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从“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到感动中国的盲人女教师刘芳的精彩人生,从“孔学堂”的风生水起到“海龙囤”的申遗成功,从“天下贵州人”活动到文艺志愿者引导贫困儿童走进文学艺术的大门,从贵州首批作家群“黔山七峰”到展示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成就的“金贵奖”,从云上贵州大数据时代到文化旅游联袂扶贫,从首届“多彩贵州”文博会到首届孔学堂书博会……一个个令人激动的文化事件,让根植黔中文化大地的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熠熠生辉。
2016年伊始,为贯彻落实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对文化宣传的精神,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舆论场,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优化升级专家征询会于1月18日下午在筑召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常改常新、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是每一个新闻人的职业使命。
地方特色浓郁才能够彰显自身的存在。如今,在中央和省以文化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乘着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27°黔地标》力图通过刷新版面,优化报纸与人、与网络、与新媒体的交互传播,力求展现贵州文化地域特色,凸显文化传播的“贵州表达”,更加贴近开放交流互动的当代社会,为读者服务,为贵州文化繁荣发展服务。我们将在秉承“内容为王”的媒体规律的同时,也将视觉、渠道和技术作为要素进行深度整合,满足深度阅读需求,达成二次和多次传播,努力开拓党报文化的传播力、到达率。
2011年4月,在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的部署和指挥下,贵州日报浓墨重彩推出《27°黔地标》文化周刊,以传播贵州大美文化、构建精神高地为己任,力图将贵州的文化魅力展示给更为宽广的世界。
当时,众多报纸、包括各省级党报处于纷纷削减、压缩文艺副刊的大潮中,贵州日报却整合过去散见于各版面的文化版块和文艺副刊,以“传播贵州文化、彰显贵州精神”为主旨的《27°黔地标》创刊。周刊以崭新的视觉形象和丰富的内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得到了贵州文化界、全国新闻界的广泛好评,为贵州的文化传播增加了一个权威的发布窗口,成为“构筑精神高地”的一个重要阵地。
《27°黔地标》自破茧开始,就努力在大文化的碰撞交融中来构架自身的话语,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提升作忠实的实践和探索。
作为党报的文化周刊,既要忠实地宣传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更要有滴水穿石般的耐心,虔敬地守望文化的神圣殿堂,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由此打造报纸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打造“大美贵州”的高端文化导视平台——贵州日报〈27°黔地标〉》获2011年贵州宣传思想工作创意奖工作创新类优秀奖。
此外,《27°黔地标》还通过策划、组织“全国名家看贵州”、贵州文化大讲堂、贵州建省600年全国名家座谈会、贵州日报《27°黔地标》名家交流访谈北京基地挂牌、全国名家看贵州“黔之赞”征文大赛专辑北京首发式、设立颁发“文化传播大奖”等大型系列文化影响力活动,解读贵州、表达贵州、彰显贵州。汤一介、乐黛云、梁衡、张健、叶辛、袁熙坤、舒乙、刘醒龙、吴东魁、王必胜、彭程等名家的纷纷参与到《27°黔地标》的活动中。“全国名家看贵州”活动被省委宣传部纳入我省外宣重要活动。
顾久(省文史馆馆长、省文联主席):“知行合一”与“天人合一”相呼应
刚刚结束的全省宣传部长会议,提出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贵州有着自己深刻的民族文化,在特色文化宣传中,“多彩”二字运用得非常好,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它的民族多样性以及形态多样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宣传和运作中,一定要把握好“多彩”的两个底色。一个底色有些像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挺身中原,担当天下”,要有担当的精神,比如李端棻、丁宝桢这样一批人大胆地走出去,他们是中华民族土地上的精英,将贵州文化与中华大文化融为一体。另一个底色有些像道家文化叫“守慈不争”,是要将自身放在比较低的地位上乐天、自然不相争,跟大自然融为一体。
道家的精神清净无为,在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汉文化中特别能体现,如此才保存了贵州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中华文化多元化的一部分。贵州文化的多元是其他地域所不具备的,省委书记陈敏尔提出的“知行合一”与“天人合一”相呼应,构成贵州文化的两个翅膀。
