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茶馆 >> 正文

影视能否回到文学故乡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国平    阅读次数:8621    发布时间:2014-12-08

  “不管影视走得多远,都要回到文学故乡。”日前,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在京召开2014影视文学座谈会,《当代电视》杂志主编张德祥在发言时如是说。

  但是,导演、演员与编剧之间发生理念上的冲突已经不是新闻。“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 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 创作的原意。”这是2014年安徽省高考作文素材,涉及“剧本谁说了算”的热点话题。再说了,文学“故乡”似乎已经习惯将影视这个“游子”拒之门外,主流 的文学奖项很少将剧本纳入视野,登载剧本的文学期刊凤毛麟角。

  影视与文学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两者如何实现友好相处、良性互动?与会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影视剧就是用影视的方式写一部文学作品


  “谈影视文学,主要是谈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或者是改编与被改编的关系。”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剧本应该是电影生产的一个根本性环节,但有时看场电影不免愕然:怎么这样的本子也拿出来拍,而且还花费千万元的资金?

  面对强悍的电影工业,作家何为?剧作家程蔚东介绍说,西方国家曾经有过一股“作家电影”的浪潮。这些电影大多专注于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 些人物,且多有自传色彩,制作上则往往集编剧、导演、音乐,甚至制片于一身,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创作风格特征。他认为,导演拍影视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 是用影视的方式写一部文学作品,通过影视手段来表现审美理想。

  中影集团原董事长韩三平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要拍摄一批中国式“作家电影”。在他看来,这些电影应该由生活阅历丰富、对社会具有深邃洞 察力和卓越表现力的作家,也包括部分导演来执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捕捉到大众广泛关注的生活热点、社会话题,并用质朴的电影手法加以表现。

  就电视剧而言,剧本应该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文艺报》原总编辑范咏戈给出的思考是电视剧应该以故事为本。他认为,一部电视剧要成为精品,有几个绕不过去的坎儿,除了思想为尊、愉悦为旨、技术为上之外,就是故事为本。

  “电视剧好看不好看,关键看是否有不落俗套、具有足够叙事张力的故事。一部电视剧没有好故事,无论怎么‘打造’,也不会吸引人。”范咏戈说。


  文学性进入影视不是主导,而是服务


  文学与影视友好相处原本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当下彼此却闹着别扭,互相不爱搭理,原因何在?

  “文学不应该以贵族目光打量影视,甚至分个我尊你卑。另外,影视也不可忽视文学意义的进入,文学对时代、人生的思考可能更深刻,而且文学在语言、形象、讲故事等方面有诸多长处。”在范咏戈看来,理想的目标应该是两者“通”而不同,各美其美。

  对于影视而言,文学是基础。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应该有所变通,文学这个基础要与现代电影工业体系、运作方式进行有效衔接。

  饶曙光说,当前电影市场存在单纯的粉丝消费现象,而要走向更为理性、多元的消费,亟待引导和培养高层次观众群体,这是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的 一个关键问题,“观众的欣赏趣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走向,所以需要有效推进电影文化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审美水平。在这方面,文学可以起到支撑性作 用”。

  所以,剧作家必须锤炼自身的功夫。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认为,剧作家深入生活易,提炼生活难。深入生活应该是一个萝卜腌制咸菜的过程。他说,剧作家要在生活潮流中有所触动,再引发内心的激动,然后涌出创作上的冲动,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不过,有些影视作品拥有了一流的文学元素,却在市场上遭遇“滑铁卢”。范咏戈认为,这固然可以责怪市场和观众趣味,但也需要承认我们对影视文学性的认识存在偏颇。

  他表示,文学性进入影视不是主导,而是服务,这种服务多数情况下应该构建在影视剧先天具有的规范和功能之内。影视剧文学性的前提应该是承认 文学性仅仅是构成影视剧的一部分,只有以银幕、荧屏效果为影视创作的最终目的,才可以使编剧将文学性有效转化为视听形态,从而产生优秀的影视作品。

  “文学界不要把影视剧创作中出现的剧本荒、叙事苍白、思想庸俗等问题归结为文学性因素的匮乏而大声疾呼,却不去认识当代文学进入视听艺术所缺乏的必要基础。”范咏戈提醒道。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951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