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化艺术 >> 曲艺 >> 正文

京剧版《堂·吉诃德》拓展贵州文艺视阈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周静    阅读次数:7255    发布时间:2015-01-12

东方国粹——京剧,西方经典名著——《堂·吉诃德》。以京剧这一中国戏曲表现形式演绎《堂·吉诃德》。这是一次舞台艺术的大胆创新实践之旅。

2014年年初,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评价说:“贵州报送的新剧目中,京剧《堂·吉诃德》很有创意。”盛夏,贵州京剧院排练厅,京剧《堂·吉诃德》里生、旦、净、末、丑,每个角色,每个行当,一个都不少。主人堂吉诃德的马变成了马鞭。初秋时节,在西班牙王国第二大城市暨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巴塞罗那市的两座剧场内,京剧《堂·吉诃德》在巴塞罗那市政厅剧场举行的“亚洲艺术节”开幕式上首演,一炮走红。接下来的一段时期,中国京剧艺术与西班牙世界名著《堂·吉诃德》成为西班牙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编者按


从20多年前的《打瓜缘》,到今天的《堂·吉诃德》,贵州京剧院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

近年来,贵州京剧院频频在国外进行大型演出:2012年参加英国伦敦奥运闭幕式;2013年参加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戏剧节,悉尼为此还专门举办了第一届京剧节;今年9月受邀参加西班牙巴塞罗那主办的第13届“亚洲艺术节”,10月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中国京剧艺术节”。身影频现,博得广泛注目。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的音乐、文学、历史以及传统的审美无不在其中有所体现。当今流行文化盛行,如何传承和发展京剧,让这门古老的艺术重现昔日辉煌?梅兰芳早年曾说:“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任何文化艺术,都不能一成不变封存在博物馆里,要生存就要有所发展,有发展就有变革。但怎样变革,以什么样的尺度变革,这些都是一种挑战。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戏曲界的专业人士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这方面的佳作以新编京剧《赤壁》为代表。大胆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让更多的观众看懂了京剧。此次贵州京剧院到西班牙演出的《堂·吉诃德》,就是一个很好的现实样本。

推出《堂·吉诃德》,国内没有范本可资借鉴,如何运用京剧的服装、扮相、唱腔来演绎《堂·吉诃德》里的人物形象,对贵州京剧院而言,可谓困难重重。2014年9月中旬在西班牙的两场演出,当二胡和唢呐演奏的《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音乐响起,京剧扮相的堂吉诃德和桑丘亮相舞台,全场观众用“沸腾”二字证明了贵州京剧院的创新成功。

无论何时,创新永远是艺术生命力的内核。贵州京剧院以生动的实践,丰富了京剧艺术,拓展了自身的市场空间。


跨文化戏剧的创作实践


贵州京剧院这些年始终关注着社会文化生态的变化,尊重传统,但又不断激活传统。除了不断打磨精品剧目外,还致力于对“跨文化戏剧”的创作实践,且获得了良好的成绩。早在2002年6月,贵州京剧院就将排演的英语京剧《打瓜缘》、《赤桑镇》(唱段)、《苏三起解》(唱段)和《霸王别姬》送进贵州高校。在贵阳医学院礼堂里,千余名观众欣赏着英语京剧剧组的一台英语京剧晚会,演出不时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贵州京剧院英语京剧剧组是全国惟一用英语演唱整出京剧的专业表演艺术剧组。1990年,《打瓜缘》一剧曾应邀参加第11届亚运会艺术节演出,1991年上了春节联欢晚会,1994年,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栏目还对《霸王别姬》作了专访,受到京剧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被誉为“京剧界的创举”。此次复排的剧目,从剧本翻译到演员,对京剧的诗赋和内涵进行挖掘,在“英语”和“京剧”两个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使许多外国观众第一次无语言障碍领略了中国京剧。

来自英国的贵州大学的外教Gene和来自英国的贵阳医学院的外教Mary说:“在贵阳我第一次观看京剧,很轻松地欣赏到了一个完整的小喜剧(指《打瓜缘》);一个完整的悲剧(指《霸王别姬》)。正如观看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让我感到十分惊奇,十分震撼!”来自美国的贵阳一中的外教Kate说:“演员的念白很清楚,《霸王别姬》的感觉十分庄重,《打瓜缘》表演滑稽幽默。”

贵阳医学院侯教授认为,英语京剧走进大学,从剧本的选择上来说,戏剧性很强,《打瓜缘》很生动,很诙谐,通俗易懂;而《霸王别姬》则庄重严肃,历史的流传久远,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我们一直在说中国文化深远,却很少有人深得要领,更何况有着文化差异的外国人士,怎么交流,怎么让人明白无误,首先要突破语言上的栅栏。京剧的很多传统的东西,通过翻译及演员们的努力,生动地再现;京剧的唱、念、做、打,增进了观众的理解。

《堂·吉诃德》出品人、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说,“这次尝试排演京剧《堂·吉诃德》,我们吸取了以往实践的经验,严格按照京剧呈式进行艺术创作和编排,推陈出新中,西方骑士的典型人物用京腔京韵演绎得别有风味。”


