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十月诗句(组诗)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徐作仁    阅读次数:5503    发布时间:2015-12-02

1、听虫鸣声声脆亮


凉风几缕,

把月光吹得清清爽爽,

小园慢步,

有草虫在脚下轻轻歌唱。

 

秋天多么美好,

清朗的夜空,

星星一颗一颗,

恰似草丛中的虫鸣,

声声入耳,

声声脆亮。

 

把脚步放慢,

把思想摁紧,

这静在天上的秋,

就静在了脚下,

也静在心上。


2、掬一抔月光泡茶


归雀的薄翼摇出一朵月亮

天说高就高说蓝就蓝了

坐在枣子树下

熟稔的虫鸣送来几句乡调

吻了吻我的脸

让我的心也安静了

 

这样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不想

掬一抔月光泡茶

平心静气

慢慢品出秋分的味道

 

天上,浸过清风的星子

洁净得好似白白的丁香

树上,静在叶子间的枣子颗儿

闪出绿宝石一样温润的光芒

 

带着苕香味的炊烟

从瓦顶上升起

与月光亲密拥抱

两声干净的狗吠

从不远处流过来

把月光洗得透亮

 

十月,月光真好

慢慢品茗

茶杯里的秋天真好


3、风往南方吹


十月,鸟翅携带着轻风

往南方吹了过去

 

我想,风安在南方的家园

一定像春天一样温馨

那青石板小巷里的丁香

一定还香着南风温润的吻痕

那斜檐下歌唱的雀子

一定还在梳理南风抚过的羽翎

 

十月,风往南方吹

天上的云朵也跟着飘了过去

它一定记念着采莲人的裙裾

瓦房顶上的炊烟

跟着云朵往南方飘去

南方的乌蓬船和黄梅戏

是它的至爱,是它的血亲

 

十月,白蝴蝶也朝着南方翻飞

它一定是迷恋那一地浅草

以及断桥边的两朵红芍

蛐蛐的歌声也一丝一丝细了

细进南风里

它去那临水的小窗外

伴随熟稔的吴侬软语

续唱多情的小夜曲

 

十月,去不了南方的菊花

兀立在寒露里向南方张望

去不了南方的狗尾巴草

摇着手儿给南风送行

 

而我,静静地站在山冈

手拈一朵菊花

不去回想南方的好多故事


4、秋、诗、茶——遥想爱情


拈一朵菊花,

泡香仲秋,

品茗半盏诗歌,

不说思念,

也不说清愁。

 

把锦书看了,

笑帘惹蛱蝶,

翩然几多柔情,

淡了寒露,

浓了两声啁啾。


5、寒露种麦


又是寒露,

又是寒露,

绿蓑衣布满农历,

麦子就是与生俱来的乡音。

 

“过了寒露节,

种麦穗如铁

我的乡亲,怀揣一句家训,

怀揣幸福与虔诚,

满山遍野就有了最朴素的风景。

 

种麦,种麦,

种的是天,

种的是地,

种的是福,

种的是命。

 

我的乡亲,在寒露

左手一把麦种,

右手一把牛粪灰,

把一门心思种进土里,

把老婆孩子种进土里,

把自己种进土里,

多么庄严神圣。

 

我的乡亲呵,

寒露就是你们的好日子。


6、十月,最后的蛙声


一弯水塘,

被暗下来的秋天越涂越黑,

西风还没有把半轮冷月吹出来,

几颗星子散乱在瘦枝上,

摇晃出两句衰弱的蛙声。

 

十月,一下子凉了起来,

水塘上面,秋雾漫荡,

这最后的蛙声,

已经来不及入韵,

来不及清脆响亮

它被西风拽着,

哽咽出忧伤。

 

我独立在水塘边上,

握紧蛙声,

握紧许多日子,

等着月亮。


7、握一把余香去冬天


十月,瘦瘦的西风爬上山冈,

灰天一矮,

高树也就矮了。

 

