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文学生态 构筑酒都文化高地
——仁怀市五作家四新书出版座谈会观点荟萃
编者按:2015年1月21日,仁怀市2015年文艺作品(出版)座谈会召开,集中研讨我市青年作家骆科森、潘磊合著《年轻的上午》,草根作家张贵权所著《春风喊醒花朵飞翔》,外籍作家严新所著《月光下的洪渡河》和女性作家李春梅所著《烟雨茅台》等四部作品。市政协副主席杨应道,省作协副主席、茅台集团文化处处长姚辉与仁怀文艺界知名人士分别作精彩点评。对与会专家学者点评略作梳理,以飨读者。
省书协会员、市政协副主席杨应道——讴歌时代感恩家乡 构建茅台峡谷文学
以第三只眼睛的方式,以观察的心态纵观仁怀文化,仁怀文化繁荣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四部作品的出版,是对仁怀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学是奢侈品,在清贫中坚守和执着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每一个作者,都在用自己的思想构筑自己的高楼大厦和精神家园,寻找自己的灵魂所在。每个人的心灵都装着乡土抒写感恩,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块坚硬的磐石,坚挺起生命的脊梁。
文学创作之路遥远而艰辛,需要在自觉自信中辛勤耕耘,以好的作品鼓舞人、塑造人、感染人。仁怀文学创作者要勇担重担,敢于担当,担当起振兴仁怀文化重任。乡土是文学的土壤,充满着爱恨交织,要情系乡土,用文学的形式讴歌时代、感恩家乡,做好美文美学创作,文学的写作技巧还应提升更大的空间,从真、善、美去展示社会的各个层面,以修身齐家的高度,用自己的情感引导更多的人,共建精神家园。要不离不弃,坚守清贫寂寞,立足乡土、立足时代、立足定位,开放思想、立异立新,创作更多优秀作品。文学的本身并不完美,要多开展文学评鉴活动,在接受批评中不断充实完善。要立足团队与文学的风格定位,构建茅台峡谷文学,以仁怀自己的方式,找到共同的力量,以高尚者的座佑铭,让仁怀的文化走得更坚更远。
省作协副主席、茅台集团文化处处长姚辉——建立良好文学生态 对外展示精品力作
仁怀文学整体创作氛围好,群体增强、老中青结合,同时还吸引了外来力量,文学作品载体形式多样、内容宽泛,精品力作多,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展现出活力与实力,形成了集束性、炸药包捆绑式的全面展示,具有扩张力、推动力和影响力,充分展现了仁怀文化繁荣发展新气象。充分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四部作品呈现出良好的文学生态,用作品说话、原创性强、内容丰富,有血有肉,有良好的态势和风貌,有深厚的基础和优秀传统,树立了精品意识,有整体推动力。《月光下的洪渡河》有人文精神和独特的见解,与乡土气息结合起来,给黔北文学创造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烟雨茅台》作品对生活的的质问和对乡土的扣问,引人深思、颇具分量,表现了作家的态度,体现出文学创作的孤独、艰辛、坚守。《春风喊醒花朵飞翔》质朴,在浓浓的乡音中,体现出对生活的感恩。《年轻的上午》两作者写作各有风格,写出生活中诗意化的东西、找准生活的坐标和生命的存在感,构思灵巧,有自己的语言方向。诗歌在创作表达上应做加法和减法,增强诗歌的血肉,拓展诗意表达的视野,写精练的诗、经典的诗。
姚辉建议,地域文化要与时代精神紧密融合,每一个创作都应有时代精神,触动灵魂,减少泛化的东西;文体的意识要进一步强化,增强文学的形式感,使文学走向多元化;群体之间要加强切磋,形成良好的文学创作气候,建立仁怀良好文学生态,创造更多条件,对外展示仁怀精品力作。