中国国粹与世界名著相遇


纵观国内,“跨文化戏剧”已经成为京剧艺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京剧的跨文化创新最常见的做法之一是“洋剧中演”,即将外国经典剧目或著作改编成为京剧,将故事“中国化”。新编京剧《堂·吉诃德》根据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作家米盖尔·德·塞万提斯所著《堂·吉诃德》改编。今年恰逢“2014西班牙马德里·多彩贵州文化节”部省年度合作项目启动之年。新编京剧《堂·吉诃德》的创作者忠于原作精神,忠于中国戏曲的艺术规律,以京剧的形包装塞万提斯的魂,再吸收多种艺术元素加以丰富。主演文武兼优、唱做并重,力争让观众欣赏并认同“堂·吉诃德在中国”的京剧呈现,感悟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所蕴藏的巨大包容性和塑造性。

创排于2013年的京剧版《堂·吉诃德》,通过不断打磨推敲,从编剧、演员、舞台美术、音乐设计,各方面来说,都做得很好。贵州京剧院有这么一个特点,一旦抓住一个戏就不放,《堂·吉诃德》是可以走出国门的好戏,是可以得到东西方观众们喜爱的好戏。

数易其稿的新编京剧《堂·吉诃德》最终于9月在原著故土西班牙揭开神秘面纱,成为“2014西班牙马德里·多彩贵州文化节”最引人注目的节目。

我省文化学者何光渝认为,“先锋性”依然是一些新锐文艺从业者(突出于美术和诗歌创作)颇具探索勇气的艺术追求,这不仅表征为艺术观念的激进,更指向全球化时代文艺应有的世界性眼光,从“另类”的侧面拓展了贵州文艺的视阈,丰富着当代的“贵州形象”。贵州文艺正是通过上述这些(当然不仅这些)方面的形象塑造,向外界展示出新的“贵州形象”。

侯丹梅表示:“京剧《堂·吉诃德》是贵州京剧院在探索‘跨文化戏剧’创作实践过程中迈出的又一脚步。”

冯冠博在《堂·吉诃德》剧中饰演主角堂·吉诃德。塑造堂·吉诃德,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积累了大量传统戏手段的冯冠博,把京剧中塑造人物的手段打碎了,重新整合。

为了演好这个来自西方的流浪者,冯冠博借用了青衣、花旦、花衫、娃娃生多种行当的手段展现。他说,堂·吉诃德太多面了,野性、善良、狂放、纯真、魅惑……这种多面性太吸引我了,而且我演的很过瘾。嫁接的合理、不生硬,让观众觉得既好看、又不失京剧本体元素。冯冠博说:“虽然这个人物很洋气、可他一举手、一投足间,仍是京剧,我运用了一切京剧手段来表现和丰富他。”


贵州京剧西班牙熠熠生辉


作为第13届“亚洲艺术节”开场演出,由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姜刚杰率领的来自贵州京剧院的40名演职人员,用国粹京剧成功演出西班牙世界名著《堂·吉诃德》,连续两场演出,(其中一场是纯商业演出,门票全部售罄)获得现场观众的好评和赞赏。

“在西班牙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粹京剧《堂·吉诃德》能超过预期,赢得西班牙人民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再次用实际成果说明艺术无国界,经典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馆总领事屈生武说。

9月18日晚8时,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馆总领事屈生武、巴塞罗那省议长埃斯特万、西班牙外交部下属机构亚洲之家主任莫雷诺和当地政界、文化界嘉宾以及西班牙各界名流300多人欣赏到来自中国贵州纯正的京剧《堂·吉诃德》。

当二胡和唢呐奏响《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台下观众已然情绪饱满而热烈,当京剧扮相的堂吉诃德和桑丘亮相舞台,观众直接就沸腾了。

演员唱戏和台词都是用的中文,同时在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会打出加泰罗尼亚语字幕。不过对于熟知《堂·吉诃德》每一个情节的当地观众,语言显然没有成为影响他们欣赏这出节目的障碍。

演出中,来自中国贵州京剧院的演员们为当地观众带来了一场独具特色的京剧版《堂·吉诃德》。全剧采用京剧的表现手法,演员的唱腔、武打、部分服装都是京剧风格的,一些情节借用了中国京剧的传统桥段来表示,同时也引进了一些西班牙元素,比如西班牙音乐,舞蹈和部分演员服装。为了拉近与当地观众的距离,演员在对白时,偶尔还蹦出一句简单的西班牙语,风趣十足。背景音乐是西方音乐与中国传统乐器交相呼应,这是东方戏曲混搭西方骑士,传递给西方观众京剧文化视觉、以及听觉上的美感与艺术性,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了中国的国粹京剧。

整场演出,剧院里座无虚席,甚至连座位旁的台阶上也坐满了人。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兴犹未尽,在门厅举行了鸡尾酒会,相互交流切磋。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常世儒说,这种融合了西班牙元素的京剧表演在让观众产生亲切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京剧的魅力,希望这些活动让当地人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屈生武总领事说,很高兴能看到以中国传统戏曲的形式来演绎西班牙文学的经典著作,相信这一次中西方文化的闪亮融合定会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不同感受。

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君以及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文化参赞庄丽肖认为,中西结合演绎世界名著,本台节目经过打磨已趋成熟,可推广到拉美西班牙语系国家如墨西哥等地巡演,并愿为此进行协调和努力。

除作为亚洲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外,京剧《堂·吉珂德》还于9月19日登台巴塞罗那Caixa Forum剧院,近400名西班牙观众观看了表演。

常世儒表示,这场京剧表演同时也是庆祝巴塞罗那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文化巡展的一部分,接下来,在巴塞罗那还举办了一系列以中国文化艺术为主题的活动,孔子学院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当地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0973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