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天黑之前并没有下雨的征兆
他在黄昏时候出去过几次
空空如也,无视建筑和人群
他有时看天空,有时看河流
点燃一支烟,风把火星吹得亮晃晃
他用力吸了几口
车还没有到,他蹲在站台边缩成一团
一只猫咪在公交车之前赶来
巡视了一圈,跳过马路走进了旷野
最后一次候车
一个时髦女人也来过站台
抽完一支烟就径直往前走了
她走后天空就下起小雨
直到后半夜他还没有睡去
老剃头匠
老剃头匠死后徒弟远走他乡,收拾起其他行当
多年后在石窝场没人见过老剃头匠 。哦,恍如隔世
十几年了,他没有下乡包过剃头的行当
老剃头匠死在自己家里
他包过剃头行当的村庄不再有小孩把他念着
亡灵告世人书——怀祖父
祖父在下面一定过得很好
这是有依据的
在故乡传说,故人托梦必是阴间遇难
需后人化纸钱而化
祖父两年没有入过我梦
如果不是过得幸福
为何不入我梦
阴间路难走,无人回还,幸福就好
第二个冬天
滨河如去年冬天冒着寒气
柳树枯黄,掉下的叶子随着滨河流失途中
或者沉入水中掘一捧河沙掩埋
有太多说不完的没想到,滨河夜夜歌舞升平
子龙街烧烤店始终温暖如春,而流水哗啦不变
故乡依然无法入眼,且在梦里生长出楼盘危机
这是城市的病,漫延至梦里像瘟疫一样感染了故乡
风吹着空荡荡
风筝
三月莺飞,我躲在自家田里奔跑
一停下风筝就坠地,用毛线系着的竹枝划破本子纸
结束了一个风筝的生命,它曾飞过十米我的童年
冷天
邑城的人们失去了火炉
沿着滨河上下溜走
或许会温暖,他们温茶
憋出一些尿意,也随着冷
流入滨河,那是刚从身体排出的热
他们应该知道温酒比温茶暖和
只是他们更习惯
拉大时间的差距,依然清醒
这对于习惯火炉的川东流浪人
将会是怎样的悲哀?
远离火炉的温暖
又怎是酒和茶可以代替的
碓窝
故乡已无人拥有制作碓窝的手艺
门前的碓窝已经积盖起古老记忆
儿时贪吃,一群男人围着碓窝制造出糍粑
女人们呢?系好围裙把糍粑分给各家各户
哦,男人女人已远走他乡
故乡老人已无力挥动木杵
碓窝:儿时,故乡制作糍粑的石器,更早年间用来舂米。约百来斤,中间凹下。
门前黄昏
西山在河对面,黄昏时分夕阳会点燃炊烟烧起整个村庄
农家得闲朝着对河吼上两嗓子,牵着黄牛回家
天蓝得像上辈子。我躺在长满稻庄的田里发呆
父亲母亲正归家闲聊,门前黄昏倦意茂盛。哦,童年!
碾场
收获谷子的农家总会择一个好天碾场
哦,很多东西已经失忆
只有碾过谷子的滚石在院落里生长出了根
这不应该遗忘。古老的技艺
碾场:早年故乡用来脱粒的一种方法,用牛拉着石滚子在稻谷上碾压,脱谷。
哦
哦!十一月寒冷笼罩
悲伤蔓延
河岸的柳树始终无言
流水哗啦,沿着河岸喝茶的人
一杯茶就可以泡完一下午
一下午就可以从滨河源头流到尽头
哦!我曾赞美过的滨河
一生都在奔跑
从邑城那头奔跑到这头
而沿途它竟丢失了许多流水
冬日
大雪在傍晚飘下轻若柳絮也压倒一片竹
整夜都能听见屋外竹子噼啪倒下
积雪三尺,世界变白且安静,公鸡不鸣
晌午时候开始生长的炊烟融化过一些雪花
屋里开始围起人群,话声惊走了一些雪花
冬水田在那年结冰老黄牛不肯下田
女人们上午躲在阳光下捉头上的虱子
入冬
天空灰蒙,麻雀可能归巢
对面的山被剥去皮,灰突突
终于敢于直面
快到冬了,世界变得安静
沉默。除此还有什么词语不是暴力
【编辑:向鹏程】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