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外 >> 正文

赵树理写作不在意稿费多少:只要广大农民读得起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杨建民    阅读次数:13303    发布时间:2015-11-09

  据一位1946年便认识赵树理的作家记述,当时的《小二黑结婚》编成戏剧,农村到处上演,演到哪里,哪里人都挤得满满的。一次快开戏了,戏院门口的儿童团员拦住了一个其貌不扬,打扮老土的人:“不让进。”“我就是写这个戏的!”儿童团员细细打量:写戏的是何等人物?你这一身穿戴怎么可能会写戏?摇头:不行。

  事情惊动了后台。剧团团长赶到:“嘿,这是我们的赵老师呀!你这个娃娃。赶紧的……”剧团的人喜欢把有能力的人叫老师。这个“赵老师”,不但编剧,还导演,连如何配乐,如何演奏他都“管”。剧团上下都认他做可敬的老师。看戏的老乡没有这么文气,一散戏,你也拉,我也叫,争先恐后请“老赵”回家吃烙饼。

  一个作家,作品“红”到如此地步,在今天,那稿费、版税定然不菲。1946年时,一个美国作家贝尔登慕名到晋察冀中央局的所在地访问赵树理。知道他的作品如此流行,便按他的国度情形问:你的书行销这样广,得到的版税一定非常多。赵树理回答:不,我不计较报酬。我们实行的是供给制。听到这,贝尔登大为激动:他们剥削了你!如果在我们美国,你早就成富翁了!赵树理笑了:我们国家制度不同,要求作家标准便不同。写作,就是我为百姓大众的一种工作。贝尔登眼睛瞪得老大,显然,按照他生活国度的价值观,这太不可思议了。

  1955年,他的长篇小说《三里湾》问世。有作家问他印了多少册,收入一定不少时,赵树理回答:钱这个东西,是“人民币”。来自人民,还给人民,我是不计较多少的。要是为收入多,就送人民文学出版社了。我交给通俗读物出版社,是为了发行广。只要广大农民能读得起,我是不顾及稿费多少的。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

过眼云烟 : 2015/11/9 21:16:45

上学时,在书本里读过赵树理先生的作品。工作后学习写散文,有时候感觉自己写不好,又偷懒,断了好久不写了,有一次遇到父亲的老师(我很敬重的一位中学老师),他用赵树理先生写作的故事来鼓励我,让我不要偷懒继续学习写作。今天有缘读了这篇与赵树理先生有关的文章,让我更加喜欢和敬重赵树理先生了,先生的佳作不仅给我们以精神食粮,他的人品更是一面明镜,给我们以很大启迪。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00148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