在宣传报道中,应该有意识的打造两种精神。一种精神是敢于走出去说贵州就是好,把贵州好的东西发掘出来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特色;另外一个是很本真的守着脚下这片土地上最美好的东西,不争、不吵、不急、不躁,安安稳稳地形成自己的品牌。守住这两个文化,就有了贵州文化特色的基础形态。
徐静(省文化厅厅长) :洋溢时代气息饱含主流价值植根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体系
所谓大文化,具体到贵州当前重大战略任务来说,首先是要有大的担当。为实现这种文化担当,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贵州文化的体量做大、内涵做强、品牌做亮。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作、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创新,努力实现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切实建成洋溢时代气息、饱含主流价值、植根广大群众的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体系。
为实现这种文化担当,其最终落脚点就是真正实现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
文化励民。打造一批激励作用强、艺术水准高、影响范围广的艺术精品和新闻作品,努力讲好贵州故事、传播贵州声音、树立贵州形象、增强贵州自信,点燃全省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激情,激活贫困地区反贫扶贫抗贫动力、创业创新创造活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人民大众。
文化惠民。在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加强惠民舆论场的建设,统筹好文化硬件和文化软件建设,统筹好“种文化”与“送文化”,切实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补齐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保障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富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文化与大数据、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各种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化产业发展与脱贫、富民紧密结合;加强非遗传承人培训力度;加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
杨庆武(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 :文章千秋 事越打磨越耐人寻味
《27°黔地标》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凸显了规划、策划的理念,但要加强文化评论的力度,见到更多有独到见解、精道的文章,下一步应在培育作者队伍的基础上,有计划设计评论选题,提高评论稿件质量。
《27°黔地标》亮点不少,但要破除一般性的套话和图解,有价值的东西要通过运用更多的编辑、视觉和传播手段,让好栏目托起好文章,好传播蕴藏高效率。新媒体时代,《27°黔地标》更要注重互动性,从传统考核中挣脱出来,通过赢得点击率,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推动《27°黔地标》更上一层楼。
文章千秋事,打磨越细,越耐人寻味。希望《27°黔地标》跳出一般化的副刊程式,从更高的质量、深度、生动、鲜活上下功夫。
朱伟华(贵州师范大学首席专家、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让更多人读懂贵州故事的宽度、深度、温度
《27°黔地标》文化周刊要做反应家、阐释家,做有深度的专题。贵州文化的特殊景观及当代价值,除了好山好水、民族风情,还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有文化内涵的好故事,例如很有特色的贵州三线建设文化。我们要说好贵州故事,就是要说好老故事,讲好新故事,将老故事做新阐释。
我建议多做专题报道,在有限范围内要做宽、做深,做出影响。比如,这一期介绍地域性、介绍人物、介绍成果,专题的角度有很多,但是一定要确保对文化的深度、广度挖掘,专题选择需要对贵州文化做很多有特色的预设,这样的报道就会很有分量,让更多的专家知道并让他们有提前的准备。
现在是贵州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把贵州文化做成响亮名片。在对贵州特色文化的阐释上,虽然外在形象树立好了,但还需要文化的深度。《27°黔地标》应该多做一些文化专题开发,做有震撼力的专题策划,提前做好相关预设,让专家学者能够在策划之初就能参与进来,不仅要说老故事、新故事,还得把好的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人读懂贵州故事的宽度、深度、温度,认识贵州文化的意义,做更深入的文化阐释,让别人感受到贵州文化带来的震撼力。
