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岔河
我是岔河的一滴水
一滴水的默默无闻
默默无闻地聚集
一路向北
一路向着自己的命运
向大海流去
我是岔河的一滴水
一滴水看见
我贫穷的赤裸和干净
看见我的光脚丫
在岸边的哭啼和笑语
在轰鸣的波涛声里
奔跑着不为人知的
童年和少年
我是岔河的一滴水
是父亲的心酸
是母亲的热泪
是亲人们和乡亲们的希望
一路向北
寻找豁口,向远处流去
岔河啊岔河
山坡上有我
祖先和月光栖息的
狮子岩和罗汉肚
有我母亲不愿流去的一滴汗水
融入岔河的每一寸
浇灌土地的花朵
我是岔河的一滴水
蓄积能量,默默无闻
一路向北
我寻找到了感恩
成了一滴给人以干渴的泉水
但岔河的每一滴水
正在蓄积,正在凝聚
它们这些正在被发现的甘露
正被一路向北引流
它们要滋润
百万如焦似渴的心灵
岔河里的每一滴水
汇成涓涓泉流
它们曾沐浴我的失落
它们曾洗涤我的欣喜
它们的默默无闻
正被有识之士发现
它们将投身于
百万心灵的渴求
它们的奉献
在开工典礼中
成为澎湃激扬的
言词和话语
时间倒回,我就看见了完整的故乡
时间倒回两年,我看见了父亲
在床上努力睁开眼睛,努力调整肺部的声音
喊了一回我们的乳名
泪水就从眼眶夺眶而出
淹没了父亲的身影
淹没了他几十年的悲苦和辉煌
也淹没了他
和母亲吵架打架的家庭纠纷
时间倒回五年,那个拉着二胡
给丧堂带来欢乐的人
佝偻着身子,走遍百里山路
那个死了幺娘的幺叔,顾不了许多了
他含辛茹苦扶养长大的破坛破罐
已经摔了
他强作欢颜,与脑溢血一起
离开了故乡
时间倒回八年,依门而立的外婆
等不到外出打工的大舅和三姨,她的泪水
和晚年的孤寂
在深夜走失,只有月亮,照亮
她身后的空寂和迅速赶来的哭声
时间倒回十年,一个酒壶
悬挂在一贫如洗的腰中
借酒浇愁愁苦折断不了
他爱情的水,在年三十夜倒在酒中的
从云南参军回来的大哥
撒手人寰,水流向他乡
时间倒回,我看见了一个一个的亲人
全都活了
时间倒回,我的悲伤回到,曾经的幸福
点亮相聚的日子
时间倒回,所有的亲人都来了,面容清晰,微笑依然
我看见了完整的故乡
在悲剧发生之前
就活脱脱地立在,生我养我的故乡
古城
在秋天,在古城,在月光里
从夜班车里丢下的一声叹息
在蛐蛐声中寻找故乡
灯光里沉睡的街道和鼾声
敲不醒,一扇旅店的门
这是十年前一场爱情的别离
云龙山高耸在梦里
惟恐在街道上被误为贼
在月光下的毛狗草里
我认认真真地思念了一下
奢香这个小美人
代夫摄政
把青春终身奉献给了
万里美名
这秘密,像一场大雾
笼罩着九城衙门
爬上一面山坡
迎面是一个山坡
一路笑声,需要和雀鸣
经过一片毛栗地
砸出甜蜜,把风中的骨血
融进身子
需要经过草地和野花
爬上一面山坡
山坡上低矮的野竹丛
野花喷出的香味
触着鼻子
我就像爬着一幅山水画
一面是手可摸到的县城的寂静
一面是手可摸到的悠悠白云
爬到了山顶
一条水泥路的蜿蜒
伸向奎峰塔,珍珠泉
烦恼和愁闷
在我身后
丢在了喧嚣的城市
父亲
死亡如此接近,它就在你的身边
就在你手乱抓着的空气里
就在氧气瓶,吸痰器上面
就在我们熬红眼睛的瞌睡面前
就在你一句也说不出话来的口唇边
就在血压机起伏不定的曲线上
就在白衣服的摇头的一瞬间
我的心里不停地祈祷
父亲,父亲
这回你要是能摔脱
死神的手
我要把过去对你的淡漠
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但这个做父亲的人很绝情
