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黔北沙滩:百年文化 根生四海
信息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刘辉 肖燕 向策    阅读次数:5769    发布时间:2013-10-06

沙滩村位于遵义禹门乡乐安江畔。

 

  黎庶昌的故事:

 

  百年前提出北京应建城市下水道管网 主动请愿东渡日本阻止甲午海战开战

  在黎庶昌故居的沙滩文化陈列馆,我们不仅了解到“平播之役”后迁居遵义沙滩的黎氏,因家学深厚、人才辈出,构成了“沙滩文化”的主体,还详尽获知了与郑珍、莫友芝同受黎氏家学哺育,以“郑、莫、黎”并称的“沙滩文化”代表人物之一——黎庶昌的仕官生涯,了解到“清末贵州走向世界第一人”起伏跌宕的人生故事。

  清末外交官黎庶昌在出使日本的第三年,上疏朝廷《敬陈管见折》,其中“京师宜修治街道”认为朝廷应该重视城市建设以显示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明确建议北京应当建设完善的街道及下水管网。

  这个百年前的上疏奏折,之所以具备如此“超前”的眼光,源于黎庶昌之前出使欧洲期间关注西欧各国城市建设,他特别对法国巴黎的街道和下水道作了专文介绍,将巴黎“地下水沟非常宽敞,游人可坐车、船在其游览”的城市下水管网与伦敦的地下铁道,并称为“两绝”。

  此外,黎庶昌还提出“水师宜急练大支;火车宜及早兴办;公使应优赐召见;商务宜重加保护;度支宜豫筹出入;遣亲贵大臣赴欧美考察。”

  “可惜,他的远见卓识被总理衙门以‘情事不合’为由,原折退回,根本没有摆上皇帝的龙案。”沙滩文化陈列馆讲解员伍琳介绍说。

  黎庶昌个人际遇和开阔视野,源自少年起在沙滩受深厚家学影响继而产生不凡抱负。清咸丰十一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次年,慈禧太后下诏求言。26岁的黎庶昌以康贡生上两道《上穆宗毅皇帝书》(即著名的“万言书”),总括当时天下十二种“危道”,慨然陈述了兴利除弊的大计方略。

  就是这封“万言书”,让黎庶昌由此受到朝廷重视,被派往安庆听候曾国藩调遣,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同为“曾门四弟子”,开始一步步走进人生的辉煌。

  从清光绪二年(1876年)始,黎庶昌随郭嵩焘等人任驻英、法、德、西班牙等国参赞,在欧洲五年,考察游历西欧十国,成为当时为数不多可以近距离感受西欧列强现代文明的中国人。他在欧洲注意考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和民俗风情等写成《西洋杂志》,被誉为“西洋风俗图”,是重要的散文和地理学著作。

  光绪七年(1881年),他出任驻日本国大使,先后用六年时间对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开始形成维新思维。

  光绪十年(1884年),黎庶昌写成《敬陈管见折》呈总理衙门,主张“整饬内政、酌用西法”,从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阐述改革措施,走强国富民之路,集中体现了其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可惜清廷并未采纳。

  甲午战争爆发前,黎庶昌以对日本国力的了解,“知战难胜”,愿再东渡与日本交涉,力阻开战,未被允许。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又提议朝廷官员每人捐一万两白银充做军费,也被否决。之后他每闻战败的讯息,极度忧愤,以致眼疾复发。

  光绪二十一年,他带着未竟的权时达变的革新思想、未竟的“强国梦”,落叶归根返回自己心中最美丽的地方——遵义沙滩,两年后病逝于故居。

  伍琳介绍道,黎庶昌主要成就在于外交,而沙滩文化“重视教育”,也对他产生深远影响。比如他用自己的薪俸修筹的西南地区第一所新式学校——川东洋务学堂。川东洋务学堂选送到英法留学的优秀者,成为清末西南首批留学生。

 

  莫友芝的故事:

 

  一次意外邂逅 成就一生辉煌

  “关于莫友芝的生平,要从一次邂逅故事开始。”伍琳说。

  1847年,36岁的莫友芝进京会试,等待放榜的空隙,他经常去京城琉璃厂寻觅古籍秘册、名人书画,收获颇丰。

  一次,他在一家书肆看书,偶遇一位湖南口音的京官。两人互相攀谈,论及汉学渊源流派,莫友芝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听者正在研读汉学,非常钦佩他的学识,后知莫是贵州人,不由惊叹道:“不意黔中有此宿学者耶!”

  莫友芝无意中邂逅的就是大名鼎鼎、官居二品的朝中大员曾国藩。曾国藩立即在虎坊桥办了酒席宴请莫友芝,由古文经学家刘传莹作陪,体现了一片爱才之心。

  但时运不佳,莫友芝此次会试又失利了。曾国藩到莫友芝寓所安慰他。分别之后,二人互有书信、诗文来往,结为终身挚友。

  十几年后,莫友芝到江南入曾氏幕府,曾国藩待以宾师之礼,命幕客中习汉学者拜莫友芝为师,并要长子向莫友芝请业。得曾氏帮助,安居乐业,成就了莫友芝晚年对版本目录学的研究,其目录学专著《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被目录学者视为“枕中鸿宝”。

  晚清外交官黎庶昌的一生成就,其实也离不开莫友芝的推荐。1863年,黎庶昌也入曾氏幕府,因是莫友芝亲戚,得到曾的赏识和重用。

 