农文成(贵州民族报社社长、总编辑) :推动贵州文化建设营造强大舆论场
《27°黔地标》创刊近5年,成为贵州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文化舆论阵地,呈现和反映了贵州地域的文化态度、文化立场、文化坚守、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气质、文化形象,是文化社区意义上的贵州高原的“精神标记”。
在大文化框架下,《27°黔地标》实现了文化周刊与文艺副刊的有机统一,成为构筑贵州“精神高地”的重要载体、阵地、窗口。并整合了省内外的文化资源,为推动贵州文化建设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场。
围绕省委提出的“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这个总目标,立足打造《27°黔地标》升级版,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进一步实现精准传播、有效传播,在宣传传播中才能有效解决“重点带动、典型引领、历史时间节点推动、重大专题主题话题活动策划造势推动”的目标。用“问题导向”为方法论,对文化领域、文学艺术领域的重大成果、重大主题进行静态选题、动态选题相结合的内容策划。不仅要报道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经验,更应要运用“深度调查、深度解剖”的方式对文化、文学艺术建设发展过程所存在的困难、不足、问题进行报道,为各级文化工作决策者、决策部门提供“有效、有用、能用的文化资讯、观点”。在版式设计上,最大限度地引起受众的“视觉关注”后,自然进入“内容关注、有效阅读”,实现有效传播。
强化《27°黔地标》话语体系的独创性,使“官方话语、新闻话语、文学话语”的描述叙事有机融合。在确保发挥省内外传统名家的资源作用的同时,对本土有潜力的“文化新人”“文学新人”给予关注推介。
郑波(贵州城市档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城市档案》DM杂志创始人) :纸媒品牌应当衍生更多文化价值
《27°黔地标》通过近5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代表贵州主流媒体的文化品牌。如何在这个品牌的概念之下产生和形成一些分支品牌的构架,比如“黔人”“黔地”“黔景”“黔事”“黔味”“黔艺”,甚至还可以产生三级子品牌,比如在“黔艺”下面细分“黔音”“黔舞”等等,这样指向性就很明确。通过一两年后,就会积淀出一些很专业的东西来,甚至可以编著图书,做成一个品牌延伸。品牌架构和新媒体互动,分支品牌都能够和文化产业嫁接起来,比如说“黔食”,可以将贵州美食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推荐给大家。
《27°黔地标》应该嫁接更多的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可以和民间艺人甚至企业嫁接,作为一个代理机构,《27°黔地标》可以产生很大的商业价值。文化产品应该考虑如何产生经济价值。通过这一个点的撬动,新媒体工作室和互联网+的概念都可以融合进来。《27°黔地标》有现成的编辑团队,人力、物力、影响力都具备,这个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李裴(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 :畅通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传播之路
贵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风情多彩独特,是一块绚丽的瑰宝,为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利条件。
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在传播方式上应“上天入地”、“接天连地”,以新的文化传播样式、传播载体、传播手段扩大影响力、增强感染力,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上连“天线”强底气。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根“天线”,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贵州文化相融合,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贵州又面向全国的当代贵州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不断做“强”红色文化、做“亮”民族文化、做“优”山地文化、做“厚”传统文化。
中连“网线”聚人气。充分运用互联网、微信等传播方式的便利和裂变效应,使信息实现互通、互动、共享,成为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新引擎,传播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新载体。
