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远方的村庄(外三首)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田春雁    阅读次数:8809    发布时间:2014-08-30

八月  多雨的季节

蜗居在灰蒙蒙的

城市上空

忘记了

城外季节的变化

立秋的节气

早已过了

那个极遥远的村庄

一定早已是遍地成熟的

瓜果

满山飘香


山峁上

那一颗老果树

在梦中依稀

还是儿时的模样

在树下  蹒跚的母亲

每一天  总是要不断地

来来回回走上好几趟

伫立在风中  守望着村头

那一条通往山外面的大路

心中永远不说的

牵挂


慈祥的容颜

静静地坐在街畔上

流露出一种骄傲与满足

仍然一针一线地

纳着老布鞋

拉扯了一辈子的艰辛

思念  跟着儿女

远离了这个村庄

秋风吹过  落叶纷纷

身旁  却是没有守护的

孤独


村庄里所有的心愿  都在

那坡坡洼洼上

收获着

经过岁月流年的成长

一颗一粒

沉甸甸地落地

憔悴的风霜却爬满了

母亲的额头

那一颗慢慢苍老的果树

逐渐长成难以忘怀的风景

是远方揪心的痛


感  恩


一抹阳光在云端洒下

一丝微风从树梢穿过

一缕花香在四周飘荡


在光线斑驳而茂密的

丛林间  遍地都是

怒放的花  疯长的草

生命蓬勃的希望

一种让人激动的生长

郁郁葱葱  温暖在

每一个阴暗多雨的季节


怀念  一季季地繁衍

每时每刻  心灵的感染

是淡淡的温馨与美丽

只能将所有时光流年过程中

花瓣与叶片

小心翼翼地  整理成册

存放在最柔软的地方

努力保持本来的姿态  盛开

在未来旅途疲劳的日子里


每一个无人的夏日

独自品着茶香  感恩

窗前  那一抹明媚的阳光

一页一页  慢慢地翻看

那珍藏的泛黄扉页

悠悠的青色与艳艳的花

若干年后  仍然芳香四溢


古 刹


大山里

曲径通幽处

红墙碧瓦  绿树环抱

一座幽静的古刹

微微的山风拂过时

塔上响起一串串

清脆的风铃声

偶尔传出  几声悠长的

钟声


不知道是

何年何代的古刹

香火是否很旺

但我相信

高墙里面一定住着高人

不然怎么会

飘出那幽幽然的钟声

善男信女  从庙门中走出

一脸虔诚的模样


禅房间

木鱼声声

一丝风  穿堂而过

浮躁的灵魂

此时  渐渐地清静下来

殿堂上  住着的神仙

知道人世间

男女烦扰的情感

与内心埋藏着的心思吗


多少年以后

有誰能够平静地

摸着胸口

记得自己今生前世

曾经说的话  做过的事

那些许下的承诺

和诚心拜过的神仙

还有这样的

一座不知名的古刹


一步岩与灵岩


一个奇特的隘口

两座高耸的大山

仅仅一步之遥

便可以跨越而过的山峁

是宋朝蕲王的故里

一座祭拜韩世忠的庙堂

九百年前

从纸房沟的那个村子里

走出来一个贫寒的流浪孩子

寄居在一步岩的山下

抓野马  杀蟒蛇

为民除害

是个出了名的韩泼五

一步岩

注定是一个有传奇的地方

十八岁应募参军

从这里离开了家乡

为大宋  征战沙场

最终成就了一代忠良

一个民族的英雄

绥德的汉子

有北方匈奴的血统和秉性

勇猛善战  抗金征方腊

与岳飞一起金戈铁马

保大宋摇摇欲坠的江山

面对奸臣权贵的诬陷

敢于在朝廷上  当着众臣面

仗义执言  指责秦桧

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韩世忠

一世的英勇与韬略

一腔忠义肝胆与耿直的胸怀

铁骨铮铮的陕北汉子

从一个平民一步步地

成就  汗马与功劳

封蕲王  溢忠勇

配飨于高宗的庙堂

子孙后代和家乡的荣耀

而自己晚年请辞

隐居于江南的水乡

杜门谢客  不言朝事

一个清凉居士

藏起忧国忧民的悲愤

身处异地  遥望着北方

思念那个沦陷的故土

江南的那座灵岩山

戚戚芳草地

一代一代地疯长

中兴佐命定国的元勋

一块洋洋洒洒的功德评说

万言碑与一世忠良墓

被世人凭吊

绥德的一步岩

那个蕲王庙

香火袅袅的庙堂

是家乡人  千秋的敬仰

苏州的灵岩山

那个蕲王祠

忧郁幽幽的墓地

是江南人  万代的怀念


注:一步岩,在绥德县城南5公里的七里铺村。一步岩为当地一独特的自然景观,其地两峰矗立,中间近山巅处仅通一隘口,宽不过三尺,一步即可跨过,故名一步岩。此隘口地势险要,确有“一夫守岩,万夫莫开”之势,曾为绥德的重要屏障。过去,交通不畅,绥德城赖此直通南北,北达漠塞,南抵关中,实为绥德攻守之咽喉要道。

