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泰吉》剧照王纯亮摄
撮泰吉演员正在训练王纯亮摄
舞蹈在彝族同胞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彝族舞蹈形式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舞蹈不仅展示了彝族同胞们的多才多艺,更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戏剧的活化石——撮泰吉
“撮泰吉”系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彝语的音译,现在见到的文字音译名称有“撮衬姐”、“撮寸几”、“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等十余种。其中, “撮屯姐”比较接近彝语的译音,现在用“撮泰吉”的名称,是借吉利的谐音汉字做译名。 “撮泰”的直接意思就是“鬼”、“吉”,义为“玩”、“戏”,将“撮泰吉”联系起来就是“鬼戏”的意思。据悉,这种翻译虽准确,但显得太俗,反映不了“撮泰吉”的文化内涵本质。“撮泰吉”反映的是迁徙、农耕、祭祀、人的繁衍、扫灾星等为表现内容,承载着即传统又复合的民俗事象和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 “撮泰吉”作为集文化民俗与戏剧于一体的一种载体,现仅流传于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境内。
“撮泰吉”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举行,旨在驱邪崇、迎吉祥、祈丰收。演出多在夜晚进行,地点选择在村旁山间的一块平地上。演出人物主要有以下六个,惹嘎阿布--一位不戴面具2000岁的贴白胡子的山林老人;1700岁戴着白胡子面具的阿布摩;1500岁戴无须面具的阿达姆;1200岁戴黑胡子面具的麻洪摩;1000岁的缺牙,戴兔唇面具的嘿布,还有一个小娃娃叫阿安,扮演阿达姆之子,戴无须面具(据调查,阿安原先是由阿达姆背着的布娃娃,无面具)。以上演员,均以白布带缠腿,以白布带搭肩交叉于腰间,穿青色或黑色的衣服,其义象征人类初期人是裸体。
“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正月十五的扫寨即“扫火星”活动将整个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表演者走村串寨,扫除灾难和瘟疫,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每到一家,他们都要坐在火塘边念一段吉祥祝辞,并向主人索要鸡蛋和麻,走时再从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后来到寨边路口,把三个鸡蛋埋入土中,点燃茅草,将其余鸡蛋煮熟分食,口中念“火星走了,火星走了”。
“撮泰吉”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艺术创作的结晶。在交通文化都不发达的年代,他们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又能传承下去,最佳的办法是用歌、舞、戏的形式,即可以口传心记,亦可以寓教于乐。“撮泰吉”正是这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彝族古戏,不论从它反映的内涵,还是其表演的形式,都是彝族的独创作品,无论是在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地方文化史学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因而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撮泰吉”以最原始最粗犷的表演,演示出一部彝族发祥、迁徙、生存、发展的历史。
板底千人铃铛舞文贵摄
铃铛舞古朴雄浑的祭祀舞
“铃铛舞”主要流传在乌蒙山区的彝族聚居区。彝语称“恳合呗”。“恳合”,指祭祀礼仪中唱经的歌,“呗”即跳的意思,又称“跳脚”、“抄子舞”。合起来就是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的意思,是彝族先民在祭祀教化活动时按伦理辈分和长次举行高歌创业公德的骑马战状舞蹈。
据相关资料介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彝族先民笃尔帝分封六侯的时代。乌蒙山区的彝族先民尚养良马,辔上骑鞍必配铜铃,世称良马圣地。那时各个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组建战马队伍,国王首领举行祭祀追悼先王时,部下都要组织120人的兵马队伍和数十人的歌舞队,在祭祀歌舞场上展示骑战风采,热腾整个通宵。舞动中要摇响手中的马铃控制节奏,“铃铛舞”由此而得名。有人说铃铛舞的铃声是彝族祖先在战乱中伤亡过大,领头人为安定人心,用马铃铛在手中有节奏的摇响,使后面的队伍相信伤亡人数不大,他们还有再战的能力。而舞蹈过程中的背托动作则表现彝族先祖在逃亡过程中相互搀扶,艰难前进的过程。从《铃铛舞》的道具与反映的内容看,有着战争场面描写的寓意,刻画有彝族传统的民族尚武的意识。作为军事舞蹈,在古代,《铃铛舞》表现的是战斗的场面,舞者以红、白、黑、黄为装饰色而象征四方将领,手持铃铛以示骑马,同时也用铃声来控制舞步。祭祀歌舞制度因此普及到村村寨寨。节庆、祭祖、祭丧场合均开展铃铛舞活动。
据悉,原始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铃铛舞表现形式雄浑悲壮、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控制节奏的铃声,它以协调的叫喝声起舞,用铃声调节动作,有时嘈嘈如急雨,撼人魂魄。有时切切如私语,动人心扉。一个连一个的高难动,翩若惊鸿,舞如蛟龙。把战场上勇猛威武、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祭祀时,舞者右手执马铃铛,左手执彩带。在祭祀开始后,按主先客后,辈分大小秩序,各家带领人马扛彩旗,敲锣打鼓,吹长筒号、吹唢呐,灯笼火把,浩浩荡荡,围绕灵房绕场,舞队随之边绕边舞,两人扛五彩纸马,在队伍中穿插。绕至灵前空地,绕灵队伍要绕成太极图形,鸡翅拐(之字拐),马蹄形(半圆拐),犹如古代军事检阅摆出的阵式。绕灵结束,歌舞者回到灵柩前跳舞,歌师对歌然后摆出各种阵式,跳舞对歌。过去的恳合呗只人数一般四人或六人,后来经过文艺工作者悉心编排,打破原有禁忌,组织女青年参加跳,人数也扩展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驻地研究员文启扬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铃铛舞根据时代和舞台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男性,人数也不再受限,所表现的内容也产生变化,从单一的丧礼舞蹈演绎出来,走上了舞台。”彝族铃铛舞不仅是一个民族民间舞蹈,更是一幅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彝族铃铛舞以歌舞的形式承载了历史,蕴涵丰富的彝族历史文化内容,反映彝族历史上不断往四方迁徙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表现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铃铛舞荣登民族民间文艺演出最高奖“山花奖”的宝座,进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朴雄浑的彝族铃铛舞在铸就乌蒙魂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资料:贵州世居民族文化书系:《火耀布摩经——彝族》
【编辑:与文为邻】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