下连“地线”接地气。接地气是促进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文化也只有接地气,才能增人气添活力,才能引起群众共鸣,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应多一点家常味、多一点泥土气、多一点小而活,切实地让群众参与进来、融入进来。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彭晓勇(贵州出版集团董事长) :以彰显特色文化的方式解读贵州
对于《27°黔地标》的持续发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应该坚持大文化方向,以大文化的理念,把原来散乱的副刊转化为可以用文化的角度解读贵州变化的视角。集聚人气和文气的表达方式,暗合了把贵州打造成为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定位;以彰显贵州特色文化的方式解读贵州。
二、让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包括美术、摄影等其他门类的作品得到更多的呈现。《27°黔地标》应该用较大的版块去展现贵州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做有社会学意义上的传播,成为推出全省文艺作品重要渠道和最为有效的传播方式,以得到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的认可。
三、坚持创办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比如“全国名家看贵州”、“天下贵州人”等活动,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去参与,才能体现周刊的特点。
四、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坚持做文艺创作的旗帜,引领广大文艺创作者以及爱好者,继续把“黔潮”“娄山关月”“七色花雨”等有影响力的栏目做到极致;适当增加互动及专业评论版块,加强美术、非遗、文艺等方面的深度解读。
五、应该涵盖教育文化的门类,比如美术、音乐,只要在贵州发展社会实践当中,普遍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的艺术文化门类,都能在《27°黔地标》得到不同的呈现。
六、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不是通过不同的介质去传播,而是怎么把内容融合。报纸是单向传播,但新媒体就可以互动。读者想看到什么内容、什么方面的文章等,可以在新媒体上得以反馈,增加读者对周刊的参与度。
陈颂英(贵州广播电台原副台长、省委宣传部阅评员) :加强新闻锐度树立品牌形象
《27°黔地标》作为贵州日报的一个名牌栏目,需要加强锐度补足短板。5年前《27°黔地标》文化周刊横空出世,作为党报的一个旗帜精神上的标杆,5年来一直做得不错。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7°黔地标》遵循党的文艺方针,唱响主旋律、讲述好故事、传播正能量都颇有建树。全省宣传部长会上提出的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贵州人文精神,是能够让《27°黔地标》这棵大树扎根的大地。
对于《27°黔地标》,我有三点建议:一是要有勇气、锐气、朝气,敢于对贵州文化发展的进程发声,敢于提出新观点、新视野、新思路。只有勤观察、勇思考、新文章,才能使版面有朝气,恰似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现在的文化周刊,需要加大文艺批评版块的建设。要写《清明上河图》,也要写《富春山居图》。二是要写新文章、小文章、精文章,即使一些重大主题文章,也要写短、写精、写实在,通过短文章谈出大问题。文章短了,读者就会爱看,培养出一大批忠实的粉丝群。三是建议设立一个网络文学版。互联网时代极大地改变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改变了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27°黔地标》要合理的借助这个新态势,融合新媒体传播,把优秀的网络创作移到纸上来扫描贵州的文化。
杜国景(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部主任) :通过话题引领作文化意见领袖
关于《27°黔地标》的发展问题,我有一点想法,就是通过话题的策划,用话题推介来提升《27°黔地标》的艺术含量、文化含量、学术含量。不是去盲目的寻找话题,而是需要从文化角度思考话题。通过《27°黔地标》的整合命名,让新闻从可读变成必读,从易读到阅读,从旁观话题到参与话题,
现在贵州最大的变化是交通和大数据的变化。人文地理、上世纪90年代的地方志,已经和现在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都充满了文化思考的话题。话题的生产需要发现、提炼、组织、整合。我们能不能把纪实的作品做成话题。话题的生产、推进很重要,它还可以分级,如来自精英的,来自网络的,来自地域的,等等。把话题分级,把受众定位清楚,组织相关的话题,靠分级来吸引我们的读者,让可读变成必读。
关于话题的组织和提炼、命名、推介,需要新媒体的融合。如何用后台的选题来规划,用前台的话题来推进,有组织的去做某一个话题的意见领袖,会让《27°黔地标》有更多收获。
李寂荡(《山花》杂志主编) :读者可能因为关注文艺微信来关注报纸周刊
