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外 >> 正文

第三届国风文学奖在京颁奖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蔡诗华    阅读次数:13590    发布时间:2015-10-08


10月5日,由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会、中华国魂编委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风文学奖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

忽培元(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书画院院长)传记文学巨著 《我想延安苍生三部曲:群山/长河/浩海》、李金明(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军区创作室专业作家/石景山区作协主席)小说《桃花寨复仇记》、孟青禾(中国作协会员、安徽宿州市作协原主席) 散文集《昨夜的神话》、雷从俊(诗人作家/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研究生) 文学评论《低处的高歌》、蔡诗国(农民诗人/湖北省作协会员 )诗集《诗化节义传•秦雪梅》、李炳智(中国作协会员/陕西延安市作协副主席) 诗集《一方水土的爱恋》、何 真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组诗《让风吹去多余的时光》、张金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组诗《黑色思考》8位作家的作品获奖,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萧鸣获“国风文学特别贡献奖”。

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王治国以及朱先树、峭岩、萧鸣、康桥、姜锦铭、彭诚、郭宗忠、杨东彪(二月)、王觅、绿岛、刘辉、任长连、贺颖、史本亮、海诚、刘少卿、杨建国、杨超、赵宏娟(一米阳光)、杨玉英、李建长、胡松夏、蔡诗华等30多位诗人作家出席活动。李建长介绍评奖情况,胡松夏宣读颁奖辞,颁奖会由诗人蔡诗华主持。

国风文学奖设立于2013年8月,评选对象为国内公开发表、出版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文学作品,每年举办一届。本届评奖活动在坚持异地网上审读参评作品的同时,采用评委实名投票的评选方式,从根本上确保了评奖过程的规范有序。


第三届国风文学奖获奖作品授奖辞


孟青禾《昨夜的神话》


记忆意味着生命,遗忘意味着死亡。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昨夜的神话》是作家最新推出的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书中有作家童年、少年时代性格形成的烙印;有青年时代激情燃烧的单纯和愚忠;有“反右运动”的摧残和漫长苦疫的无奈;有“文革”10年流浪度日的坎坷遭遇;有艰难中对文学的执著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手笔真实,语言朴素,纪实美学的风格细腻地叙述了他与多位善良女性惊心动魄的感情故事使这部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效果,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忽培元《我想延安苍生三部曲:群山、长河、浩海》


这本多卷本的具有史诗意义的传记文学,是我国文学园地的重要收获。作者忠于事实、秉笔直书,人物生动,场景宏大,情节客观真实,充满感人至深的历史瞬间和催人泪下的动人细节。该书的成功面世,为当代作家用文学的笔调书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波澜壮阔、曲折复杂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尝试和文本上的创新探索。书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认识深刻独到,文字于质朴简约中透着深情诗意。对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主旋律,推动新时期党史研究和文学艺术健康发展都具重要意义。


李金明《桃花寨复仇记》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作家林金明推出了最新力作《桃花寨复仇记》,以小的突破口揭开了民族抗战打的神圣对决,借助娴熟的叙事手法塑造一批不畏强敌、敢于抗争的优秀中华儿女,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文笔流畅自然,显示出作家对国家、民族、历史的深刻解读,既具有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历史意义,又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现实警示。


雷从俊《低处的高歌》


近些年来,作为知名的青年评论家雷从俊坚持借助娴熟的文字和独特的思维,点评军事文学、推介军旅作家,形成了具有个人艺术特色的军事文学评论体系。《低处的高歌》对一位战士诗人的文学作品和军旅生日进行了客观的综述和点评,语言凝练,思维闪烁着哲理的光芒,尽管篇幅受限,但还是以最大的信息量收到读者的广泛关注,这在信息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快捷的当下是非常难得的。


李炳智《一方水土的爱恋》


《一方水土的爱恋》是诗人李炳智的第二部诗集,整部诗集充满诗情画意,有对爱情、亲情、乡亲和祖国名山大川、江河湖海以及历史文化的讴歌,有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有对民生社情的思考,有对社会陋习的挞伐。创作上继承了唐诗、宋词、元曲古典风格,吸纳了西方诗歌颇为浪漫的情调,在诗词间取路,古典中化裁,走出一条独具风格的当代诗歌创作之路。语言大气恢弘,用词节约唯美,既有婉约之情,又有豪放之气,韵味浓厚,节奏明快,可谓中国当代诗歌中继承、发展、创新的力作。


蔡诗国《诗化节义传•秦雪梅》


作为当代农民诗人,蔡诗国以不同寻常的创作成就赢得了文坛的关注。长诗《诗化节义传•秦雪梅》以诗歌的艺术形式演绎了湖北广水的民间民歌小调。千行长诗十字句,秦雪梅上天入地尽孝传情;一介农夫工棚下,蔡诗国经冬历春普善述义。


何真《让风吹去多余的时光》


青年诗人何真的作品具有厚重的史实和独特的美学色彩,她在关注历史、当下和所居城市的同时,将目光投向偏远的贫困山区,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山区智力支援。工作之余,诗歌成为她最大的爱好。《让风吹去多余的时光》是其最新发表的组诗,架构宏大,虚实和谐,意境优美,作品既蕴藏了历史的沧桑,又呈现出现实的古朴,更有对家乡织金的魂牵梦绕。


张金春《黑色思考》


《黑色思考》是充满哲理和反思的一组优秀诗歌,诗人张金春借助的诗歌的语言和思维,将自己对人生的一系列独特见解融入诗行,隐喻与直白成为黑夜对话的艺术演说,或睿智幽默,或灵光闪烁,或孤寂清远。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摆脱了公文的古板严谨,以更加自由的艺术张力抒发自己的内心,使诗歌呈现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成为黑夜的哲学星辰。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00177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