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约会(外十首)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谭剑飞    阅读次数:7899    发布时间:2015-03-14

河廊边的自行车,

锈迹与雨,

与夜色搀和在一起。


廊道上钓落的鱼,

时不时挣扎一下,

想必怀念淡水生活。


自行车和鱼,

雨夜,

为一个人约会。


自由


天空里,

燕子自由自在地滑翔着。

很长时间里,

它们就那样滑翔着,飞翔着。

像是不用任何力气似的。

啭鸣,

轮番的从左耳右耳流转;

轻盈,

从眼睛直穿脑海。


唉,

大地上,

城垣沟壑,纷繁芜杂,

谁不尽情那一份镜子上的自由?

呵,

桅杆上的鸟儿,

转眼就不见。

长空绵绵,

大海滔滔。


燕子


燕子沿着江面飞掠,

突然,昂起头

在天空里做一个翻滚,

然后垂下来。

继续地贴着江面飞行。


燕子是一个诗人,

努力地把乱窜的江水

引向天空,

虽然难以成功。

但我却看到了浪花滚滚。


大江是一首诗,

燕子是诗的灵魂。


它们


即使静静地坐在江边,

一个下午,

盯着周遭,

江水怎样的悄悄隐退,

却也不能看到。

河岸露出了难看的石头,淤泥。


轮船和波涛响彻了一个午后,

然而它们并不在我的记忆中

留下半点的记忆,

直到我拍拍屁股将要离去,

才发现这一切都值得怀念。

是它们陪伴了我。


远处的一艘一直沉默着的修理中的老旧轮船,

发出了一声低沉的长叹。


医院进化论


一个年青的,

后面跟着一个年老的。

一个白衣服的,

后面跟着一个年老的。

孤零的年老的,

背后是孤零地站着,坐着….

佝偻的年老的。

匆匆推行的担架车上,

躺着一棵黄得发黑的风干的老树。


一个梦


这是一个梦。

梦里有一条大河,

干旱了。


有人猜测是有怪兽,

在河中看到了脚印;

有人说是有人弄鬼。

众说纷纭。


有的人说水来了,

其实没有。

被铐走了。


有的人脸色苍白,

有的人温度降低,

动弹不得。


有的人相互取暖,

但看来坚持不久;

有的人在远离人群;

有的人仍用最后一把力,

哀怨着谁与谁酝造的灾难….


汽车抛锚,

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了。

冷,渴,乏,倦,

不断地蚕食我。

我在写着梦。



车窗上,

流动着一颗流星,

灯光照射出来的拖着长长尾巴的流星,

像一颗彗星。

就像是帐幔里的萤火虫,

飞舞的星星,眨闪着

长久地挂在夜空。

当巨大的光芒,漫漫

把户牖拢围,

她方才羞涩地垂下头。

消失去。


毁灭


雨后天,

雨还没滴干,

燕子已穿梭觅食,

鱼儿就冒泡乘风破浪。


残云的雨,对于它们,

即意味着新生,就像这些

夹着咸腥的空气对于我,

湿漉漉的苍黄的落叶对于青葱的树木。


大地,

具有分解万物的本领。

大海在大地中。

天空,

拥有毁灭一切的能力,

大地在天空中。


鱼死了,

死在大海里。

鸟儿坠落了,

坠落在大地上。

天空哭了,

却没有眼泪,

沙漠里。

宇宙中。


天路


在返途的汽车上,

音响中,嘹亮着女歌手的忧愁的天路。

晚空下的归潮,

穿梭的摩托车,电动车。

仿佛仍是昨天。

那一个个黑色的身影,

而今却是陌生。

家乡,

多愁善感的词语。

一会儿天空,一会儿绿地,

一会儿潮水,一会儿静湖,

一会儿五味,一会儿陈醋,

一会儿想笑,一会儿想哭。

让人捉摸不透,拿捏不住。

也许亘古不变的,

从天而降落的黑色。

覆盖所有,熟悉与陌生。

白色与红色。

凝固的这一片天地,

才拥有不透彻,

不绵尽的思绪。

记忆。


你走进我梦中来


你走进我梦中来,

我不愿醒来。

我不愿用墨楮赞美,

我怕语言黯然失色。

你离开了,

像惨案死了一片,

怎么呼喊都不回头。

像一场球赛,

缓缓进场,

一身伤痕默默离开。

我不愿用言语刻画,

我怕言语,

不能把我的伤痛表现。

我怕,

惊扰刚刚的甜蜜的梦。

我仍在

梦,

梦忆,

梦。


芒果树


三月的别离,

芒果树,

结满了灯笼似的果实。


青簇簇的果实,

比深绿斑点着枯黄的

稀疏的叶子,

更密集。


摇啊摇,清风,

轻轻摆动着身姿,

果实,

恰似满堂的孩童

拨弄爷爷的髭发。


“不会长久了,…..

都长虫了….”

母亲盯着树脚的虫粪慨叹。


【编辑:卓礼黄】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667362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