  郑珍的故事:

 

  迁居沙滩育“巨儒” 清代“孟母”留芳名

  在沙滩文化陈列馆中,关于郑珍的介绍,有一幅名为《郑母耳环换书》绘画,讲了这么一件事情:1832年春,郑珍要购买几种《礼》书,银两不够,郑珍母亲便用自己的耳环换得书籍。她笑曰“我不谓一小环,换得若干礼器。”这些《礼》书,对郑珍的学术研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就了他的《礼仪私笺》专著。

  “说起郑珍的母亲,有一个可以和‘孟母三迁’相媲美的故事。”伍琳讲述道。

  郑母黎氏,是沙滩文化启蒙者黎安理的三女,又是沙滩文化推向辉煌的关键人物黎恂的胞姊。因早年家境贫寒,她从小在困苦环境中磨炼,又受家风熏染,一辈子勤劳简朴。她对子女教育严格,救助贫苦,邻里和睦,手不辍劳作,所以郑珍的品德情操,受母亲的影响极深。

  郑珍14岁那年,因为老家天旺里一带社会风气极坏,游惰者成群结队,聚众赌博、骗取钱财、酗酒闹事等事件时有发生,郑母深恐这种恶习祸及子孙,毅然迁居到文士荟萃、乐诗读文、文化环境丰沃的沙滩村。在这里,郑珍的外祖父和舅舅黎恂以深厚的家学哺育着这位未来巨儒和诗家的成长。

  母亲还影响了郑珍对女性的评判标准,他后来娶了心性德操颇似其母的黎氏表姐,两人甘苦共品,相互扶持一生。

  郑珍的女儿郑淑昭也是位出色的教育家,在娘家23年熟读父亲的许多藏书,并继承了祖母和母亲的优良家风,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以口授的方法,把郑氏家学传授给儿辈,最后三个儿子皆成名士。

  “郑母是入传《清史稿》的20多位贵州人之一。”伍琳说,黎、郑、莫三家有6人入传,郑珍将母亲的懿言嘉行录载于《母教录》一书中,在晚清广为流传,史官据此把“郑文清妻黎”录入了《烈女传》,流芳后世。

 

延伸阅读

  沙滩文化精神仍在发扬光大  ——访我省文史专家黄万机

 

  本报记者通过专访省社科院研究员、文史专家黄万机先生,对“沙滩文化”的成就及当今的研究成果有了更多的认知。

  黄万机先生出生在紧挨着沙滩的另一个村庄,对家乡的眷恋,让他坚持研究“沙滩文化”已有三十三载,著有《黎庶昌评传》、《郑珍评传》、《莫友芝评传》、《沙滩文化志》、《沙滩文化研究文集》等专著。而作为纪念贵州建省600年丛书之一的《沙滩文化史》也即将出版。

  “沙滩文化以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为主体,也有农学、地理学、医学等方面的专著。它广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外来文化的优长,又具有地域的特色。”黄万机说:“郑、莫、黎三家著述宏富,各种专著221种,约2000万字,许多研究在当今还有非常大的影响。”

  “由郑珍、莫友芝合纂,被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中第一’的《遵义府志》,资料齐全,考证精赅,参考书目达400种,用进步发展的历史观评说史事。最突出的是文笔流畅,许多篇幅都是精美的散文。”

  多年研究“沙滩文化”,黄万机总结了不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成果——

  一是现在新编的《辞源》,多处引证于郑珍的专著《说文新附考》、《说文逸字》。

  二是莫友芝所著、先后再版六次的《韵学源流》被学术界定为中国第一部音韵史专著,是治音韵学史的必读参考书,《吕亭知见传本书目》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必备的工具书、教科书。 此外,莫友芝收藏的珍稀孤本如《唐写本说文》(本部)、《玉版十三行》(拓本)、《徐霞客游记》(手稿)等,现为稀世之宝,享誉华夏。

  三是黎庶昌编纂的《古逸从书》,集考据训诂之大成,由贵州人民出版社重刊向全国发行,现在仍是中国朴学最权威的书籍之一。

  “沙滩的文学成就,经黎朝邦起几代人努力,成果辉煌,有‘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的中肯评价。”黄万机说。

  “坚持办学、刻苦学习、购求图书、遗惠后人;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勇于革新开拓。”他说,“这些都是‘沙滩文化’遗产的精华。而由‘沙滩文化’积淀成的‘诚朴刚正、刻苦奋发、谦恭厚道、忧国爱乡’等‘沙滩文化’精神,仍值得当今社会认真研究、借鉴和发扬光大。”

  黄万机还介绍道,近20年来,对“沙滩文化”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高潮,研究者来自省内外以及海外多个国家,研究成果丰硕。现已刊行相关论著80多种600多卷,有诗词集、小说集、书画集、经学专著等,不少得到学界很高的评价。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施吉瑞教授,已是研究“沙滩文化”的专家。

  2007年,施吉瑞在美国读到黄万机先生的《郑珍评传》后,不远万里专程来黔拜访,并亲赴遵义沙滩,为郑珍执帚扫墓,此后他致力于沙滩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写有专著《郑珍:遵义沙滩派及中国现代性的起源》、《郑珍诗歌选译及研究》等,在施吉瑞的眼中,郑珍是“清诗第一人,可与杜甫齐名。”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985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