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贵阳孔学堂打造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传播重要智库
信息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周 静    阅读次数:6038    发布时间:2014-12-08

编者按


目前,贵阳孔学堂建设正全面提速,一座以学习、传承、研究、交流、出版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正在加紧建设,其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包括15栋学术小楼、1栋数字图书馆、1座报告大厅、1栋专家教授公寓、1栋博士后公寓等硬件设施在内,2014年底研修园将全部建成。届时,这里将向海内外国学专家学者免费开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学基地、国内外儒学专家学者的向往之地。


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吸纳众智


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是贵阳孔学堂二期工程,将于今年12月底前交付使用。研修园以打造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高地、传播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为目标,将免费提供学术研究楼、数字图书资源等,供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大学和国学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使用,并资助研修经费。目前,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分别与贵阳孔学堂签署备忘录和入驻协议,美国夏威夷大学著名教授安乐哲2015年3月将入驻,部分大学正在商洽之中。同时,贵阳孔学堂与省内的高校联合建立了阳明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国内外中国传统文化顶尖学术机构、大学等入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入园研习、交流,将进一步充实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的研修实力,合力把孔学堂建设成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研究和传播的重要智库。

7月12日,浙江大学与贵阳孔学堂签署入驻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把贵阳孔学堂的环境、历史资源和政策优势与浙江大学的研究、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拓展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力争把贵阳孔学堂打造成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研究和传播的重要智库,为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教化、传播与推广平台。

7月17日,复旦大学签署入驻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备忘录,将长期派出学者入驻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研修、交流,并将开展联合课题研究,推动省校文化交流,在汉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8月9日,武汉大学入驻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研修园协议在孔学堂签署。双方将合作设立武汉大学(孔学堂)国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不间断派出相关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等入驻开展研修活动。根据拟定科研课题和研究方向,贵阳孔学堂设立专项经费,经评审通过立项后,资助武汉大学进行科研项目,并将相关成果在孔学堂书局和《孔学堂》杂志出版发表。

11月2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入驻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研修园协议在孔学堂签署。中国人民大学将于明年3月底入驻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孔学堂为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中国人民大学(孔学堂)国学研究院,该校相关领域教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入驻孔学堂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研修、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将通过组织专家学者申报科研项目,相关成果将在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出版发行。

11月28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时推出《贵阳孔学堂2015年课题招标四季辩论大会公告》,贵阳孔学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将举办春夏秋冬辩论大会,课题招标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法治与礼法传统”等课题及学术研究活动,贵阳孔学堂正在发展成为海内外知名儒学文化研究传播机构,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作出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型人才培养基地


为了强化贵阳孔学堂的研修功能,建设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大平台,实现各种学术观点、各个学术流派百家争鸣、相互激荡,培养国际型专业人才,从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贵阳孔学堂二期建设的主旨已经由传承教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研修、交流、创新,塑造中华传统文化智库的重任已迫在眉睫。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利明认为,贵阳孔学堂作为立足贵州、面向全国的国学学堂代表,以“传承与弘扬儒学,教化与开启新风”为目标,不断汇聚海内外儒学名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成为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高地;传播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中国人民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和“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我校将努力打造孔学堂和中国人民大学(孔学堂)国学研究院的学术品牌。王利明建议,贵阳孔学堂作为一个事业单位,要研究传统文化,需要有自己的学术人才队伍,完全靠高校派送,并非长久之计。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姚新中说,与贵阳孔学堂签约,对人大讲,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孔学堂》应该多发原发稿,并且提高学术性,另外,如果《孔学堂》能进入学术评价体系,这将对广大的学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值得考虑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乌云毕力格说,作为国内高校中成立最早的国学院,该院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与贵阳孔学堂有很多合作的结合点。特别是国学院有一个传统文化教研室,人大的师生进驻孔学堂后,这个教研室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赵玉麟说,贵阳孔学堂社会资源丰富,对此应该加以关注,寻找它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研究,研究怎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表述,找到一种贴近群众的表述方式,将之更加有效地宣传到基层,宣传到校园,让它深入人心。

今年7月,在复旦大学与贵阳孔学堂深化合作座谈会上,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对贵阳孔学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化担当、项目规划布局、国际眼光表示高度赞许。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表示,复旦大学承担着国家孔子学院众多学术课题,拥有儒学研究的文化实力,结合贵阳孔学堂软硬件的独特优势,可以联合开展系列高端讲座。

抗日战争期间,浙大曾内迁贵州遵义、湄潭地区办学,浙大人对贵州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已载入学校史册,这种历史“因缘”成为此次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浙大副校长罗卫东表示,浙大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在贵州充分借用贵阳孔学堂国学研修平台,发挥浙大学术优势,实现双方的跨领域合作。


现场特写  

中国传统文化真美


12月1日下午,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等17个国家的20余位艺术家们走进贵阳孔学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艺术家们对孔子的思想充满敬仰,入乡随俗学着礼拜先师。

参加2014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的评委、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的外国艺术家们来到位于花溪十里河滩的贵阳孔学堂,艺术家们一进入孔学堂就被大气的汉唐风韵建筑震撼,在整体参观之后,艺术家们早已对中国文化充满期待和兴趣,惊讶在内陆省份能有可以和北京、曲阜相媲美的孔学建筑,纷纷赞誉孔学堂带来的“震撼”。世界著名艺术家、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河口洋一郎激动地说:“在日本,我们对王阳明先生崇拜得五体投地,今天见到了老师的老师,孔学堂很了不起,贵州不仅自然美、风景好,文化也很优秀。”

为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历史名人更加生动,更具传播力,“外国漫画家眼中的孔子”作品征集活动将在12月启动,面向全世界漫画家征集作品。据了解,以动漫形式面向全世界推广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尚属首次,届时,征集作品将在贵阳孔学堂进行综评,获奖的漫画家将在贵阳孔学堂现场作画,并在举行作品展示及举办国际论坛活动。


随堂笔记

辽宁大学教授涂光社:《文心雕龙》的现代启发


《文心雕龙》成书于1500年前的齐梁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首屈一指的经典,是古代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巨著。近年来,对他的研究已成显学,既是集成性的明清学术之自然延伸,更是西学东渐以来反思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他“体大精深”,展示出民族心理、文学意识、思维方式、理论批评的特色。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充分地认识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律,对古人这方面的独特建树、乃至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理解更为深刻,能大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我们构建先进的文艺理论、振兴民族文化的自信。

站在现代理论高度重新认识中国古典文化。这部经典著作用文学文章来阐述孔子的思想,构建新的讨论文学体系。以开放包容、惟真理是从,及“不屑古今”,重剖析、务折衷为立论原则,开后世讨论文学先河。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刘勰表明了他的写作心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不可穷尽的。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去了解和把握无穷的外物,实在太困难了。但是,如果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遵循一定规律,找到窍门,难题也是容易解开的。刘勰所面对的人生课题,就是研究和总结文学创作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悉心地钻研和品味各类佳作的真义。作品是心灵的结晶,文学史是心灵史,作为集大成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寄托着刘勰的心思、抱负和宏愿。

《文心雕龙》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发意义?《文心雕龙》立论广泛,将一切文体视作文学并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这些长期沿用,高度成熟的文论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对写作和创作文学作品不但进行了理论上的批判,更重要的是进行了全面、详尽、结构完整的分析和讲解,可操作性极强,务求“求实文风,平和朴素”。


(以上文字由通讯员赵相康整理)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7867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