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中外志愿者共寻屯堡根与魂
信息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作者:    阅读次数:4691    发布时间:2014-09-24

  编者按


  安顺是黔中文化的发祥地,明朝征服云南梁王后的30万大军主要留守安顺一带,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在此交融激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安顺的屯堡文化在语言、服饰、风俗、建筑等方面保留了明代遗风,是安顺宝贵的文化财富。

  镇宁、紫云、西秀区交界处,在以镇宁革利乡为中心、方圆60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支2.3万余人礼仪风俗都非常独特的苗族同胞,自称为“蒙正苗族”,是全国苗族130多个支系中唯一一支以“竹王”为图腾的苗族支系。千百年来,他们坚信自己就是夜郎竹王的后裔,家家户户都用竹块束成夜郎竹王的偶像祭供在堂屋楼上。

  以上安顺的这些独特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不仅彰显了安顺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同时也为安顺文化与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的《黔中大视野》将为读者展现安顺各级地方政府在保护和挖掘本土民族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请您关注。

  8月30日,中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屯堡工作营里的10位法国志愿者离开了,但云山屯金家院子的修复仍在继续。

  在此前的13天里,来自中外的20名遗产保护志愿者共同工作、交流、互相学习,“国际协作”在云山屯保护和修复工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屯堡工作营负责人越剑表示,希望将拯救岌岌可危的屯堡古民宅,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志愿者联合行动一直坚持下去,并将此次修复的民宅作为屯堡工作营的工作基地及展示基地向游客开放,从而唤醒更多人关注安顺屯堡历史文化,关注承载了600余年屯堡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的生存生态,使更多的有识之士,甚至游客参与到屯堡古建筑的修缮、整理、保护工作中来。


  云山屯的前生今世


  云山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鹫山的峡谷中,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走进云山屯,寨前古树浓荫,两山夹峙,仅有一条盘山石阶可进入屯门。屯门两侧依据山岩地势砌成高六米、长十数里的石墙连接悬崖,并如长城般在两侧陡峭的高山上蜿蜒合围。一条东西向石板街纵贯全村,街两侧有高台戏楼、财神爷庙、祠堂和古老的商铺,住宅、碉楼等大部分建筑依山势的起伏呈阶梯状分布于两侧山腰。

  听云山屯里的老人介绍,云山屯是商屯,过去有三四百户人家,屯里不少人都在经商,经济比较富裕。解放后,这里商屯的功能渐渐消失,从十年前开始,搬往山下的村民们越来越多,如今寨子里的村民已经不到40户。

  石板路的两边,古旧的房屋比比皆是,但大多已经废弃,由于长年无人居住,在风吹日晒雨淋之下破损日益严重。这次志愿者们修复的金家院子为两层木质结构,屋顶盖着石头做成的瓦片。

  越剑告诉记者,前期勘查中,他们发现,房屋因为长期空置,屋顶有部分坍塌,廊柱木雕构件也有损坏,修复的工作量比较大。


  中外志愿者碰撞出“火花”


  屯堡工作营成立于2013年,是世界遗产保护志愿者国际合作营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第四个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

  “法国的古堡大部分是石头建筑,对这些年代久远的石头建筑,法国人有着丰富的修缮经验,屯堡的房屋也采用了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彼此有共同点,让我们把法国作为了此次云山屯修缮前期学习的最好课堂。”

  2013年,营长、建筑师越剑召集了6名贵州志愿者到法国北部进行老建筑修复实践培训。

  法国的学习之旅不仅让越剑和伙伴们学到了法国的古建筑修复经验,也让法国志愿者对云山屯的金家院子修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成就了中法志愿者修复古建筑的“国际合作”。

  对金家院子的修缮,本着“修旧如旧、不改变历史风貌”的原则,经过反复论证,中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屯堡工作营制定出了修复方案。

  “我们进行的是保护性的修缮,设计定位为建筑再生设计。设计理念是‘三生有幸’,这里的‘三生’指的是‘生命’、‘生活’、‘生存’,金家院子的生命源于云鹫山的自然和屯堡的文化;生活意味着人的居住和生活,要有人的生活融入到这座院子中,院子才会鲜活;生存则是说,要让新的生活方式融入院子,让它重新焕发生命力。”越剑说,

  在为期13天的工作营工作期间,来自中外的20名志愿者冒着高温与来自西秀区吉昌屯和刘官乡的匠人们一起整理院落场地、搭建石木结构建筑。

  田应敏是吉昌屯木工世家的传承人,和他攀谈时,他正在木板上快速的画着墨线,然后送到机器上切割。“我们家上面好几代就是做木工,对屯堡的老房子我很熟悉,前几年,天龙屯堡的老房子我就参与修复的。”

  “田师傅使用木材时,他会考虑建筑大小、位置与功能需要后,再确定把木材切割成什么形状,进行组装,这很特别,在法国我没有见过。”志愿者克莱门特说。

  在翻译的帮助下,田应敏对法国志愿者有问必答。同时,他也在这些法国志愿者身上学到了以前不曾见过的方法。“他们每块石头、每根柱子都要做标记,院里的土也要挖起来,过筛子,能用的一样都不丢。”

  来自刘官乡的任平从事傩面具雕刻已经20多年,手艺精湛,每天他都要教法国志愿者木雕,“雕刻有上百种刀,不同的花样要使用不同的刀,力度也要控制好。”志愿者朱丽叶跟着任平学着雕了一朵牡丹花,“木雕很美,也很精细。”任平微笑着竖起大拇指,“学了两个小时,就能在指导下雕刻,他们动手能力还是很强的。”

  文化的差异、工作方法上的差异都让法国志愿者和本地工匠不断碰撞出“火花”,越剑在协调的同时,更强调师傅的概念,“有意见上的分歧,允许讨论,如果不能达成共识,那么,法国志愿者会尽量尊重我们本地的工匠,因为对老房子的结构和修复,他们更有经验,是师傅,我会强调要尊重师傅。”


  村民的文化自觉和回归


  金家院子修缮结束后,将作为屯堡工作营的工作基地及展示基地向游客开放。

  越剑告诉记者,金家院子的修缮和保护只是一个开始。“云山屯现在空空荡荡,屯堡人已经离开了,这样的云山屯无法传承屯堡的历史文化,大家来云山屯不仅仅是欣赏古建筑,更重要的是体验屯堡的文化和屯堡人的生活。”

  越剑认为,作为村寨的云山屯是一种活态性遗产,村民就是活态性遗产的构成部分,因此,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发展,“我们在这里和村民交谈就发现,他们对古建筑的修缮并不关心,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古建筑,这些文化和历史对他们的重要性。”

  越剑说:“我觉得在保护屯堡古建筑的同时,我们有义务引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介入到云山屯,启发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文化自觉,不仅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而且要让他们主动回归到村寨中,对村寨中的古建筑自愿保护,适度的利用,也能解决他们的生存所需。”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

半日浮生 : 2014-9-30 9:43:39

平塘县通州镇也有个古屯堡,也值得去探个究竟。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8116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