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浓浓年味别样情 新风扑面处处春——变与不变中的年俗传承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葛春 王小梅 刘啟钧    阅读次数:3446    发布时间:2016-02-24

  故事1

  糖画艺人一家三代不息传承

  晶莹糖丝  千回百转绘精彩人生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成的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倒糖饼”或“糖灯影”,是地道的民间画种。

  曾经,无论庙会集市,还是公园名胜,随处都可看到卖糖画的手艺人。他们坐着小马扎,身前放着糖箱,一根粗粗的棍子上打满了眼孔,上面插满了各式各样的糖画人物,而现在能看到他们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记者通过网络联系到了专门做糖画生意的黄云华一家。黄家从祖上就开始做糖画,一直做到现在。

  黄云华年轻时会糖画手艺,行走在贵州各地。4个孩子都继承他的“衣钵”,女婿王江泽将他们的信息放到网上,通过网络进行推广。作为民间工艺师,黄云华一家还经常受邀到各地参展。


  一家三代的谋生技艺


  一把小勺,溢满糖浆,一双巧手,丝丝缕缕,缠缠绕绕,快速翻飞,转眼间就能“画”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春节前,记者在2016贵阳观山湖西南国际商贸城春节灯会庙市上见到王江泽时,他和妻子黄雪琴正在给孩子们做糖画。人群中时不时发出赞叹:“画得真像!”

  给上10块钱,转一回盘子,指针指着什么,王江泽就画什么。这种凭运气决定图案的方式,增加糖画的参与感和乐趣。

  中途来了两个中年人,很高兴地凑了上来,“好久没有看到糖画了,最后一次还是上小学。”两人一人转了一次,分别转到蜻蜓和蛇。糖画是现成的,两人举着糖画,“我们不是买来吃的,就买来看看,好玩。”

  糖画是食品,同时也是艺术品,流传多年。

  王江泽一家人都是做糖画的。岳父黄云华21岁时和妻子周孝琴从四川来到贵州,一边做废品回收,一边做糖画生意,家里4个孩子耳濡目染,也渐渐的学会这门手艺。王江泽是黄云华的大女婿,其糖画技术是跟黄云华学的。

  如今,王江泽和妻子黄雪琴成了专职的糖画手艺人,二女儿和小女儿一边做美甲一边做糖画。二女儿的面人手艺特别好,一团普通的面,在她的手里就像获得生命一样,能够变化出各种纹理和结构。经过精细的捏制、造型,一个个面人栩栩如生,她的面人作品卖出去很多。


  糖画需要灵感创意


  糖画看起来很简单,似乎只要有一点绘画基础的人都能画,而实际上,虽然有绘画基础会有一定的优势,但能不能画好,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灵感和创意。

  一个新作,想要用糖来表现,首先得构思。糖画讲究“笔法”连贯,一气呵成。手法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松弛有度。糖画使用的一勺一刀一铜瓢,一箱一火一石板,看似简单其实都有讲究,都有学问。

  糖画人手上的那把小勺子,并非普通汤勺,虽然看起来很像。勺体的深浅、厚薄,勺面的光滑度,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和推敲才确定的。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画糖的手感,以及最后成型的效果。

  那块薄薄的长钢片,是起画用的工具,叫做“起刀”。“画”糖时的刮、挑、压、点睛、起糖等工序,都是靠这片小小的刀片来完成的。王江泽说,“每一个图案,什么地方需要怎么画,怎么用刀,除了靠想象力外,还要反复琢磨。”

  融糖用的瓢是铜质的,铁的不行,会把糖熬黑。熬糖时,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小。糖箱是黄云华自己动手做的,糖箱一背就将近20年,从黄云华那一代一直背到了女儿这一代,即使想换也舍不得。用王江泽的话说,“爸爸的这个糖箱比较有味道。”究竟是一种什么味道呢?他也说不上来。


  将手艺传承下去


  在过去,那些走街串巷的手艺人虽然挣钱不少,但总是让人瞧不起。在黄云华的回忆中,上世纪80年代,黄云华和妻子在贵阳周边出门做生意时,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遇到一些麻烦。甚至有的亲戚说他们是“摆烂摊摊的”,认为他摆小摊不够体面。

  如今时代不同了,黄云华的生意做得很顺畅,没人来捣乱,亲人也没了偏见,还赢得社会的尊重。黄云华最看重尊严,做糖画时,他观察到,人们投过来的都是好奇、佩服的眼神,这让他很受用。

  让黄云华感到意外的是,原先看不起他们的一些亲戚,见他的糖画生意做得很好,都来跟着他做糖画。不管是利益的驱使还是真心想学一门手艺,起码他们接受了这个行当。这个变化,让黄云华和他的女婿感到十分欣喜。

  王江泽在清镇的“时光贵州”有一个专门的摊位,常年在那里卖糖画,除此之外,就是接展会、跑庙会。一到节假日,他一家就会很忙,“现在很多节日活动都会请我们过去,有时候好几个地方都有活动,一个人跑不过来,我就把家里其他人分配过去。”

