回家里去吧。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一些牛肉,用来招待客人。

我们是在杨村家吃的中午饭,他家的客人很多,主人们又都很好客、热情,我不胜酒力,又不忍推杯,不一会儿就醉了,许多人也都醉了。

吃过饭大家都到芦笙场上去踩芦笙。寨子里的人们这时都换上了盛装,人人脸上都溢满了醉意和笑靥,跟随着悠扬的芦笙跳了一圈又一圈,芦笙场上一派祥和喜庆。


【编辑:卓礼黄】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75086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