结合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中提到的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问题,我觉得贵州最大的文化,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丰富而且独特,外界对它也知之甚少;尤其在逐步全球化的当下,它显得弥足珍贵。所以民族文化要作为文化周刊的重点。
《27°黔地标》刊登的文章,要和社会新闻有区别,既然是文化周刊,就更要强调人文精神,应该有很强的人文气息。不管做报纸还是杂志,处理很多事情都有个度的问题。我们在强调主旋律的主题下,怎样发表一些有锐气的文章,哪怕这个锐气有一些冲击。文章在大众性、专业性之间,怎样掌握一个度,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文学作品的刊登,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读者希望在文艺副刊上,能看到优美的、打动人心的作品。
关于选题规划的问题,要有一个系列,文章不是一篇两篇就结束了,它有一个规划可持续的过程。对于网络文学,大家要关注他的变化。网络文学的趋势是与影视紧密结合,它对社会文化生活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要分析这种现象。微信有很强的繁殖力和复制性,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现在的人都是碎片式阅读,喜欢短小的文章,我们的文艺副刊就很适合在微信上传播,因为其篇幅不长,读者也可能因为关注微信来关注报纸。
文心(贵阳219文化创意广场艺术总监、贵州原创艺术推广人) :传统媒体要借助新媒体转变思维方式
我对媒体有着特殊的情怀与关注,这两年虽然很多人都在唱衰传统媒体,但就我个人的判断而言,其实传统媒体的机会重新又回来了。现在的时代要回归内容为王,传统媒体有着它在内容团队上的优势,无非是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去转变。
传统媒体要寻求新的发展、新的生机,就应该在思维方式上有所转变。今年是反击的机会。我觉得内容不存在俗、土、雅,大文化包括了王阳明、非遗等大牌,但关键是这些大牌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传播。《27°黔地标》在做大文化,在文风上、版式上,要更多地贴近时代。个人感觉《27°黔地标》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比如在微信平台上的分享不是太多,且文字信息量太大,在文字和图片构成的版式空间里还应该多进行研究。
虽然《27°黔地标》在做大文化,但不仅只和文化界有互动,还要多一些和文化产业界的互动,从舞台上延伸到舞台下,从纯粹传播的层面到文化产业互动的层面,以期带来更多的文化产业交流。既然要转型,就应该要有新媒体的思维方式。我建议《27°黔地标》的微信平台能否由专门的团队去管理、操作、运营。《27°黔地标》全媒体工作室要有全媒体的意识。其实所有的资源都有其商业价值。《27°黔地标》不仅仅是党报的副刊,他应当是一个真正的媒体平台,希望今后和我们有更多的互动,延展出更多的东西。
陈海宇(贵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对贵州人文精神要有创见性发现
我们做民族文化特色,首先要把自身的特色讲清楚,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这个责任。贵州要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强省,《27°黔地标》 创办5年来,在贵州人文精神方面的积极反映,构建大美贵州的文化传播平台,已经成为贵州文化界的精神家园。多彩贵州形象在全国很有热度,作为贵州打造特色文化强省形象,更需要《27°黔地标》有引领性的关注,对贵州文化根源、人文精神、人文气质要有创见性的发现。
多彩贵州有多彩,需要我们找到文化源流。贵州广播电视台也希望在这方面的探索上,跟《27°黔地标》文化周刊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进而有更深度的合作。在媒体融合时代,《27°黔地标》全媒体工作室的建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媒体之间以后在内容生产上,一定要通过共享来实现共赢。
文化总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媒体不能只做纯粹的文化和文艺,还要做和贵州经济发展有关的文章,要紧靠经济社会发展的热词来做相应的专题策划。近年来,贵州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国的高度关注,大数据战略、主基调、主战略等各方面发展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相应的文化方面的呈现,要有精神内涵和大文化概念的东西,更值得我们去关注,让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谌宏微(省美协主席) :美术大事丰富文化景象
《27°黔地标》是打造传播贵州文化的重要平台,应该是一个标志,也是传播贵州大文化的地标。省委提出打造多彩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肯定也是《27°黔地标》的任务。怎样塑造、怎样传播,这应该是贵州文化最重要的目标。从美术工作者的角度,作为一个读者的角度,我谈几点希望和意见。
