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创作异军突起,诗歌创作亮点纷呈……近年来,贵州本土文学创作氛围浓厚,本土作家的作品频频亮相省内外各级知名文学期刊,引起各方关注。
8月28日,由省委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作家协会等4家单位协办的贵州作家群高峰论坛在贵阳召开,来自《小说选刊》、《文艺争鸣》、《光明日报》、中国现代文学馆、解放军出版社、《南方文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以及我省知名作家、评论家4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值得注目的是,欧阳黔森、唐亚平、冉正万、王华、谢挺、戴冰、唐玉林等7位作家组成的“黔山七峰”首次以贵州作家群的身份亮相,这也是全省打造的一张“文化新名片”。
“黔山七峰”——贵州文学中坚
据了解,“黔山七峰”是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以作家群形式推出的第一批作家群。这批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贵州作家,长期致力于本土文学创作。作品分别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收获》、《中国作家》等中文核心刊物发表,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中文核心刊物选载及入选各类选本,并译为俄、英、美、德、法等文。七人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文学奖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是贵州文学创作中的中坚力量。
其中,贵州省核心专家、文学创作一级作家欧阳黔森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他创作的十余部影视剧多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国家剧本大奖等50余项;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中国作家》等期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其创作的短篇小说《味道》被列入著名学者孟繁华主编的“中国短篇王”丛书。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黑色沙漠》、《荒蛮月亮》影响了一大批读者的女诗人唐亚平则继续延续着自己的风格,展示一个女性对生命、对土地的深刻感悟;她的作品被选入全国上百种重要的现代诗选集,被译介到英、美、德、法等国,身为贵州省管专家的她,是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曾获全国电视文艺政府奖“星光杯”一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庄重文学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50余项;作为另一个“黔山七峰”作家群中的女性,仡佬族女作家王华善于挖掘贵州边寨奇异的文化资源和地域风情,细腻描述乡村小人物独特的境遇,展示出微妙而复杂的人性,使乡土故事焕发新意。她已在《当代》、《中国作家》、《山花》等发表了许多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各种选本转载并入选年度选本,发表小说近两百万字。
本世纪初,谢挺以长篇小说《爱别离》填补了文学中的贵阳形象之空白。目前,他已在国内重要文学期刊发表、出版各类体裁文学作品百万余字,部分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等转载,其创作的小说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而作为《文汇报·笔会》的专栏作家戴冰,同样是以创作城市小说为主。他以独特的文化想象力,诗学化地反思存在的精神路向,探寻神秘不可测度的力量,思考幻化变身的存在,其创作的作品获省部级奖项多个。
从“黔山七峰”的另一个作家冉正万的作品中,总能看到他对卑微的人和生命怀着由衷的崇敬,他以独特的视角表达着自己对乡村的观察和人性的理解,创作中、短篇小说、散文、评论等50余部,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鲁迅文学院、贵州省作家协会、重庆出版集团还专门为其创作的《银鱼来》召开作品研讨会,这部描写家族百年兴衰史的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最后一位入选“黔山七峰”的作家唐玉林,目前已发表各种文学作品近两百万字,获贵州专业文艺奖。
据介绍,此次活动通过贵州文学创作与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互动,意在打造、推介“黔山七峰”贵州作家群,让贵州作家在全国范围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空间,让贵州的评论工作者通过与全国名家的交流,在理论深度和高度上得到提升,引领和激活贵州文坛。
贵州文学历史渊源流长
说起来,贵州文学创作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著名辞赋家、散文家盛览,文学卒史臣、儒学家舍人,经师大儒尹珍,被称为“汉三贤”。“清三儒”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协力打造了“清诗三百载,王气在夜郎”的沙滩文化;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的晚清名臣丁宝桢有49首诗词被收入《十五弗斋诗存》。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作家伍略根据苗族叙事长诗《曼朵多曼笃》改编成小说,并拍成电影《蔓萝花》;之后,石果的小说《风波》,被改名为《一场风波》,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贵州作家的作品第一次被搬上银幕。之后,《石土地》、《喜期》、《沧桑三部曲》等作品不断面世;苏晓星的长篇小说《末代土司》、滕树嵩的长篇小说《风满木楼》等作家将创作深植于少数民族生活,但乡土情结和民族意识又时常被国家使命和阶级观念所遮蔽。可见,这期间的作家已开始将“民族文学”融入主流叙事,作品饱含着地域风情和民族韵律,但同时也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文革后,贵州文学创作向现实主义回归,“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相继出现。上世纪80年代可谓是贵州文学的丰收年代,贵州文学现象引起了国人的关注。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被《红旗》杂志转载,并与《种包谷的老人》、《远行》、《苦寒行》等三次蝉联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李发模的叙事长诗《呼声》被称为中国“新诗的一块里程碑”;李宽定创作的《良家妇女》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在27个国家上映,并在比利时皇家电影博物馆电影节等5个国际电影节上获8个奖项;同时,一些少数民族创作热情也空前高涨,龙志毅的《省城轶事》、石定的《公路从门前过》、吴恩泽的《伤寒》、赵剑平的《小镇无街灯》等引起热议。
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作家一直是贵州文学的重要力量。他们一方面受乡土文学的影响,作品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气质;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关注变革时期各阶层人士的行为方式及心理躁动,重视对现实生活的文化关照,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深入发掘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解读本民族的文化形态,展现本民族的历史本真,揭示本民族的精神实质,书写本民族的现实生活。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贵州共有34人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近年来,除了“黔山七峰”之一的王华外,还有禄琴的《面向阳光》、杨打铁的《碎麦草》、赵朝龙的《蓝色乌江》、龙潜的《圣殿之廊》、肖勤的《丹砂》、龙志敏的《松桃舞步》、孟学祥的《山中那一个家园》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文学经过积淀,有了一定超越。地处偏远贵州的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促使贵州文学创作呈现出奇特的“边缘活力”。在价值观多元、文化表现多样、生活方式多种的时代,贵州作家虽然仍立足于边远民族地区,但对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坚守与超越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写作姿态。当下,许多贵州本土作家正努力挖掘边地民族文化,将写作融入主流叙事的策略和方式之中,以多种创作方式唱响时代主旋律。他们从时代大背景、前沿社会思潮切入,将笔触深入象征意义的意象,重新发现贵州高原上奇特的文化和发生过的历史,将这片地域风情的价值,与民族文化的意义,书写在纸上。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