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祭报京“1.25”火灾一周年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周太维    阅读次数:6052    发布时间:2015-01-24

几百年的沧桑,

蕴育了一个独特的民族。

一个被人遗忘的部落,

独特的语言,

仅仅不足一万人。

说是古越的分支,

略去于南侗的鼓楼,

没有北侗的风雨桥,

唯独吊脚楼上的棉布,

黝黑又悠长。


百家的基业,

铸成“七十二台阶”。

鳞次栉比的是历史的屋檐,

见证历史的沧桑;

那一石阶古道,

朝阳眷顾了五百年,

洗葱池旁莫嘎树的烙印,

谱写真爱的传说。

后屯屋上边的“文文树”,

是丰收致富的神往。


歌声传情,

情里传承千古。

到过最远的地方,

莫过于太阳西下的对门山,

歌声里却唱着洞庭湖。

听过最远古的故事,

莫过于唐宋,

歌声里却传有了魏晋。

侗音独调,

却唱出了华语汉字。


民淳意朴,

以骗偷为羞耻;

众善心团结,

尊老爱幼为美德。

民易安于现状,

不求高楼大厦,

可躲雨的住所即可,

不奢荣华富贵,

粗茶淡饭平安足矣。

依旧古老的历史印迹,

沉睡在远离喧嚣的深处。


沉睡的不仅是商业经济,

更是迟来的灵魂,

无情的火海,

冲击了大众的心,

团结如蚁部落,

换回不了泯灭的印迹。

被人遗忘的角落,

或许今天,

有人会想,

追回却无人可追回那段古迹。


远古百越的泪,

浇不灭的不仅仅是火海,

更是历史的痛惜,

痛惜而追寻的,

或是那段宁静,

那段随遇而安;

火海,

泯灭的不仅仅是那古迹,

更是那众人遗忘的那些淳情。


备注:1、“七十二台阶”,指的是芦笙塘到政府的那段古老的石板台阶;“七十二”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 犹如“三年五载”(三年五年或几年、形容时间很长)一样。

     2、“文文树”,侗歌里昌的一个歌词,表述一个树与金钱的故事(略)

     3、莫嘎树,指的是洗葱池附近的一棵古树,树上留下了凄美爱情的故事——良英和桥生的殉情鞋印(略)


【编辑:卓礼黄】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642129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