贵州美协践行多彩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今年将在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有三个大动作:一是配合省宣传部启动实施多彩贵州美术书法“双百”创作工程。向全国重点推出贵州作者,征集创作一百件贵州主题大型美术作品,一百件大型书法作品。二是配合中国美协举办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中国民族美术发展年会、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以及全国美术名家贵州民族地区采风,都是紧紧围绕民族特色文化。三是七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省著名画家泼墨山水画大家刘志白先生诞辰100周年大型回顾展。
建议周刊在大板块不变的情况下,更应该多的开设针对性、持续性的专栏和专辑,增加特约稿。推出贵州标志性的文化名人和艺术家。要推荐新的,但首先要把老的推荐出来。多彩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到底是什么?它的外延和内涵是什么?在形成统一共识的情况下,我觉得还是推出专栏。比如阳明文化、三线文化等等,每一期都有一个专栏,这就是我们特色文化的具体内容。
蓝东兴(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贵州省史学学会副会长) :共享信息打造文化品牌
《27°黔地标》这个名称本身很有品味。以贵州地理纬度来标识贵州日报的文艺版,简洁而且贴切,因为贵州在这个纬度上具有鲜明个性,所以它巧妙地传递出贵州日报文化周刊的个性。
我感受最深的是信息的共享问题。互联网时代就是要信息共享。大家都知道信息共享,但是意识和思想共享,还是不知道。我认为贵州日报与其他媒体应当实现共享,把《27°黔地标》引出来,再去做深度。纸质媒体有做深度的优势,通过其他媒体的助推,形成一种相互影响。《27°黔地标》在表述上,高雅的太多,新闻太多。怎么把新闻表述得有文化,不要做简单、纯粹的新闻传输,而是要有独道的见解,独特的文笔。我们要以更具文化的表述方式,表达好贵州的特色文化。今后要发掘、表达出文化的内涵。我觉得《27°黔地标》内容丰富,但是层次感不强,今后可以在报道层面上多做大文章。
刘小翔(贵州微联盟创始人、诗人) :丰富传播渠道引导大众关注
贵州微联盟从2014年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60多人,对此我很有感触。首先,这是内容传播的时代。在以前很多互联网创业都纷纷落马的时候,内容创业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我以前很喜欢写诗,但是诗歌阅读量是十分凄惨的,但现在诸如《为你读诗》《睡前读诗》这类的微信公众号做得很好,每天都有上万的阅读量,传播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大众对诗歌的关注和热爱。
我认为《27°黔地标》的改版、媒体融合以及工作室的成立,将会大有可为。我建议,应当考虑怎样把贵州当下性的新闻话题做好,作为重心。每一个时代的文化范畴都在不断被刷新,正在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概念,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和文明的核心。我们怎么把当下性的东西接入到贵州新闻中,并把它更好地呈现出来,这是值得考虑的。
多把我们当下性的如大数据、山地旅游等接地气的东西融入进来。贵州有很多能引起全国关注的东西待我们去发掘,它没能进入贵州人的视野引起我们的关注,这是非常遗憾的。希望今后《27°黔地标》和贵州微联盟能进行更多渠道上的合作,为本地文化内容生产作更多的努力。
徐圻(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 :展示深度文化关怀 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27°黔地标》从2011年创刊至今已有5年,是我必看的优秀报刊之一。尽管几年来我的工作岗位有许多变动,但是一直在关注《27°黔地标》文化周刊发展,与其合作一直没有改变,这跟版面有密切的关系。
《27°黔地标》文化周刊在文化深度报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与纯粹的应景报道不同,它能够深入文化,展示深度的文化关怀。关于周刊的发展建议,一定要在不放弃周刊特色的前提下,从报纸的可读性出发,在形式、架构上考虑问题,琢磨、借鉴新媒体传播方式,比如在标题上吸引关注,融合新媒体的优势。今天身处一个多元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纸媒阅读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所以更希望坚持做深度文化报道,将新语境下的阅读与传播作为重大战略去考虑,用那几页具有特色的、具有深度的“纸”,来吸引读者。以深厚的人文关怀,推出更多经得住时间检验、大浪淘沙的文化内容。
