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李宽定坚持五年国学传播实践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王小梅    阅读次数:5075    发布时间:2015-08-27

8月18日,贵州省文史馆主办的“贵州情怀—一个人与一片土地”之李宽定与贵阳国学大讲堂交流座谈会,在贵阳国学大讲堂举行。与会专家纷纷认为,贵阳国学大讲堂已经成为贵阳市民学习国学、感受传统文化的重要课堂之一。

“贵州情怀—一个人和一片土地”乡土系列研讨活动,是省文史馆策划的重点项目,旨在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在文学、艺术、学术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的“文化老人”—贵州省文史馆馆员为主要对象,以馆员成果研讨为切入点,通过举办成果研讨、作品展示、成就宣传等系列活动,向社会昭示文化人对贵州文化建设、文化传承的情怀和贡献,引导社会深刻认识脚下的土地,树立文化自信,珍惜本土文化财富。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乡土文化研究发掘,促进地方文化知识谱系的建构,为构建“黔学”积累实践、理论和人才资源。

此次交流座谈以“李宽定与贵阳国学大讲堂”为主题,梳理5年来贵阳国学大讲堂的国学传播思路和实践,追溯中国传统书院的发展历程和积极作用,发掘书院在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上的当下意义,探索一条贴近民众的国学传播途径。

李宽定与贵阳国学大讲堂传播国学的实践,以一己之力担当社会责任,以国学传播的路径和方式,引领社会读书风尚,是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文化建设的生动范例,也是国学传播和公众化的一个地方性文化示范,对探索国学传播的多元化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文化情怀传播国学


“李宽定,退休老人!”8月18日,贵州省文史馆主办的“贵州情怀——一个人与一片土地”之李宽定与贵阳国学大讲堂交流座谈会开场,李宽定这样介绍自己。

退休老人,退而不修,积极创办贵阳国学大讲堂,5年持续传播国学,本着希望人们多读书的理想,点亮“书香贵阳”。

当天的研讨主题本是这个有坚守的“文化老人”,可他一再说,不要宣传他,多说说贵阳国学大讲堂。李宽定也没有按照约定在会上做30分钟的主题发言,而是“以文会友”。

2010年8月,省文史馆馆员李宽定与北京大学教授王守常共同创办中国文化书院贵阳国学大讲堂。

围绕“儒家经典阅读”、“国学经典讲座”、“传统文化讲座”、“现代科学讲座”、“学者心得讲座”和“学术交流”6个方面,贵阳国学大讲堂聘请北大、清华、人大、南开、复旦、同济、浙大、厦大、武大、中山大学、贵州师大和贵州文史馆的40余位知名教授,以及北京社科院和中科院的专家学者,每月举办一次讲学活动,每次由一名学者主讲,至今,已举办60场公益讲座。

5年中,贵阳国学大讲堂组织4次省内外学术交流,开办《孝经》、《大学》和《论语》三个读经班,策划两次推动“书香贵阳”建设的群众文化活动。根据60场讲座的讲稿,整理出版3集两册总计上百万字的《中华传统文化讲演录》。

其间,学习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读书求知方式,以AA制、自驾游等方式,5次组织听众到外地游学,行程近万里。贵阳国学大讲堂不光从全国各地请众多名家到大讲堂来讲学,李宽定也多次应邀走出大讲堂,到省市和区县的举办文化讲座20余场。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勇于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李宽定说,文化传播不只是党和政府的事,也是全民族、全民众的事,否则弘扬传统文化就永远是一个口号。

贵阳国学大讲堂建立之初,显然是回应李宽定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照。通过播国学,带领大家读书,继而暗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和使命感。


回应社会价值构建


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思考和责任,让李宽定起意要建立贵阳国学大讲堂,他期待解决他所认知到的中国文化面临的一些危机。

在他看来,学习国学经典,多读书,是一件好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我们讲了两千多年。齐家先要修身,修身就要读书。”李宽定说。

省文史馆馆长、省文联主席顾久评价说,李宽定是有情怀、有担当的文化人,他创办的贵阳国学大讲堂影响了一大批人,重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心,他积极倡导的“书香贵阳”,让大家建立起读书的好习惯。爱读书的人,也是爱家乡的人,这就是有根的教育。“李宽定5年坚持一路走来,给我一种震撼,让我对这个时代的人充满希望。”顾久用4句话送李宽定和贵阳国学大讲堂:“忧国忧民,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不求人知。”

作为创办者之一,王守常教授曾3次飞到贵阳,专门到大讲堂讲课。他认为,大讲堂能坚持5年讲学,这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他希望大讲堂能继续办下去,并表示他将一如既往的支持。

湖南岳麓书院的李兵教授在和贵州的学员们接触后,明显感受到大讲堂产生的积极影响。他认为,贵阳国学大讲堂继承和发扬了书院教育的传统,不局限于知识文化的传播研习,还有对社会的关怀;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完善的人格。贵阳国学大讲堂虽是书院的后起之秀,但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全国国学界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立足公益面向市民的胸怀和风度,让人敬仰。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朱伟华来大讲堂听过课,也来讲过课,还参与了游学,因此感受颇多。她认为,李宽定是有大情怀的人。首先,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身家来办大讲堂,这点就令人敬佩;其次,他有文化实力,与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结下善缘,吸引他们来贵州传道授业解惑;第三,他还制定详细的5年讲学计划,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由点到面的进行建构,让学员养成读书、思考、交流的好习惯。

历经5年,国学大讲堂这个平台连通了学者和普通大众,为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做出了一个活泛的样本。不仅如此,在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上,国学大讲堂还采取公众讲座、小班读经和微信授课的方式,尽量扩大受众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民间力量不可小觑,贵阳国学大讲堂就是其中的代表。”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庞思纯说,李宽定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敬佩,也对我们每个人有启迪。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做文化的传播者。

