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霜降(组诗)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张培松    阅读次数:3997    发布时间:2016-01-30

树上伏着稀疏的白云,

在冷风中颤栗。

曾有鸟儿在那里的枝头鸣唱。

村庄从未留住那些途经。

那白发人,仿佛还在三十年前,

挥着他的手臂。

我看到的那霜白,

一直在视线中闪烁,

也许冰凉的暖,才是它的宿命,

就好像菊花败了又开。

这凉薄的节气替我翻看了一下那时的山水,

在它往复的尘埃之上。

我觉得已旧的血又再度新鲜,

仿佛迎着朝阳的小孩,

弥补我的衰老,

直至静寂将我包裹。

他将替我年轻。


无法不去爱这些温醺,

天空藏起柴火,我藏起骨骼里的盐。

大风吹起,浮尘漫漫,

而我想追赶千里,血舔刀尖,

让大地该白的白,该红的红。


窗外的雪飘着


当我像水滴汇入你,窗外雪花飘着。

你触摸过的苇草,我正在触摸,指纹穿透暮色。

你步入的月亮我正在步入,

不是因为太美,而是因为“那可以等待的你正在那里”

还有你曾坐过的时光,

我也想尝试着去坐,或许那上面还留有

你的体温。我这样想的时候

窗外雪花还在飘着……


隆冬,雪花还在


那么的白,迷朦的白,皑皑的白,无垠的白。

无边无际,没天没地,填满尘世的沟壑。

没有高也没有深,空心贴着空心。


而街灯昏黄,十二月还在,雪花还在,

天堂的骨粉还在,梦的灰烬还在,隆冬还在——

十二月过后的一月二月和三月……

还在。炊烟还在——


朔风吹


我熟悉那个吹着口哨的人,

他留着跟我一样的长发。

这些年他去过太多的地方,

用他身上藏着的刀子,玩杂耍。


一年前我在烈士公园的东门见过他,

那天太阳很好,他对着我冷笑,

他的刀子在腰间闪了一下,

我看到一道道寒光和他转过去的背影。


听说今年他还会回到这里,

他已将身上所有的刀子磨得飞快。

我哪里也没去,一个人待在年嘉湖畔,

没日没夜地打制一副盔甲。


能用的铜片越来越少,

离他到来的日子则越来越近,

我的盔甲迟迟不能完工,这让我感到害怕。


我的害怕折磨着我,

我的害怕变得越来越坚硬,

它们最终弥补了盔甲缺失的部分。


寒月


你一定隐瞒了什么,

那对于这个人世最重要的,

我不会透露半点。


这源于你我相惜的情分。

你看众生,眼神慈爱,纯净,

你看我,波光中总是别有深意。


但今夜不同,你看不到我,

我躲在一个你看不到的地方,

看从前的你,如何追着我跑,

把太阳早早地追下西山,

把山冈追成一条好看的弧线。

那时的你只属于我,

可我不能看你看得太久,

怕自己会忍不住流泪,

因为你,我想起那些被辜负的人,

他们跟你一样,曾照亮过我,

不像今夜,我如此黯淡,无以回报。


我的光如泅深海。

它沾染了你的孤绝和高冷,

却并不懂得你的沉寂和坚守。


你一定隐瞒了什么,

那对于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

我若不问,你也不会透露半点。

我不问。以往的圆满,

是你与这个世界达成的默契,

至于那未知的残缺,

是你精心打制的镰刀和弯钩,

那里有为人熟知的麦田和井台。

我不问,是因为你我之间也有一种默契,

它与这个人间的黯淡无关。


你栽的桂树早已开花,又谢了,

香是冷的。接下来应该就是冬天,

你砌的宫殿会因此被雪堆满,无人清扫。


又起风了,

听说你要去往那更远的苦寒之地。

我也想离开,却始终站在原地,

你的光一直照看着这里,

包括我,那么多飘散无着的灵魂被你收留,

为了不让风把它们一同吹走。


立冬了


没有预想的那么寒冷。

树隙间仍有阳光晒着扫落叶的人。

缓慢的江水也还在懒洋洋的流淌。


我们都不急于奔向冬天,

我们都还爱着这满地的金黄,

眼眶里都还有着不可阻挡的温暖感动。

季节的按部就班,

我只须感知。

从嘈杂的大街上走过,

每一个人都是他们自己,

奔向各自火热的生活。

吃着热腾腾的饺子,

等待日子,

在遮盖一切的雪中变白。


黑夜间


夜幕降下高潮。

夜凉如水啊,草木疲惫,

不与孤独交谈,

或许他们已无话可说,

就这么甘于背离之后的平庸。

春天的梦里,

我一个人在河流上慢慢走,

从前的风景静静沉浮,

岸旁的石头像无人告白的悲哀。

我坐下来,

注视黑夜茫茫,

像注视一个巨大的坟墓。

我渴望一声小小的咳嗽从那里出来,

而始终没有。

多少人世的欢爱与变故死于黑夜。

我想着活着的初衷,

“试着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天亮时,

黑夜里已没有我。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7777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