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是我省的文化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实施十余年来,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个性鲜明的文化品牌和地域文化名片。如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也赋予了“多彩贵州”文化战略新的内涵。
贵州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需要有一个关于全省地域文化的准确定位,这一点,已经为“多彩贵州”文化战略十余年的运作所证明。这十余年来,贵州在全国产生了既彰显时代精神又蕴含地域文化的影响深远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影视、戏剧、小说、诗歌、散文、文艺理论,也包括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电影、电视剧。“十三五”期间“多彩贵州”升级版中的文艺参与,不仅继续需要有对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更深入的阐释,而且还需要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以进一步提升作品精神品质和艺术品质,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之作。在这一过程中,“多彩贵州”文化战略自身的整体提升不可忽略。
我们需要进一步摸清自己家底,需要进一步梳理和解读贵州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如山地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屯堡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移民文化、交通文化、方言文化。“十三五”期间“多彩贵州”文化战略的文艺担当,不仅需要有对这些文化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更需要通过文学艺术的方式,赋予它们更多的想象力、感染力、创造力。例如贵州的交通文化,在历史上就极具特色。今天,陆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运能力不断增大,“地无三尺平”的历史正在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近几年,贵州的大数据建设更赋予了贵州交通文化崭新的现代意义:“大数据”完全可以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现代性想象,这是21世纪贵州“交通文化”的盛事。
鉴于这样的现实,我们不能满足于“多彩贵州”文化战略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十三五”期间,贵州文化战略实施中的文学艺术担当,理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仅仅是“多彩”的个性提炼,并不足以揭示其中的逻辑关联,应当赋予它某种阐释性逻辑,例如,可否把“多彩贵州”重新理解或组合为“黔毂文化、多彩贵州”,甚至可以把这种组合当作“多彩贵州”的升级版本推出,并进一步要求文学艺术对它作出新的演绎。
“黔毂文化、多彩贵州”的内涵,可解读为“山包海容,八面玲珑”。毂是车轮的中心,比喻联络四面八方;玲珑是一种地理意义的体量。在“黔毂文化、多彩贵州”这个结构中,“多彩”仅是现象和结果,“黔毂”才是过程和原因,而且这里的“毂”并不只关乎交通,而是一种文化意义的泛指。作为西南内陆省份,“十三五”期间,贵州这个“毂”的作用一定能得到更好地发挥,特别是现在“大数据”之类的高新技术发展思路。
以这样的思考为基础,贵州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获得新的内涵甚至新的起点是完全可能的,甚至是必须的。十余年前,季羡林主编过一套《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丛书》,共18种。这套丛书对全国18种地域文化的定位,有按历史沿革的,有按山川形胜的,也有按行政区划或者人文、物产的。如燕赵、齐鲁、三秦、三晋、陇右、江左、巴蜀、荆楚、八桂、八闽等。相比之下,当时在这个地域文化的格局中,对于贵州“黔贵”的文化定位缺少提炼,所以并没有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才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多彩贵州”文化战略的升级以及文学艺术的担当问题。
“十三五”期间,“多彩贵州”文化发展战略应当怎样推进?“多彩贵州”文化战略推进中的文学艺术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非常值得思考、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讲话精神,这其实也就是文艺的核心功能如何有助于提升文化凝聚力与文化自信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可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第一,地域文化品牌整体升级,实际是对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一种推力,有助于我们建立起自身的地域文化认同;第二,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将这种地域文化认同融入中华民族认同;第三,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价值、核心理念,需要有包括地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美学精神的滋养。
“多彩贵州”文化发展战略中的贵州文学艺术发展繁荣,本身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历史背景中去阐释和定位地方的文学艺术,才能使贵州文艺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