蕲王庙,位于一步岩,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绥德知州舒元艮与当地绅民在北宋年间的永寿寺原址旁修建,供奉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十一年(1872)先后重修。庙殿的正面是一孔高大、宽敞的石拱窑洞,正中是韩世忠的坐像,正殿的对面是乐楼。乐楼西侧有石牌坊1座,牌坊横额上下两块,上刻“韩蕲王故里”,下镌“中兴佐命”,横额两面相同。牌坊正面石柱上镌刻对联为:“恢复中原,志同诸葛;再扶宋室,功迈汾阳”,背面对联为:“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滔滔如闻鼙鼓;西北一天祟血食,抚此山川郁郁隐护风雷”。这座牌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联语为绥德知州凌树祟所书。“文革”期间,除牌坊、石碑、题刻外,其余建筑均遭破坏。现存清代石碑9通,道光年间知州江士松题刻两块,记载着韩世忠抗金卫国的英雄事迹。

八十年代以来,群众自发集资多次重修,现有蕲王庙、关帝庙、菩萨庙和戏台等。每年七月初八日,四方民众云集一步岩蕲王庙,举行隆重的悼念、祭奠活动,缅怀、颂扬民族英雄韩世忠的丰功伟绩。

2008年,韩蕲王庙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近来,又被绥德县政府规划为一步岩韩蕲王文化旅游景区,将修建宗教祭祀大殿、陈列馆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发展。

灵岩山,位于古城苏州西南十五公里木渎镇,山高海拔二百二十公尺,居高临下,湖光山色,蔚为壮观。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于仿佛,因为以前多其四石,犹如灵芝壮,故山名灵岩;南列峭壁如城,相传吴王所筑,又名石城山;又因山势右转似象回顾状,故又名象山。灵岩山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灵岩奇绝胜天台"的美誉。山上有我国著名的佛教净土宗道场之一灵岩山寺、空心塔,以及春秋后期,吴王夫差在山巅建造园囿“馆娃宫”,世界上最早的山上园林等。

韩世忠墓,位于灵岩山西南麓,墓地约2亩,封土高出地面3米,是韩世忠和梁红玉等四位夫人的合葬墓。墓园由掩映于苍翠之中的韩崭王祠、墓碑及墓组成,其中墓碑之巨大为江南之冠。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杭州,时年63岁。十多年后,宋孝宗即位,追封为蕲王,谥忠武,建筑陵墓、享堂,划灵岩山为赐山,并亲书碑额“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其碑与龟趺高10米余,宽2米,文88行,通行150余字,计13900多字,为淳熙四年(1177年)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赵雄奉敕所撰,由尚书侍郎直学院侍讲周必大书写,其镌刻极为精细,距今已八百逾年,被称为“天下第一碑” 。据悉,碑刻拓片全文现保存在苏州市碑刻博物馆,此碑石之巨、碑文之长,堪称“天下之最”,其价值甚至超过了韩世忠墓本身。

蕲王祠,为宋代建造,经明清两代修缮。宋代敕建,明代弘治年间,知府曹凤修。道光十三年(1833年),郡绅韩葑重建,面阔三间,祠内原供韩世忠塑像,后悬有清林则徐谒墓时留下的对联:“祠庙肃沧浪,更寻来一万字穹碑,新焕岩前榱栋;威名镇吴越,还认取七百年华表,遥传江上旌旗” ,现存道光十三年袁缙撰《重修韩蕲王墓重建享堂记》、《宋韩忠武王遗像》、《重修宋韩武王墓碑记》和光绪二年(1876年)苏州府正堂发布的保护韩世忠墓、祠的告示碑等碑刻。

1956年,韩世忠墓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整修韩蕲王祠,重塑韩世忠像,开辟韩世忠史迹陈列室等。1990年,对外开放。屡次修葺的韩世忠墓与西湖岳飞墓相呼应,成为吴山越水人文景观胜地。


     【编辑:戢炳华】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99523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