  下一步,王江泽准备将糖画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想获得一项认证,目的是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以后的孩子都能知道糖画是什么。


  故事2

  捏面人师傅创新制作开创大市场

  面人新作   指尖上塑彩泥世界


  在2016贵阳观山湖西南国际商贸城春节灯会庙市上,记者见到了平时很难看到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刘巧玲是位面人师傅,她的摊位紧挨糖画师傅王江泽的摊位。

  2月16日,记者来到面人摊位前,她正在捏卡通人物“哆啦A梦”。

  一手握住竹签,另一只手取一些彩泥在竹签上比划,时不时的使用一下工具,面人师傅刘巧玲做的面人造型,像极了“哆啦A梦”原型。和庙会上的其他摊位相比,刘巧玲的面人摊位显得有些冷清。路过的人顶多看一看,很少有人掏钱买。“他们都觉得就这么一个东西很好捏,不值钱。”谈话里,刘巧玲说的最多的,是人们对手工艺制品定价太高的不理解。

  刘巧玲的姐姐叫刘永红,两姐妹都喜欢鼓捣“泥巴”。两姐妹对面人的兴趣,主要来自于父亲刘贤武。刘贤武曾跟一个来贵阳练摊的山东师傅学了一个月的捏面人,之后自己刻苦钻研技艺,成为贵阳为数不多的面人师傅,一做就做了20多年。受父亲的影响,姐妹俩从小就对面人产生浓厚的兴趣。长期的接触和观察,她们正在寻找新材料,克服一些原来的技艺缺陷。

  做面人的前期准备过于麻烦,面团的制作要花去很多时间,加上制作好的面人存放时间不长,最多两三年就会霉变甚至生虫,因此,刘永红便尝试使用软陶、超轻粘土、面包土等新型材料代替面粉捏制作品。她最喜欢用的材料是软陶,对她来说,软陶和面粉比起来有更多的优势:第一,软陶可以做各种仿真的食物、玩具、动植物,以及铜器和宝石,甚至家居用品、饰品等等,具有实用性;第二,软陶能制作出更为细致的作品,它能在很小的面积上刻画精致的五官,甚至还可以制作花条,这是面粉做不到的;第三,在常温下,软陶永远不会干,只有高温定型后才会干,定型后的软陶防水,并且可以永久保存。惟一的缺陷是作品需要加热烤制,才能完全定型,这为街头表演增加了难度。

  刘永红做软陶的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也才两年,虽说是出于兴趣,但她几乎将软陶制作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一开始,她自己琢磨,在网上找资料研究,后来又认识了一些老师,就跟着老师学。刘永红成立了一家智能设备公司,因为很喜欢玩“泥巴”,就一边工作一边做软陶。她把制作软陶称为事业。

  这两年来,刘永红的作品很多。和父亲那辈人制作的面人形象不同,她的作品更贴近当下人们的观赏需要。“随着时代的跟进,我爸爸做的传统造型已经不能满足大众了,我要学习新的东西才行。”而对于需要表现传统的作品,她也尽可能的融入时代感。

  刘永红的作品中,有按照真人制作的人偶,有时下最受欢迎的动漫人物,有实用的家居用品等等,而最让记者感到新奇的,是她制作的“古代美人”多关节人偶。人偶的四肢和头部都可以活动,身上穿着精美的服装,头上戴着假发和饰品,就像芭比娃娃一样,可以给它更换服装和假发。“娃娃和衣服都是我制作的,这属于综合材料运用,现在比较流行。”刘永红说,她制作的一个腊梅软陶作品,作为一张插图附在寒涵《中国风》这本书里,上个月在欧洲出版了。

  现在不能像老一辈一样在街边售卖自己的软陶作品,刘永红又不满足于自娱自乐,她开始和商家合作开设江山泥塑培训班,教授更多的人制作软陶。目前她开的培训班已有3家,还有两家正在商谈。来培训班学习的有大人也有小孩,最小的上小学二年级,最大的有30多岁。“软陶是大众艺术,零基础的人都能上手玩。”这也许就是软陶吸引人们的原因,想要入门并不难,也容易获得成就感。

  刘永红希望今后能够和妹妹一起,将贵阳的泥塑市场做起来。现阶段,从儿童培训和活动做起,让更多的人知道软陶和粘土,喜欢它们,并且参与其中,培养一支专门做泥塑的队伍。“做自己喜欢的事,边玩边赚钱。”刘永红正在实践的,是让许多人羡慕的生活。


  故事3

  筑城有一群摄影师连续四年免费为农民拍全家福

  透过镜头   深情留存幸福时光


  黄有珍孙子一家三口住在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镇翁贡村,重孙当天上山来玩,摄影师来拍全家福的那天,黄有珍一家在烟雾弥漫的老房子里炕腊肉,等待新年的到来。在村里,78岁的黄有珍被村民尊称为幺太,是村里最长的老人。