市作协顾问、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龙先绪——以清新高雅思想 寻找心灵的归宿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故乡情永远是人割不断的情结,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无论走在哪里,都在心中流淌。《春风喊醒花朵飞翔》内容丰富,写出了乡间的山川河流、蓝天白云、村庄田野、牛马羊群、乡亲父老,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情感交织、如诗如画的乡土画卷。乡土诗人土色土乡的诗,读起来入情入境。在表现手法上,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是值得一读的乡土作品。作者是一位农民诗人,以清新高雅的思想在清贫中坚守,从文学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说,在这个经济繁荣的时代,我相信人间的真情和生活中的感动总是存在。因此,我相信这类澎湃着人间真情和生活感动的诗歌,不会没有存在的意义。
文学作品总是充满着一些缺憾。作品还应从精致极致上下功夫,繁琐的语言更加精炼,广阅传统诗歌,把握住诗歌的节奏和意境,与读者进行心灵对话,产生强烈共鸣,是作者应努力的方向。
省美协会员、市文联副主席戴玉松——评判中激起文学生命的浪花
今年1月8日,王跃文长篇小说《爱历元年》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致辞中表示,以往的文学作品研讨会,半天时间里发言的专家经常有三四十人,结果专家发言时间都比较短促,无法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与充分点评。他说“开研讨会又不是办喜事,用不着冠盖云集”,期待文学批评家坚持辩证地读解作品,“既要讲长处,又要谈问题,这才是研讨会的本义”名家的褒奖是对作品的肯定,名家的批评是对作者的激励,期盼在对作品的评判中激起文学生命的浪花。
文学是文化最大的范畴。最为普及的艺术,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巨大。出集子是证明文学的认真态度,用作品说话,以集成示人,今后要多举行这样的活动。仁怀文学已呈现良好态势,市文联将集聚仁怀文化优势,为文学爱好者搭建良好创作平台,群体发力,构筑仁怀文化高地,创造仁怀崭新的文学天地。
市人大科教文卫民宗委副主任穆仕赟——扣开古镇内心深处最婉约的情怀
思绪是文章的脉络。《烟雨茅台》思绪有弹性,写人写事有别于他人的敏锐眼光和洞察力,作者从不同的视角给人们传播美的东西。语言立意有高度,写作技巧有广度,思想内涵有深度。文如其人,体现作者深厚的功力、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立意。
“在古镇的心跳里,总有为酿酒而辛劳的脉动。”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语言带给读者联想翩翩,扣人心弦。“茅台镇像一张网,表面都坦露在阳光下,实则各家有各家的章节,各家有各家的脉络。”诗一般的语言,将茅台古镇跳动的脉搏展示得淋漓尽致。
作品构思巧妙,角度新颖。“屋顶上湿湿的雨雾,荡漾的是清清的水墨,檐角上串串的雨线,像是屋顶上流下的墨汁,滴滴的雨声,扣开的是古镇内心深处最婉约的情怀……”,“雾霭中的茅台镇,静静的立在赤水河畔,专等每一个走进他的人……将他一点点阅读,再伟大的灵魂,终久也斗不过这肉做的居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得恰如其分,展示了如诗如画、入情入境的美。
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市作协顾问李桦林——在文学神圣殿堂 开启自己的一扇窗户
《年轻的上午》作者充满朝气,以诗人眼睛去观察传统乡土,呕歌生活,以灼热情怀去表达自己的感悟,展示匆促辗转生活的美。诗歌是作者的心曲,表现了作者对独立和物外生活的感悟。在烦躁的生活中去表现心曲,感悟的细腻体现在对诗歌的猜想。人生脚步的匆忙和文人眼光的细腻是矛盾的。对诗歌的修炼和对诗歌的感悟,应是作者持续修炼的方向。《年轻的上午》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希望却难免有几分羞涩,祝福和期待作者获取春天的朝露,为我们展示灼热的中午。