弱蝉三声两声,

随落叶飘在老草上,

没有砸出半点光芒。

 

乱草丛中的野菊,

兀自摇晃着黯淡,

秋天来不及与她温存半晌。

 

十月,我不是一个看花的人,

我是路人,

偷得摘朵残菊的空闲,

握一把余香去冬天。


8、一羽灰翎飘了下来


一羽灰翎飘了下来,

这是十月的一个黄昏,

这是从灰天上飘下来的灰翎。。

 

我想,这一定是那只大雁落下的,

这只大雁要趁月亮升起之机,

启程朝南方飞去,

“八千里路云和月”呀,

路途遥迢,

它要卸去多余的负荷,

轻装上路。

你看,它飘落得多么潇洒。

 

我想,它是那只归家的鸽子落下来,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一路风尘,

它要回到有月亮照亮的家,

它卸下疲惫和劳顿。

你看,它飘落得多么轻逸。

 

或许,它根本就是一只斗胜了的公鸡的羽毛,

这公鸡把另一只公鸡打败,

同时也被另一只公鸡啄打得羽毛乱飞。

而这一翎灰羽,

让风拂上天以示炫耀。

它好不张狂。

 

或许,它是某只被烹饪成了天鹅肉的野鸭的羽毛,

它从猎杀者大手的空隙间逃了出来,

趁着那炉燃烧很旺的大火的热气,

飞上天空以昭示生命之轻。

它十分沉重。

 

我兀自站着,

我想,我会是哪一种羽毛。


9、时间突然砸在我头上


也许是鬼使神差,

我兀自坐在小山冈上。

 

此刻是万籁俱寂,

或者说是千声混响。

我一根接一根地吸烟,

把七八桩世事摁灭在石头上。

石头燻黄了,

我的手指也燻黄了。

 

天上,云起云散鸟飞鸟落,

身旁,蝶翻蝶停虫噪虫歇,

我的眼耳鼻舌身,

都被挤满堵塞。

 

划燃最后一根火柴,

吸完最后一支烟,

时间突然砸在我头上,

我很受伤。


10、鹧鸪子的乡音一片金黄


金谷子晒在太阳下,

大豆子晒在太阳下,

十月,谷香、豆香和汗香

散发着太阳的光芒。

鹧鸪子在篱笆边鸣叫,

鹧鸪子的乡音,

一片金黄。

 

寒露霜降,农业正忙,

谷子大豆要归仓,

红苕要下窖,

油菜要移栽,

葫豆麦子要在坡上。

而在坡上的,还有我的老乡。

 

我的老乡头戴农历的草帽,

一手把晚秋收获,

一手把小春种下,

他们劳作在田间地角,

他们的心思,

被鹧鸪子一声一声

叫得清脆响亮。

 

“不如归去”——

我听从鹧鸪子的召唤,

千里迢迢,

我要在霜降之后立冬之前,

把自己再次种在家乡。


11、十月,我向乡亲们致敬


流金的十月,

天上流金,地上流金。

我的乡亲,身板立在田野,

岁月流金。

 

“有墒不等时,种麦不放松”,

农业是一部大书。

劳动是最神圣的文字。

满地的绿蓑衣,

满地的黄草帽,

在农历深处,

写意劳动,

也写意平常生活。

 

生是土地的宠儿,

活着就是侍奉土地,

就要与土地不弃不离,

就要把命交给土地。

 

老实巴交的乡亲,

农业的主人,

家国的主人,

在十月,在小阳春,

我,向你们致敬。


12、霜降  乡村的早晨


袅袅炊烟把十月飘高

鸦鹊子的歌声把村庄唱亮

蓝太阳像一朵菊花开在天上

一片清爽

而更加清爽的村庄

好一副俏模样

 

羊羔子悠闲地啃着小阳春

把幸福咩成方言乡音

被一只白蝶蹁跹成金色诗行

写满稻田

 