他毫无反应,他在走他的路,他拒绝悔改
他一点也没有回头的意思
只有在担架上的害怕
证明他心里一直清醒
死神离他越来越近
液一直输送进去
但痰就是吐不出来
痰堵塞了生命的通道
他变红变小的眼睛
不知藏着死神啥样的纠缠不清
我看着医生,看着护士,
看着如此进进出出的无助的白色
一片虚无
一片泪水里,被一声撕心裂肺
带走了一片落叶
十七岁的村庄
十七岁的村庄不是我的
那时我还没有出生
杏花已经含苞了,她还没有开放
她的幸福和苦难
孕育在树的肚子中
十七岁的村庄和子宫
在单纯里,经过一座小桥和大桥
来到这里苟合
十七岁的村庄再也没有返回大桥和小桥
没有回到,鸟鸣的窝巢
十七岁的村庄就独自立在那里
立在月色中,立在石头和乌鸦的
呼叫中
像石头一样在阳光下发烫
父亲出了远门,这次再也不会
回来。离开前
他躺在一锤一钻
敲打的春夏秋冬的包围中
他狠狠地吸了一口气
进入他呼吸道的空气
曲折、断裂
空气进入肺部
就再也没有出来
父亲心一狠,就锁好了门
把我们的静默,锁在了
他终生的劳苦里
屋檐下滴着冬天的寒冷
灯光下的人影杂乱地进进出出
我站在床前,站在比石头软弱的
时光的尽头
看见对门的石山上,
早晨石头上的冰冷,被午后爆热的太阳
烤得发烫
屁股不能坐下去
我满含热泪,背不动
父亲给我的生活一巴掌
我在发烫的石头面前
赤日炎炎,如火一样
烤焦了
父亲油盐酱醋的
心急如焚,和那
顶天立地,谁都不会
憎恨的金钱
看到石头的坚硬
看到父亲的灵肉
在石头面前,枯败,萧条
无精打采
看到被寒冷冰雪浸泡以后
一晃,就过去了
两年
诗歌里做什么有什么
二十多年前,我的青春还是一段空白
我爱读《诗神》,《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诗刊》
我把这些书带到山上去
我把她们摊在石头上
把她们摊在朝阳里,鸟声下
我割了一个又一个的草,堆放在
诗歌的旁边
诗歌里的诗歌
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草
每一个字,就是我
割下的每一棵草
那时的诗歌里没有欲望
没有爱情,没有权力和金钱
那时的诗歌里,只有蓝天,白云,和纯净的水
我喝下一口诗歌,尝到的
是一口清新
我在山坡上读出了朝阳
读出了阳雀的叫声
读出了炊烟,读出了牛哞声
读出了父母
呼唤儿女的晚归
那时的诗歌
是如此的干净
我把诗歌放在牛背上
牛往山下走
诗歌稳稳当当地
朝着向上
诗歌里做什么就有什么
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
那时的诗歌
懵懂得就像我一样
没有欲望
只有几丛干干净净的文字
在等着我把它们
背回家去
一个铁匠
他不懂得什么是感激,兴奋甚至是幸福
他也不懂得什么叫做甜蜜
他大病了一场,躺在床上
不停地咳嗽
把旧疾,默默地捂住
他不知道什么是长寿,什么是清醒
他也不知道什么是助人为乐
无助时,他就喝上几两甚至是一斤以上的
劣质忧愁
喝上一个醉醺醺的冷,硬
他倒下了,但他的铁石心肠
没有倒下
他低矮的平房炸裂漏了水
他陈旧的床上挂着
蜘蛛网的旧迹
他丢在田野里的一头病死的乳猪
被他的吝惜拾了回来
在简陋的炊台上
煮了一锅臭烘烘的美味
他趁着自己的生命
拼命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他的肺患了贫困症,在医院