“我们试图领悟简约的乡风,却置身迷茫。在漂泊与寻觅之间,不疑难问题将诗歌收留。在诗歌的彼岸触碰或多或少的疼痛,即便是夜色无语,我们只为无穷的星光黔默揣上简单的心事,在阳光转角处,我们一次又一次被救赎。”“阳光已经出发,不问抵达,且到行者,因为行者如歌。”愿作者在烦躁的生活中寻觅细腻的猜想,在年轻的上午走进中午时空,在文学的神圣殿堂开启一扇窗户。
省作协会员、市作协主席李利维——用朴实语言 抒写对家乡的眷念
2014年,我市文艺家出版的作品推陈出新。参加讨论的4部作品,分别来自不同层面,体裁广泛,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月光下的洪渡河》主要写家乡的迷人山水和风光,也有对人生的美好感情,道出对家乡的热爱。在生活中思考,在语言中表现,但理性思考略显单薄。《烟雨茅台》文笔细腻而不飘,目光犀利而不屈,嗅觉独具而不辱,笔力沉练而不惘。《年轻的上午》,是仁怀诗歌的新秀之作。潘磊诗如歌如泣,似小家碧玉,不显山露水,常以猎奇之笔法,写意人生;骆科森诗铿锵跌宕,以意象为主的朦胧手法,追求诗歌的张力和释放。《春风喊醒花朵飞翔》其诗歌如涓涓细流,萦绕故乡,用朴实的语言抒写对家乡的眷念,是乡土诗的延续,写“人民”的作品。
“腹有诗书气自华。”四部优秀作品别具一格,各俱千秋,分别展示了他们的华彩人生,在新的起点跋涉着自己的文学之路。
省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张富杰——用爱的虔诚 抒发延续爱的永恒
《月光下的洪渡河》向我们讲述了不为人知的神奇神秘洪渡河,流淌进我的思绪,令人神往。钟情于母亲河和讴歌母亲河,是散文集的核心主题。贯穿文集始终。
洪渡河系列散文,当初是以科考报道的需要来写的,显而易见,存在的缺憾是:体裁的选择决定文本的演绎,加之对母亲河的感知还不够深刻,故而缺乏对洪渡河意蕴的整体构织。文本重在体现和传达一种愿望,令人缺少对母亲河的亲切触摸感。作家选择的文体及自己语言风格的简炼刚健,表现细腻情感就略显粗糙。
作为曾经的一名军人,使得军事体裁的创作更为成功。题材的独特性,加之作家亲身的军旅生活,一入读者眼帘便觉独特而清新。作品语言风格简炼、刚健,富有力感,特色鲜明,是一篇经典的赠言。作者善于摄取瞬间的影像,让形象与灵魂定格。文章表现追求爱情,追求生活的真实。爱的永恒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无穷的内容,作家对爱的真实描写与对爱的虔诚抒发,以及对生活追求有机契合,从而让爱得到升华,让爱永恒。
《烟雨茅台》和《又闻子规啼》,作者以孜孜以求,笔耕不辍的写作态度,开辟了自己的文学新路,以天下热土皆故乡情怀,把自己融进第二故乡仁怀这方热土,努力去感知、熟悉、感悟、体味。以细腻磁性的语言风格,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共鸣。作品感情真挚,碰撞出思想火花,智慧如金的思想升华、闪光的语言令人深思,令人振奋,令人遐想。
市作协会员蔡鹏——文学 是心灵获得新生的思考
《月光下的洪渡河》,是一本沉淀着作者充沛感情的散文集,犹如在凌冽寒冬中欣赏着一树开得芬芳的腊梅。别具感怀的纪实手法,激情豪迈、铿锵坚毅,撰写军旅记忆。军旅经历,让作者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不断催生新的感怀。爱的畅想,流露于笔端月光下的浪漫主义。在作者的笔下,花香弥漫的文字,汩汩暖流清澈流淌,甜蜜与忧伤,真情流露,没有一丝多余的渲染,便是作者最具特点的浪漫主义。
文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心灵获得新生的思考。扎根乡土,描绘独特风景。独乐于故乡山水写人、写景,这是一个人心中最淳朴的感情,给人留下风光无限的记忆。对边城文学特点的思考,作者另有立意。我们也看到另一条河的身影,悠悠沱江水,淳朴翠翠情。很少有一条河,能因一部小说而活起来,也很少有一部小说,因河而纤尘不染。于细微处见真性情,在小事中,用文字发掘生活的意义。《月光下的洪渡河》,记述军旅、描绘爱情,醉心山水,思考人生。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