全省宣传部长会议提出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阳明文化是500年前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形成的贵州特色文化,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文化。孔学堂致力弘扬包括阳明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系统研究深入挖掘其文化精髓以及思想光辉,让外界了解贵州除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外,还有更具思想深度的传统文化。在阳明文化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孔学堂希望可以借助《27°黔地标》的优势,更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我省文化强省的建设。
万群(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讲好多彩贵州文化事打造特色文化新景观
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陈敏尔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贵州日报必须有更多的责任担当、使命担当和文化担当。无论在任何时期,党报的文化报道始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始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在媒体融合时代,文化报道要牢固树立“补短板、做长板”理念,不断创新报道方式、丰富报道手段。要从过去单一的纸质报道变为立体的全媒报道。要把传统和现代传播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从静态传播变成动态传播,从文字表达变成全媒表达,让党报声音更强起来、更亮起来。
《27°黔地标》应该继续把握好大众性与专业性、指导性与新闻性、地域性与广泛性的辩证统一,紧紧围绕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与时俱进提高传播能力,要有努力打造贵州文化宣传地标的目标理念,做好特色文化、典型文化、地标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加大文化地标性人物、地标性事件、地标性活动的报道,挖掘贵州文化内涵,讲好贵州故事,传播贵州声音。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为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增添动力,为开创贵州文化宣传新局面,打造文化改革发展的贵州景观绽放精彩。
靖晓莉(省文史馆副馆长) :鞠乡愁为墨以乡情做笔
贵州地缘的独特、民族的汇聚、文化的交融,型塑了贵州多元的特质和多彩的文化。历史上的贵州,地处边远、幽暗迟启,但古人类的足迹,却显示出这方土地如何由闭塞蛮荒渐入辉煌的史前文明。时代更迭,历经了寂寥、遗忘、落后、贫弱的贵州,依然能够奋争不止,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为中华民族奉献了众多灿若星辰的历史先贤,在中华民族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依旧能够敞开胸怀,滋养天南地北的各族同胞,奉行和而不同的生存智慧,创造共生共荣的民族和谐家园。
讲好贵州故事,决然离不开故事背后的历史认知,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梳理挖掘,离不开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探寻。有历史支撑的故事,会更真实深刻、意义隽永,用故事描述的贵州,会更多姿多彩、动人心弦。
讲好贵州故事,需要优美准确的表达,需要真诚实的态度,需要质朴深沉的情怀。最重要的,是要有记录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是发生过的故事,故事是被记录的历史,做好时代的“记录者”,“传播者”。讲好贵州故事,必需对贵州这块土地予以深切的敬惜和尊重。了解她艰辛前行的历史,理解她源流丰富的文化,呵护她天地恩予的禀赋,赞美她砥砺奋进的精神。
期待《27°黔地标》鞠乡愁为墨,以乡情做笔,记录并传播贵州好故事。
戴冰(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 :小切口小清新也能力透纸背
《27°黔地标》是贵州文化宣传的大手笔,近5年已经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以后不管怎么变,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定型。从文化角度看,这是一种高度和广度。《27°黔地标》文化周刊,在文化报道上有很多巍峨的宫殿,而在接地气上还应有发展空间。这也是一个角度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方式的问题,内容都是在的,但能不能在某一些版面换某一些方式来体现?一个成功的报纸刊物,最终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一个报纸应该有自己的气息,它的音容相貌,别人一看就知道什么文章该发哪里。
报纸是面向所有读者的,我们可以深入浅出地表达,让读者愿意去阅读。《27°黔地标》能不能以攻为守,除制造本土话题外,能不能参与话题?这是主动出击,这样会让人更愿意关注。《27°黔地标》在接“天线”上做得很好,在接地气上还有很大的空间,除了做宏大的主流文化报道,也要关注小切口、小清新。
【编辑:与文为邻】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