默默等血压机的曲线变直
他的梦想,就是需要一口棺材,和一块墓地
他从他知道不行了的那一天起
就为这个梦想
操碎了心
而他不曾与任何人诉说
苦瓜
某年某月,夜晚渐渐深了,
电闪雷鸣,洪水漫了上来。
一个苦瓜躲在门槛脚,
煤油灯光点燃又熄。
小小的村庄睡熟了,
挣钱谋生的人们陆续
敲开鼾声。
一个苦瓜挣脱束缚,光着身子
浮出了屋顶。
是了,是了。苦瓜,七斤二两
在手捧的三年中不慎落地
砸了一个空缺。
狮子岩醒了,
沉睡千年的山要飞奔。
给罗汉岩一击,
让它不要懒睡在那里。
村子里的这个苦瓜要变甜
他们都聚集在一起,
说了一些
甜蜜的事情。
苦瓜长大了,它结了一堆甜瓜。
那是在苦瓜身上的嫁接。
雷声
闪电强烈
内心宁静
永久宁静的内心
迸发出了雷声
闪电就在身边
闪电钻入肌肤
内心的雷声宁静
内心震起了一声惊雷
闪电和雷声是分开的
是谁把闪电和雷声
捆绑在了一起
不想听到这些
不想听到这些,真的
但听到的这些,现在却
十分流行
不想听到
一只鸟的叫声优美
是由另一只鸟引领
不想听到这些,真的
如果没有另一只鸟的引领
就要被埋没于山林
一只优美歌声的鸟
不愿听到
引领它的鸟的
喧闹和得意
但整个山林
为什么没有听见
一只鸟的优美的歌声
不是被引领
而是被发现
不被涂上任何颜色
对酒当歌
对酒可以当歌
当歌可不对酒
对酒,我的身体拒绝了它一千次
我的心地善良和纯洁
又接纳了它一万次
我隐居于酒外
我又深入于酒中
对酒我慷慨以歌
对酒我率直以歌
但我看见当歌对酒之人
大庭广众之下
借酒,做着猥亵的勾当
借酒,拥抱着不堪入目
对酒当歌,应在光明磊落之中歌唱
对酒当歌,花前月下
美,是一种掩饰
丑,是一种不堪耳目的卑琐
我的爱呀
我的爱呀,你在哪里
我的爱,应该是一架天平
左盘是亲情,右盘也是亲情
不偏不倚的砝码
爱才甜蜜
我的爱呀,你在哪里
我的爱,应该是一个
给予
给的是施展的舞台
予的是才华的横溢
给的和予的相称
爱才自由
爱不亏欠谁给谁予
我的爱呀,你在哪里
我的爱呀,应该是一个
安静的角落里,做出了
惊天动地的事业
又仍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
不愿看到
不愿看到,一双色迷迷的眼睛
从后面像钩子一样
钩住一双清纯
不愿看到
一双会解开裤带的眼睛
不愿看到
一个贪婪无比的人
说的尽是
无比高尚的话
不愿看到
但我却躲不开这些情景
有关舂碓
那一年,我和母亲
背着两升寒冷
到半坡上的一户人家
舂米磨面过年
那一年,鸡们围着碓不愿散去
鸡们的年
十分饥饿
而我和母亲
也只有在过年
才舂这些好东西
那一年,我和母亲
舂着浓浓的亲情
日子虽苦
亲情浓浓
呼儿唤女回家吃饭的声音
回响山谷
和舂碓的声音融为一体
今夜我在灯红酒绿的城市
母亲远在万里的乡村
和谐广场一景
两个书包亲吻着黎明
亲吻着呼呼北风
早晨没有鸟声
打扰这一对
早熟的书包
两个书包贴得很紧
贴在亭子的柱子上
视晨起锻炼的人
目中无人
两个书包一前一后走出广场
两个书包的喃喃细语
不曾被听到鸟声的两个家庭听闻
走进村庄
把雾撞开,把雾摔在身后
从温暖走进寒冷
扶贫,就是把一沓
微不足道的钱
丢在一阵饥饿的寒风中
人人阴郁 无语
自救 只有雾开云散
只有阳光
把自己,把村庄
温暖起来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