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雷声,
第一次听到如此响亮的雷声,
令人震撼,
我被它彻底征服了。
在它震耳欲聋的声音中,
我无所遁形,
好像只要它愿意,
随时都可以把我连同屋子炸开。
看着投映在窗壁上一闪即逝的雷光,
突然有种想一睹它真容的好奇,
只是它的声音太大了,
大到令人窒息,令人怯步。
伴随着雷影雷鸣,
屋子里尽是踱来踱去的焦虑脚步,
我知道,
窗外的闪电很美,也很短暂,
可我怎么也没有勇气走过去看一看。
观五一
街道被人挤满了,
商场被人挤满了,
它们喜欢嗅闻彼此的汗味,
它们喜欢摩擦的快感,
虽然穿着衣服,
但这就是文明了吗?
世界就在眼前
像一面粉刷白色的墙
灵魂就这样
容不得半个污点
一个尘垢
你忍心看憨厚的脸庞
划下一滴晶亮的泪水?
太多的话语要说
然而要说的时候却说不出来
只把张开的口封闭上
把脸憋得通红
才与世界划上等号
就像冷风中
把雾霭朦胧的山看穿
世界就在眼前
花恋蝶
“亲爱的,你终于回来了!”,
花儿看到蝴蝶,高兴地问候。
蝴蝶矫健的身躯,慢慢靠近,
花儿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美丽的玉体展示出来,
令花儿想不到的是,
蝴蝶只是轻轻地触闻了一下,
便头也不回的飞走了。
花儿伤心欲绝,
不知不觉间,
颜容枯萎了一圈。
此后的日子里,
花儿痴痴地等,
呆呆地等,
盼望那熟悉的身影再度出现。
花容易老,
直到花瓣凋零,
残花破败,
花儿依然等不到那一个背影,
微风吹过,
地上留下了一片干枯的落红。
时间
一天 又一天
时间
从不过问生命什么
睁开眼睛
闭上眼睛
一生
那些年
那些年,
我们躺在妈妈的怀里,
数着天上的星星,
“一颗,两颗……”
那些年,
我们在躲猫猫,
“十,九……”
那些年,
我们在猜拳,
“剪刀,石头,布……”
那些年,
我们拿着弹弓,
追逐着天上的小鸟,
世界又多了一串串小小的脚印。
那些年,
我们很贪睡,
睡梦中总是被一双大手拎起,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
惟独星期六星期天没有。
那些年,
我们发烧了,
额头上一双双清凉的大手,
来了又走,
走了又来,
寒夜里,
朦胧中已经在朝诊所方向逆风前行的背上。
那些年,今年,以后,
我们都在爱着我们的亲人。
帘湿尚温手,溅冷睡梦心
夜的黑色,
月的清光,
投射在玻璃上,
清幽了蓝色的窗。
如大海的深黑,
灯塔的希望之光,
映射在眸里,
纯净了浑沌的心窗。
把窗开启,
清馨的夜风,
如懵懂清新的少女,
飘飘塞满四方的空——浑然不觉,
清香,沁人心脾,
收拾絮乱的绪,空旷的空。
寂寥拨弄如泪滴的帘子,
余温的手沾了帘湿,
不知是帘的泪,
还是飘零的雨;
溅冷的不知是尚温的心,
还是睡梦的魂。
冉冉柳絮下,
一汪秋水,一江清愁,
来了走,走了来。
意义
生何为生
死何为死
品尝着
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死鱼肉
鱼儿是否知道
鸡在唱歌 鸭在叫
妈妈说 过几天
杀鸡吃鸡肉
杀鸭吃鸭肉
我不再想听
但我学会了闭嘴
我在想着
何不写一首诗纪念晚餐呢?
一天只写一首诗
这一首诗
家乡
绿茸茸,绿油油,
绿得满山是,
绿得遍野是,
绿得彻底。
乡情浓浓,乡味浓浓,
浓得满头是,
浓得满脑是,
满满都是。
洋溢着,徜徉着,
左边禾浪,
右边禾香,
前边袅袅炊烟。
幽深直径,
通向梦里,
又通往真实,
这,
就是家乡,
魂牵梦绕的家乡,
梦虚又梦实的家乡。
雨夜
撑着一把黑色油纸伞,
独自漫步在雨夜。
微微的秋雨,
轻轻的拍打着伞衣,
彷如六朝古都的金陵,
静静的在秦淮河畔躺卧。
夜,静谧的巷道,
透着清凉,
三三两两的旅馆的灯箱,
透着淡红的火光。
积水如小池塘的路面,
跳弹的雨珠在诱引着脚步前行,
有如家的温暖,
不能抗拒。
不觉里,
脚印已线一般延伸到烟雨朦胧的裳裙深处,
回首时,
路已是白茫一片。
迷乱中,
三百六十度的找寻,
一隅一世界,
尽是白色。
一阵狼风,
我找回了自由。
远去时却发现,
背后,羁押着一个离不去的魂。
当经过
当经过漫长的黑色的高速公路后,
回到静悄而熟悉的城市,回到熟悉而温暖的怀抱,
橘红色的指引,前面只有一个方向,
致死也不愿改变!
当经过漫长的倦怠的白色后,
来到缓慢而淡然的夜幕,来到宁静而松懈的梦乡,
缓悠悠的移动,前面只有一个方向,
路长却如此接近!
当经过漫长的苦涩的爱情后,
来到灵魂而神圣的殿堂,来到平凡而遐永的生活,
火红色的帷帐,前面只有一个方向,
天堂原如此靠近!
当经过漫长的短暂的人生后,
来到霜烛而干枯的残年,来到奄奄而弥留的刻度,
深黑色的帷帐,前面只有一个了方向,
地狱从不曾离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