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凝视眷顾乡土的诗情画意——读《贵州世居民族风情白描画卷》
信息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作者:王小梅    阅读次数:4400    发布时间:2014-09-13

龙开朗先生新著《贵州世居民族风情白描画卷》,刚刚在全国书博会上和读者见面。一部先生历经多年行走贵州乡野采集的民族民俗风情画卷,在孤独行走、寂寥笔尖漫流出的百米素描长卷,之前曾清清雅雅地在省文史馆开过座谈会,并在省民族文化宫举办过热闹的展览。再次来到一个博览天下书的空间,它已经从一卷诗意的长画变成一部书画作品,为我们讲述一位老人眷顾乡土的诗话。

一卷画、一本书,来到不同空间,和来观看者说话、交流,互动交往。我在一个人静静的行走中,在静默的描绘中,看过一个从贵州人文县城天柱县走出来的艺术家面对乡土的回望、记忆和时光流年。

龙开朗对于贵州这片乡土的眷顾之情是诗性的。作为艺术家,我一直以为对于乡土的眷念之情,最美好最诗意的方式,是画她写她,给自己回望的时机,让乡土在一次次的讲述中复活。所谓文脉的传习是从伟大的日常生活世界来,也从一个个带着使命和责任去孜孜不倦解读的乡土的个体叙事中进入,并在这里得到一个节点性的意识和潜在的情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生活在原乡的彼岸世界,它是纯粹的、理想的、质朴的、丰盈的,让你想到那一瞬间就能得到心灵安顿的精神之地。

我尤其欣赏龙开朗的是,他用一生的时光来追逐对于贵州乡土的记忆,精神的愉悦大大多于物质的回报。我很敬佩一个人在一生中纯粹干净地做一件事,至于这件事做得好不好任由他人去评说。龙开朗热恋乡土,从青春昭华到白发苍苍,这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令人心生敬意。

龙开朗的寻找是跨越族群的寻找,这部《贵州世居民族风情白描画卷》,记录他作为侗族艺术家的主体性叙事。翻开书本,各个贵州族群在各自的生活空间里自由徜徉,再现祖先的信仰和表情、民族的风情节日、生活的诸多情境。西江苗寨淡淡地冒着炊烟,安静地迎来又一天的日常生活,长桌宴下人们吃得无比欢愉。而今围绕旅游进程的生活行为,已极大地改变了寨子的生活情境。在布依族蜡染之乡,一群布依族妇女围坐画花,有的在制作蓝靛,有的携幼在一旁观看。侗家抬官人习俗,再现侗族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场景和画卷,向后人传递有关历史、民俗知识。他的勾勒和描述,带着我们回到曾经凝视过的贵州乡土,情切切,有福祉。

艺术并不高不可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还原生活,并在生活中复原人们经历过的情境,找到精神的“差序格局”文本。因而,一些艺术批评家开始提出,在重构乡土认同的价值认同中,找到惟一性的文化判断。作为一名侗族画家,龙开朗最让我敬仰的是他的艺术气质。他从不以艺术家自居,而是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匠人”。先生一直秉持事事亲历之的实践理念,直到暮年仍行走于贵州的乡土田野,采撷贵州民族文化花朵,然后举办展览、座谈会、出书,期望能在有生之年给家乡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不断行进的精神,打动的不仅是我一个人。

我和龙开朗先生是老朋友了。记得15年前我刚到报社工作,做过他的专访。那时,我就知道他曾获过鲁迅版画奖。记得很多年前,先生约我们去他在黔灵山的工作室玩。我和朋友走到山顶,但见灵秀处,长须长发的他在室内安静地作画写字。在我的印象里,先生一直是这样的姿态:在一片清幽山水间,诗性地栖居,画出一个鲜明的自己,画出家乡的诗意,画出人对乡土的眷顾和诗意情怀。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8348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