省文史馆馆员梁茂林在研讨会上说,李宽定和他主持的海天园,经过15年的民间搜集,将1474名贵州籍抗日阵亡将士的名字,刻在一面高5米、长19米的贵州抗日将士阵亡纪念墙上,以供后人祭奠。他创办的贵阳国学大讲堂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己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次深入人心,坚持5年公益讲座,实属不易!这就是贵州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已之力倡导读书


贵州司法警官学校的谭大章,5年前就开始接触贵阳国学大讲堂的国学文化学习活动,参加了历史、经典、文学、科学、宗教等诸多主题的几十次讲座。

谭大章的感受是,通过持续几年的学习,学员的国学知识日渐丰厚,人们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职业知识,他们走进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国学文化学习之门,渐渐明白如何做一个“明白人”的道理,懂得感恩的传统道德伦理,知晓幸福生活的源头是修养道。

前人说“读经固本,读史开智”,李宽定发一己之愿,尽一己之力,创造一个读书求知的环境,引导身边的人读书,这是创办中国文化书院贵阳国学大讲堂的初衷,也是宗旨。

“为中华民族留下点文化种子,是我们这代一人的责任。”从事文化传播5年,李宽定聊以自慰的是,身为华夏子孙,对国家对民族,他尽心,也尽力了。

刘丽是贵阳国学大讲堂的学员,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她深深地给老师李宽定鞠躬,饱含热泪说:“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带着对文化传承的责任,不辞辛劳,呕心沥血,引领我们学习,引领我们开智,为我们抹去遮蔽心灵的尘埃。谢谢您!”

80后的刘丽觉得自己曾经是迷茫的,心灵无处安放。来到贵阳国学大讲堂,听了老师的课,发现自己第一次学会了思考,并开始学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经典诵读,诵读经典。“当你完全把这些经典读在心中的时候,这些经典就像一剂良药,治好了我的心,给予我无限的能量。”刘丽真诚地说。

贵阳国学大讲堂的延伸影响日渐显现,常年在讲堂听课的受众,受命或应邀在各自就职机构,主讲《孝经》、《道德经》等传统经典、“读《论语》的感悟”等传统文化,有数十场之多。


民间传扬国学的一束光


记者:您出生书香世家,从小耕读,创贵州乡土文学先锋,又在老年创办贵阳国学大讲堂。在乡土里的耕读和国学大讲堂传播文化和倡导读书,有何连接和差异? 

李宽定:耕读传家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传承的载体。耕作是求生存所必要的食衣,读书为求精神和心里的满足。从事田间的劳作,却有以诗书相伴的心志和乐趣,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经世代相传而积习成家风,就是耕读传家。

对于现代中国人,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工厂,抑或在机关,劳作依旧,但读书已经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只是为了考试,考完试拿到文凭,还有多少人愿意读书?贵阳国学大讲堂创办的初衷,是希望尽一己之力,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引导身边的人多读点书,尤其是多读点经史。

记者:在您看来,贵阳国学大讲堂是不是精英知识分子教授和传播的国学经典知识普及课堂?

李宽定:你说的“精英”这两个字,让人愧得慌。社会精英,当然要读书,但读几车书就是精英了?精英,最起码对是非善恶要有自己明确的标准,而且还要有一份最起码的坚守。贵阳国学大讲堂5年中请了40余位教授来讲国学经典,目的只有一个:引导人读点书。请教授们来举办讲座,不只是让听讲座的人对传统经典有所了解,更主要的是让听完讲座的人对传统经典产生兴趣,自己回去把教授讲过的经典读一遍两遍。读书,就要自己读,读着愉快就是一种生活,读了有所感悟才是一种收获。

记者:贵阳国学大讲堂在推动“国学”大众化方面,有些什么重要的发现和价值?

李宽定:5年,60场讲座,给我的启示是:讲经典的人,能让听众对所讲的经典产生兴趣,产生要把这部经典找来读的冲动;讲哲学思考、讲心得体会的人,能让听众动心,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顺主讲者的思路去回味思想。这样才就是成功的讲座。教学,是教与学的合一。讲座的成功与否,反映在听讲座的人身上。如果举办讲座只停留在一年举办多少场讲座上,无视人听完讲座后的反应,这是讲座主办者和主讲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贵阳国学大讲堂的讲座,我认为主要价值在听讲座的人,听完讲座之后自己能去把所讲的经典读一读。倘若由听讲座开始,能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就是我们这60场讲座的最大价值。

记者:据我所知,您自己也身体力行讲过十多堂课,给学生单独开课读书班。学生们在随您的现代耕读体验和实践中,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李宽定:5年,带着一批人读书,看着许多人一点一滴的变化,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只要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都不会再那么浮躁;只要肚子里多装点经史的人,就不会再那么浅薄。

记者:贵阳国学大讲堂推动和传播大众国学硕果累累,您起了个头,点亮一束光。在您的期待中,它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会是什么?

李宽定:倡导读经读历,既不为考试,更没有“学分”,怎么坚持?但只要想想,虽然每个人都要忙于生计,但最终还得回家过自己的日子。自己的日子怎么样,家庭和谐与否的是个关键。《大学》里说“欲齐其家,必先修其身”。不修身,如何齐家?不读书,又如何修身?读书明理,不外是求个“明白”二字。只要心里明白,还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好的?对普通人而言,能把家庭关系搞好、把儿女教好,就是最大的功利。让人明白一个道理:该为自己读书了。从要我读书,到我要读书,再到什么也不为,读书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还需要说坚持不坚持呢?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50885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