篱笆边,一朵牵牛花探出头来

随轻风慢慢摇动

摇出几缕深秋

摇出几缕蓝阳光

把村庄抚香

 

那熟稔的瓦檐

斜在枣子树下

锄头锃亮,镰刀锃亮

黄草帽在十月的早晨

就要出发

看吧,我的父老乡亲

绾好了袖子

绾好了裤脚

就要去收晚秋、种小春

就要去躬身霜降


13、十月,农业的大名再次饱满


草虫声声

叫细了村庄的小名

一眼望去

秋天有多么广阔

稻田就多么广阔

 

阳光在上

方言的天空一片辉煌

光膀子的割稻人

抬手甩了一把汗水

十月,农业的大名再次饱满

再次生香


14、一尾时光瘦在秋天


一棵狗尾巴草上吊着西风,

摇摇晃晃的秋天,

摇晃在小路边上。

 

白蝴蝶被西风吹过去了,

它们来不及爱情,

山雀子掉下一翎灰羽,

匆匆回巢。

 

天太高,

云太淡,

花影不再,

一切都秋了,

一尾时光瘦在秋天。


15、一畦休闲的青菜


在积木堆砌的楼顶上,

我用人民币换来几担乡土,

掺和一些八月汗珠,

把退休的日子种下,

把自已种下。

 

九月过了,

十月来了,

土里长出了接地气的青菜,

很休闲的青菜。

 

我把日子兑成一瓢水,

细心浇灌它,

把病历烧成一抔灰,

给它作肥料。

 

我想跟它唠家常,

它只是嫩着,

不说一句话。

 

我静看行云流水,

而我的青菜  青着,

长势喜人。


16、对面山顶的塔


对面山顶的塔

是供我想入非非的塔

 

点一只香烟

燃一段时光

大雁的雄羽展开我的思想

黄鹤的飞声擦亮我的眼睛

 

朝钟暮鼓振动长风

佛光灵隐韬晦云霞

有白蛇舞动妖艳

有蛟龙翻腾浊浪

更有手持吴钩的人

长叹两声

旌旗已成古典

 

对面山顶的塔

不是古塔

我知道

现代人的肉身肯定灰飞烟灭

供人景仰的舍利子

只在传说里面发光

 

但是,我依然点香我的烟

与对面山顶的塔

相互对望


17、枣子红了


山雀子衔来的秋天

在枣子树上

秋成一颗颗圆圆的香甜

 

十月的村庄

到处都挂着诱人的枣子颗儿

挂着脆生生的歌谣

 

纷纷扬扬的阳光

温润在枣子上

馋嘴的轻风一吻

枣子就红了,甜了

枣子,你这村庄的伙伴

你的好日子到了

你的好日子

真好


18、黄昏素描

十月黄昏

太阳刚刚被鸟翅驭过山冈

村庄淡了

炊烟像一朵朵菊花

袅娜开放

 

归雀子在竹林里

用方言俚语谈情说爱

万般温情

被竹梢摇成几颗晶莹

亮在斜檐上

 

多事的柔风来了

摘几朵烟花上天

朦胧了月光,

又摘几颗星子撒下来

亮了农历的篱笆


19、村庄写景


归雀的翅膀一收

天就黑了下来

秋蝉点点

把七八颗星星叫亮在村庄上面

 

朴素的炊烟恰如其分地升起

白月光的柔手就把它抚香

井水明晃晃的清凉

漾清了村庄

也漾清了我的老乡

 

远处,有干净的狗吠

像溪水流淌过来

妆洗着木墙土瓦

把老实巴交的竹笠蓑衣

晾在月光中

多么朴素大方

 

那些依靠方言长圆的柑子

挂在斜檐上的枝头

月光辉映着它们

多么温良

多么健康。

 

忙过大收的老乡

坐在十月的月光之下

点燃两锅惬意

吧嗒三声憨笑

饱满的日子就随着半声咳嗽

随着清风

在竹梢上摇荡


【编辑:蔡三乐】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5083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