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村庄的胎记(散文诗 组章)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路志宽    阅读次数:5752    发布时间:2015-03-06


一岁一枯荣的草,和秋风,和镰刀,和锄头,和毒药,一次次抗争过。

最后,草在一次野火中,浴火重生。

在我村庄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随处可见一望无际的青草,它们饱含泥土的清香,并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诠释着生机盎然。

头戴草帽,脚穿草鞋的祖祖辈辈,也是生长在乡下的一种草。

小小的弱不禁风的一根草,每一根都是村庄身上的胎记,每一根都和乡愁有关,每一根都能在思乡的夜晚牵出我的热泪两行。


炊烟


炊烟,是一根长长的纽带。

一头拴着我的思念,一头系着父母的心。

弯曲。缭绕。盘旋。

一缕孤独的炊烟,从乡下的农家小院中,慢慢升腾起来。

远远地撞进游子的眼中,呛出两行泪水。


泥土


比都市的柏油路,软。

所以更适合一株株庄稼的生长。高粱、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薯、萝卜、白菜......都在她硕大的子宫里,繁衍生息。

在人间,数她子孙众多。博爱的她,甚至不会拒绝养育一颗小草,一朵野花。

泥土的颜色,就是村庄的肤色,与生俱来,一生都抖落不掉。

如果说,村庄是一部书,那么泥土,就是它永不褪色的封面。


老井


辘轳转动过的苦日子,被装进照片,定格成一幅幅永恒的画面,藏进村庄的记忆深处。

一口砖砌的老井,已经干涸。

它瞪着大大的黑眼睛,注视着一望无际的蓝天,像是静静聆听辘轳吱吱呀呀的响声,村妇洗衣时的水声和笑声,以及东家长西家短的乡村轶事。

如今,老井更像是村庄身上的一块疤痕,记录着村庄那些苦难的岁月。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663049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