  2月13日,大年初六,记者随同摄影师到翁贡村发年前拍的全家福。黄有珍在晒太阳,儿孙们都从村里村外来给她拜年。

  持续4年间,独立摄影师白文浩和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彭浩、高强、冯晓霞、朱艺嘉来翁贡村为村民拍全家福。刘学明家的子女都在外地打工、结婚生子,只有两老还在村里居住。最近,在外地打工的儿子也回到村里,修建房子。摄影师给他拍的全家福,第一年是在旧房子前的照片,旧房子还是泥巴修葺的。第二年他们在新村大大的房子里,高兴地等待全家福小组来拍照。

  王泽益一家住在新村,他在已停产的茶山煤矿值班看管设备,媳妇秦静曾在金阳新区超市打工,最近在学水电技术。照相这天,王泽益抽着烟斗坐在新村家门前,烟雾袅绕升起乡土的情绪;媳妇在室内打扮一会儿靓丽地走出来;5岁的女儿王飞雪拿着一个音响扩音器在屋内屋外奔跑,流行音乐一首接一首,还有邓丽君的怀旧版。

  第一季全家福时节,刘四幺还住在村上,一个人种地,一个人守着老宅子。在翁贡村新村,儿子一家有新房子,她偶尔也去那里住。

  王金家是翁贡村老村村上山脚仅存的两户村民,原来村脚有很多人家居住,后来都先后搬迁到其它距离城市更近的地方去了。王金与卧病在床的老伴住在村上的老宅子,媳妇、孙子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在村下新村居住,便于送孩子上学,也方便到金阳打工。去年,摄影师在村上王金的老宅前拍全家福,他的妻子就卧病在床了,只能躺着拍照。今年他已经搬进村上新修的宽大房子里过年。站在明亮的房间里看着卧病在床的妻子,他的脸上挂着淡定的笑容。

  今年黄家俊家在老屋基上,修起了一栋很大的新房子。新房子花了8万元,这对村上的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栋旧瓦房还是40多年前修的,今年再修房对家里可是件大事。他们一家开心地在新房前照了张全家福。

  每年的这个时候,摄影师会拿着相机,挨家挨户的给乡亲们拍照片,并洗成相片送给他们。过年了,有一张全家福,才是完整的、喜乐的。

  过年的时候,外出的人们陆陆续续回来。年前冬日一个下雪天,摄影师白文浩只身来到翁贡村,一户一户地行走新村和老村,在村上和村下义务给村民们拍全家福。

  村里在外工作的组织者们说,打算此后慢慢记录这座她们从小就生活其中的村子,见证其中的存在和逝去、恒定与变化,一年又一年,和身边的朋友们,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感受并记录那些与成长密不可分的物事。

  摄影师朱艺嘉说,今年是她的第二次拍摄全家福之行。2013年1月20日,她开始到翁贡村为村民拍全家福,并将照片冲印后加上相框送与邻里。她说,当乡邻们知道有人要帮他们拍全家福时,都会花些时间进屋去换上自己最喜欢的新衣裳新鞋子,以便自己能美美地出现在相片中。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县城,说要给我们拍照,我们一家也会换上自己觉得是最上镜的衣服,甚至跑到几百米以外的,自己认为是美景的地方,只为拍下那一张美美的全家福。只是没想到,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也成了那个拿相机的人。

  村上村下,持续4年间,白文浩、彭浩、高强、冯晓霞、朱艺嘉来翁贡村拍全家福。组织者认为,这不仅仅是拍全家福,持续多年的关注和记录,村里的现实和变迁,其实就是一本珍贵的乡村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社会学、人类学档案。


  采访手记

  传统手艺承载  浓浓乡愁

  葛春培


  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传统的民俗活动会非常多,手工艺制作也在这个时候最为活跃,捏面人、糖画、冰糖葫芦等都会扎堆涌入庙会。记者发现,现如今的民间手艺与过去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

  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余学军在接受采访时说,所有的民间工艺都是农耕文明时期产生的技艺,现在是现代工业文明时期,有变化是肯定的。它们在保持制作风格不变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材料或者表达的主题,肯定会有变化。

  就拿捏面人来说,以前制作时使用的是面粉,面粉是很容易获得的材料,但是制作工序繁复并且保存时间不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添加塑料、橡胶成分的粘土产品,很多面人师傅都改用这些材料来进行面人创作,制作工序变得简单,保存时间得到延长。

  比如刺绣,之前的刺绣都是使用丝线绣制,现在则更多的使用含有化纤成分的细线,这是因为化纤的颜色更加丰富、饱满,消费者更加喜欢。

  材料的改变能够提高制作效率,优化传统缺陷,并且能够得到大众的喜爱和认可,这是传统技艺发展的必然。在此基础上,手工匠人所制作品的主题有变化,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大部分的民间技艺作品,都带有农耕时期的标识,最常见的制作形象有戏曲人物、三国人物等等。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渐地衍生出现代武器、动画、动漫等内容。当然,也有一些至今依然保有的形象,比如孙悟空、龙凤、锦鲤等等。这种传承,其实是对传统手艺的固守和致敬。

  时代在发展,传统的手艺也会有所发展,这是顺应时代的表现。一门手艺能够保存下来,不仅能够让人了解、学习、传承民间手工技艺,重要的是将生活时空的某个片段保留下来,让人心系乡愁。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51183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